一种新型叠合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88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叠合剪力墙,包括A面页板、B面页板以及连接杆件,所述A面页板与所述B面页板对称布置,所述连接杆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A面页板以及B面页板相连接,所述A面页板由钢筋网片、预埋套筒以及页板混凝土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剪力墙技术领域,A面页板与B面页板均为预制成型结构,A面页板与B面页板之间,通过连接杆件与预埋套筒进行装配式结合,形成新型叠合剪力墙的框架主体,可以利用两侧混凝土页板与混凝土构件利用钢筋搭接进行连接,结构简单,加工简便,施工速度快,相对于传统的双皮墙成型速度快,质量高,生产简单,施工便捷,使用简易装备即可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叠合剪力墙
本技术涉及剪力墙
,具体为一种新型叠合剪力墙。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节能、环保、节省劳动力等优点,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叠合剪力墙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用的预制构件,叠合剪力墙在工厂生产加工时,需要专用的翻转机才能实现,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较高,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叠合剪力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叠合剪力墙在工厂生产加工时,需要专用的翻转机才能实现,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叠合剪力墙,包括A面页板、B面页板以及连接杆件,所述A面页板与所述B面页板对称布置,所述连接杆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A面页板以及B面页板相连接,所述A面页板由钢筋网片、预埋套筒以及页板混凝土组成,所述预埋套筒均匀布置于所述钢筋网片上,所述预埋套筒的位置与所述连接杆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页板混凝土设置于所述钢筋网片以及预埋套筒周围,所述B面页板与所述A面页板的结构相同,所述B面页板与所述A面页板的尺寸相互匹配。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件采用对拉螺栓或者丝杆连接件。优选的,所述钢筋网片采用钢筋交错绑扎或者焊接形成的钢筋网状结构,相邻的钢筋之间的间距为100-300mm。优选的,所述A面页板以及B面页板中的页板混凝土采用C30-C60混凝土。优选的,所述钢筋网片采用直径为6-8mm的钢筋,所述钢筋呈十字形双向布置。优选的,所述预埋套筒为矩形阵列状排布,相邻的预埋套筒之间的间距为100-600mm。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叠合剪力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叠合剪力墙,A面页板与B面页板均为预制成型结构,A面页板与B面页板之间,通过连接杆件与预埋套筒进行装配式结合,形成新型叠合剪力墙的框架主体,可以利用两侧混凝土页板与混凝土构件利用钢筋搭接进行连接,结构简单,加工简便,施工速度快,相对于传统的双皮墙成型速度快,质量高,生产简单,施工便捷,使用简易装备即可生产,符合“去工厂化”趋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叠合剪力墙在工厂生产加工时,需要专用的翻转机才能实现,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叠合剪力墙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叠合剪力墙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叠合剪力墙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叠合剪力墙的a位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叠合剪力墙的b位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A面页板;2-B面页板;3-连接杆件;4-钢筋网片;5-预埋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叠合剪力墙:依照下列操作步骤进行操作,进行新型叠合剪力墙的加工:步骤S1、加工A面钢筋网片:根据图纸或物料清单,在A面页板模具上进行钢筋绑扎或者焊接,制成A面钢筋网片;步骤S2、布置A面预埋套筒:在步骤1中制成的A面钢筋网片上布置A面预埋套筒,A面预埋套筒的位置与图纸中的开孔位置相互对应,A面预埋套筒通过焊接的方式与A面钢筋网片进行固定连接,A面预埋套筒的长度与A面页板的设计高度相匹配,开孔位置为矩形阵列状排布,相邻开孔位置的间距为100-600mm;步骤S3、浇筑A面页板:将步骤S2中布置好A面预埋套筒以及A面钢筋网片的A面页板模具内浇筑页板混凝土,布料高度至A面页板的设计高度,将浇筑后的A面页板模具移动至养护窑进行养护或静置养护达到养护要求,养护完成后,脱模,制得A面页板,A面页板在养护窑内的养护成型时间为6-12小时;步骤S4、加工B面钢筋网片:根据图纸或物料清单,在B面页板模具上进行钢筋绑扎或者焊接,制成B面钢筋网片;步骤S5、布置预埋套筒:在步骤4中制成的B面钢筋网片上布置B面预埋套筒,B面预埋套筒的位置与图纸中的开孔位置相互对应,B面预埋套筒通过焊接的方式与B面钢筋网片进行固定连接,B面预埋套筒的长度与B面页板的设计高度相匹配,开孔位置为矩形阵列状排布,相邻开孔位置的间距为400-600mm;步骤S6、浇筑B面页板:将步骤S5中布置好B面预埋套筒以及B面钢筋网片的B面页板模具内浇筑页板混凝土,布料高度至B面页板的设计高度,将浇筑后的B面页板模具移动至养护窑进行养护或静置养护达到养护要求,养护完成后,脱模,制得B面页板,B面页板在养护窑内的养护成型时间为6-12小时;步骤S7、装配组合:将步骤S3中制得的A面页板翻转90°,立式放置,将步骤S6中制得的B面页板翻转90°,立式放置,与A面页板对正后,通过连接杆件贯穿A面页板的A面固定套筒以及B面页板的B面固定套筒,对A面页板以及B面页板进行装配组合,形成叠合剪力墙框架。实施例1:由说明书附图1-5可知,本方案包括A面页板1、B面页板2以及连接杆件3,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A面页板1与B面页板2对称布置,连接杆件3的两端分别与A面页板1以及B面页板2相连接,A面页板1由钢筋网片4、预埋套筒5以及页板混凝土组成,预埋套筒5均匀布置于钢筋网片4上,预埋套筒5的位置与连接杆件3的位置相对应,钢筋网片4以及预埋套筒5通过页板混凝土进行浇筑形成A面页板1,B面页板2与A面页板1的结构相同,B面页板2与A面页板1的尺寸相互匹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连接杆件3采用对拉螺栓,上述钢筋网片4采用钢筋交错绑扎或者焊接形成的钢筋网状结构,相邻的钢筋之间的间距为200mm,钢筋网片4采用直径为6mm的钢筋,其中A面页板1以及B面页板2中的页板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预埋套筒5为矩形阵列状排布,相邻的预埋套筒5之间的间距为200mm。实施例2:由说明书附图1-5可知,本方案包括A面页板1、B面页板2以及连接杆件3,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A面页板1与B面页板2对称布置,连接杆件3的两端分别与A面页板1以及B面页板2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A面页板(1)、B面页板(2)以及连接杆件(3),所述A面页板(1)与所述B面页板(2)对称布置,所述连接杆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A面页板(1)以及B面页板(2)相连接,所述A面页板(1)由钢筋网片(4)、预埋套筒(5)以及页板混凝土组成,所述预埋套筒(5)均匀布置于所述钢筋网片(4)上,所述预埋套筒(5)的位置与所述连接杆件(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页板混凝土设置于所述钢筋网片(4)以及预埋套筒(5)周围,所述B面页板(2)与所述A面页板(1)的结构相同,所述B面页板(2)与所述A面页板(1)的尺寸相互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A面页板(1)、B面页板(2)以及连接杆件(3),所述A面页板(1)与所述B面页板(2)对称布置,所述连接杆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A面页板(1)以及B面页板(2)相连接,所述A面页板(1)由钢筋网片(4)、预埋套筒(5)以及页板混凝土组成,所述预埋套筒(5)均匀布置于所述钢筋网片(4)上,所述预埋套筒(5)的位置与所述连接杆件(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页板混凝土设置于所述钢筋网片(4)以及预埋套筒(5)周围,所述B面页板(2)与所述A面页板(1)的结构相同,所述B面页板(2)与所述A面页板(1)的尺寸相互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件(3)采用对拉螺栓或者丝杆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剑锋赖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易建网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