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管网二级加压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86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来水管网二级加压供水装置,属于给水工程技术领域。水箱顶部的进水口与市政供水管网连接,进水管的内部装有进水管压力传感器。水箱底部的出水管与变频水泵相连又与用户管网相连。用户管网内装有用户管网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市政供水管网的一次水压,达到节能的目的。一次水压叠加变频水泵的压力使用户管网的水压保持恒定。当用户用水量超过市政供水管网供水量时,水箱内会产生负压,打开排气阀,空气进入水箱,避免对市政供水管网产生负压。当市政供水管网水压下降,水箱内的压力大于市政供水管网的压力时,排气阀打开,水箱内的压力被释放,避免了水的回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来水管网二级加压供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来水管网二级加压供水装置,属于给水工程

技术介绍
现在的高建筑物越来越多,传统的加压泵直接加压供水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节能供水是以市政供水管网为水源,利用了市政供水管网的一次压力,形成密闭空间的压力叠加的供水方式,达到节能的目的。是加压或变频恒压供水方式的发展与延伸。当前的供水方式一般分为直接供水或加压供水两类,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最常用的还是加压供水。加压供水的方式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将自来水蓄入水池,通过加压泵供至用户。这种供水方式水质容易受到污染,并且直接通过水泵加压至用户,浪费了大量的能源。第二种是将市政供水管网与密闭水箱相连,再通过变频加压机组将水直接供至用户。这种方式容易对市政供水管网产生负压,导致周围的用户供水压力过小。第三种是近几年推出的无负压稳流给水机组成套设备,既利用了市政供水管网的一次压力,节约了能源,又不会对市政供水管网产生负压。但在市政供水管网的水压下降的情况下,水箱内的水会回流,这样会对市政供水管网的水质造成污染。一般的解决方法是在进水管口装一个倒流防止器,但这样减小了一次管网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来水管网二级加压供水装置,不对现有技术的变频水泵出水端的结构进行改动,变频水泵根据用户管网的压力传感器使得用户管网的水压保持恒定,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可有效解决负压和回流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来水管网二级加压供水装置,包括水箱1、变频水泵2、排气阀3、水箱压力传感器4、市政供水管网5、用户管网6、进水管压力传感器7、用户管网压力传感器8、液位传感器9、微控制器;市政供水管网5与水箱1的进水端连接,用户管网6与水箱1的出水端连接,进水管压力传感器7安装在市政供水管网5内,变频水泵2安装在用户管网6上,变频水泵2出水端连接的用户管网6内安装有用户管网压力传感器8,水箱的顶部设有排气阀3,水箱1内设置有检测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的液位传感器9,水箱顶部设有水箱压力传感器4,变频水泵2、排气阀3、水箱压力传感器4、进水管压力传感器7、用户管网压力传感器8、液位传感器9均与微控制器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液位传感器9为长条形,安装在水箱1一侧内壁上。具体地,所述的微控制器安装在控制终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高层建筑供水压力不足的问题,同时避免了负压对市政供水管网的影响,还解决了水回流问题,防止水回流污染市政供水管网内的水质。在处理回流问题上没有采用倒流防止器,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市政供水管网的一次压力。让用户在市政供水管网压力不足时,仍然正常用水。适合城市高层建筑输供水系统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中:水箱-1、变频水泵-2、排气阀-3、水箱压力传感器-4、市政供水管网-5、用户管网-6、进水管压力传感器-7、用户管网压力传感器-8、液位传感器-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自来水管网二级加压供水装置,包括水箱1、变频水泵2、排气阀3、水箱压力传感器4、市政供水管网5、用户管网6、进水管压力传感器7、用户管网压力传感器8、液位传感器9、微控制器;市政供水管网5与水箱1的进水端连接,用户管网6与水箱1的出水端连接,进水管压力传感器7安装在市政供水管网5内,变频水泵2安装在用户管网6上,变频水泵2出水端连接的用户管网6内安装有用户管网压力传感器8,水箱的顶部设有排气阀3,水箱1内设置有检测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的液位传感器9,水箱顶部设有水箱压力传感器4,变频水泵2、排气阀3、水箱压力传感器4、进水管压力传感器7、用户管网压力传感器8、液位传感器9均与微控制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液位传感器9为长条形,安装在水箱1一侧内壁上。本申请采用的液位传感器9既可以检测设定最高的最高液位,也可以检测设定的最低液位。进一步地,所述的微控制器安装在控制终端,例如可以安装在监控人员的电脑上,也可以安装在监测部门的控制室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开始使用时,市政供水管网5一旦供水,自来水通过市政供水管网5进入水箱1,液位到达最低液位时,变频水泵2开始工作,微控制器根据用户管网压力传感器8的检测结果调节变频水泵2的工频,使用户管网6的压力始终维持在恒定压力;液位达到液满位时,微控制器控制相连的排气阀3关闭,水箱1形成密闭环境,一次管网的压力传输至水箱1,一次管网的压力被利用,变频水泵2自动调节工频,省下部分能源。无负压供水:在用水高峰期,用户的用水量大于市政供水管网5的供水量时,变频水泵2会对市政供水管网5产生负压,水箱1内会产生负压,为防止负压产生,一旦水箱压力传感器4测得压力低于0Pa,微控制器控制排气阀3打开,水箱1与大气相通,水箱内负压消失,即不会对市政供水管网5产生负压。此时由变频水泵2单独对用户管网提供压力。当水箱1内的液位持续下降,低于最低液位时,微控制器控制变频水泵2停止工作。用水量下降时,供水量大于用水量,水箱1内的液位上升,液位达到液满位后微控制器控制排气阀3关闭,水箱1再次形成密闭环境,利用一次管网压力供水,重复上述液位判断。无回流供水:在市政供水管网5水压下降的情况下,水箱1内的压力大于市政供水管网5的水压时(这可以通过比较水箱压力传感器4和市政供水管网5内的进水管压力传感器7的检测结果实现),会发生回流,微控制器控制水箱1顶部的排气阀3打开。释放了水箱1内的压力后数秒后再次关闭排气阀3,重新形成密闭环境。水箱1内的压力与市政供水管网5的水压一段时间后会重新达到平衡,压力达到市政供水管网5的供水压力,水不会发生回流,同时一次压力叠加变频水泵2的工频为用户管网6供水再次利用一次水压,电气自动控制简单,实现了全自动无人值守控制。停水保护:在停水时,即进水管内的进水管压力传感器7测得压力为0时,微控制器控制排气阀3打开。由于水箱1内有一定蓄水量,用户有一段时间正常供水。当水箱1内的液位低于最低液位时,微控制器控制变频水泵2停止工作,避免了空转,保护了设备。在供水正常后,液位高于最低液位后,微控制器控制变频水泵2开始工作。水箱内的液位达到最高液位后微控制器控制排气阀3关闭,水箱1内形成密闭环境,利用一次压力。整个控制由微控制器完成,实现智能控制。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来水管网二级加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变频水泵(2)、排气阀(3)、水箱压力传感器(4)、市政供水管网(5)、用户管网(6)、进水管压力传感器(7)、用户管网压力传感器(8)、液位传感器(9)、微控制器;/n市政供水管网(5)与水箱(1)的进水端连接,用户管网(6)与水箱(1)的出水端连接,进水管压力传感器(7)安装在市政供水管网(5)内,变频水泵(2)安装在用户管网(6)上,变频水泵(2)出水端连接的用户管网(6)内安装有用户管网压力传感器(8),水箱的顶部设有排气阀(3),水箱(1)内设置有检测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的液位传感器(9),水箱顶部设有水箱压力传感器(4),变频水泵(2)、排气阀(3)、水箱压力传感器(4)、进水管压力传感器(7)、用户管网压力传感器(8)、液位传感器(9)均与微控制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来水管网二级加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变频水泵(2)、排气阀(3)、水箱压力传感器(4)、市政供水管网(5)、用户管网(6)、进水管压力传感器(7)、用户管网压力传感器(8)、液位传感器(9)、微控制器;
市政供水管网(5)与水箱(1)的进水端连接,用户管网(6)与水箱(1)的出水端连接,进水管压力传感器(7)安装在市政供水管网(5)内,变频水泵(2)安装在用户管网(6)上,变频水泵(2)出水端连接的用户管网(6)内安装有用户管网压力传感器(8),水箱的顶部设有排气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占军孙栋钦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