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862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静音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水箱、第一压力传感器以检测水箱内的水压;底部减震模块,固定连接在水箱下部与地面之间,包括金属板折弯制成的底座,底座中间具有一个矩形的变形腔,底座的外周贴有减震橡胶层;泵送模块包括设在水箱内的抽水泵;水锤消除装置包括缸体以及滑动密封装配在缸体内的活塞,活塞将缸体分隔为上腔和下腔,上腔上设有充气口,通过充气口在上腔中预充有一定体积的空气,下腔设有第二进水口,下腔通过第二进水口与内水管连通;抽水泵突然启动或停机时,产生的水击波带动活塞移动挤压上腔的空气,挤压到一定程度后反向移动,通过多次往复运动消除水波冲击的能量。具有防水锤、噪音小、震动小、不易损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音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本技术涉及静音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无负压供水设备是一种加压供水机组,直接与市政供水管网联接、在市政管网剩余压力基础上串联叠压供水而确保市政管网压力不小于设定保护压力(设定压力必须高于小区直供区压力需求,一般不低于1.2Kg)的二次加压供水设备。现有无负压供水设备在使用时噪音较大,尤其是启停时,还会产生水锤现象,水锤现象即由于电机的突然启停,由于压力水流的惯性,产生水流冲击波,就像锤子敲打一样,水流冲击波带动水管和供水设备震动,产生噪音,导致噪音污染,另外,水流冲击波来回产生的力较大时还会破坏阀门和水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静音式无负压供水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噪音较大、水锤易破坏阀门和水泵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静音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水箱,具有位于上部的第一进水口,水箱的上部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以检测水箱内的水压;底部减震模块,固定连接在水箱下部与地面之间,包括金属板折弯制成的底座,底座中间具有一个矩形的变形腔,底座的外周贴有减震橡胶层;泵送模块,包括设在水箱内的抽水泵,抽水泵的出口通过内水管从水箱中穿出以向外供水;水锤消除装置,包括缸体以及滑动密封装配在缸体内的活塞,活塞将缸体分隔为上腔和下腔,上腔上设有充气口,通过充气口在上腔中预充有一定体积的空气,下腔设有第二进水口,下腔通过第二进水口与所述内水管连通;抽水泵突然启动或停机时,产生的水击波带动活塞移动挤压上腔的空气,挤压到一定程度后反向移动,通过多次往复运动消除水波冲击的能量。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变形腔的顶部和下部之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将变形腔分隔为多个独立的腔室。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水口与内水管连接的管路上还设有阀门。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外侧设有控制箱,控制箱内设有集成PLC,集成PLC与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箱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三个泵送模块,各个泵送模块上均设有一水锤消除装置,三个泵送模块的内管路通入同一根管路单元内,该管路单元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电接点压力表。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上部设有矩形的检修板,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避开检修板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检修板上设有往复式呼吸单元。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可有效防止水锤现象,通过水锤消除装置的设置,当水泵突然启动或停止时,产生的水波冲击通过水锤消除装置的第二进水口进入下腔,挤压活塞以压缩上腔内预充的空气,从而消耗水波冲击的能量,由于水波冲击是震荡的,相对应的活塞也会往复震荡,在往复震荡过程中消耗从而将水波冲击的大部分能量消除,实现消除水锤现象的目的,因此水锤造成的噪音污染及对设备反复冲击的损害也会被消除;(2)水波冲击对于水箱内的水的影响也会导致水箱内的水震荡,带动水箱震荡,由于底部减震模块的设置,变形腔具有缓冲水箱沿竖直方向上的大范围震荡的作用,而减震橡胶层则可以消除小范围的震动,从而进一步消除水锤的后续余波影响,稳定设备运行;(3)水箱与泵送模块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吸收水泵运行产生的噪音,还能对水泵电机水冷降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静音式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局部剖视);图4为水锤消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底部减震模块的纵向剖视图;其中:1-水箱,11-第一进水口,12-第一压力传感器,13-检修板,14-往复式呼吸单元,2-底部减震模块,21-底座,211-变形腔,212-支撑板,22-减震橡胶层,23-螺栓孔,3-泵送模块,31-抽水泵,32-内水管,4-水锤消除装置,41-缸体,411-上腔,412-下腔,413-充气口,414-第二进水口,415-密封帽,42-活塞,5-阀门,6-第二压力传感器,7-电接点压力表,8-管路单元,9-控制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静音式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5所示,静音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水箱1,水箱1具有位于上部的第一进水口11,水箱1的上部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2以检测水箱1内的水压。底部减震模块2,固定连接在水箱1下部与地面之间,具体是通过分别设在顶板和底板上的螺栓孔分别与水箱下部和地面连接,包括金属板折弯制成的底座21,底座21中间具有一个矩形的变形腔211,底座21的外周贴有减震橡胶层22。泵送模块3,包括设在水箱1内的抽水泵31,抽水泵31的出口通过内水管32从水箱1中穿出以向外供水。水锤消除装置4,包括缸体41以及滑动密封装配在缸体41内的活塞42,活塞42将缸体41分隔为上腔411和下腔412,上腔411上设有充气口413,通过充气口413在上腔411中预充有一定体积的空气,下腔412设有第二进水口414,下腔412通过第二进水口414与所述内水管32连通;充气时,拧下充气口上的密封帽415,充气完成后堵上密封帽415,确保上腔密封。抽水泵31突然启动或停机时,产生的水击波带动活塞42移动挤压上腔411的空气,挤压到一定程度后反向移动,通过多次往复运动消除水波冲击的能量。即活塞42运动的行程与容气腔内的气体压力、水击波大小有关,活塞42在一定压力的气体和不规则水击双重作用下,做上下运动,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这样就有效地消除了不规则的水击波震荡。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底座21的变形腔211的顶部和下部之间设有支撑板212,支撑板212将变形腔211分隔为多个独立的腔室,确保既有足够的强度,又能够进行一定量的变形以进行缓冲。如图1、2所示,第二进水口414与内水管32连接的管路上还设有阀门5。如图3所示,水箱1的外侧设有控制箱9,控制箱9内设有集成PLC,集成PLC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2控制连接,更进一步地,控制箱9内设置的时控制系统的集成PLC,控制系统还包括变频器、压力变送器和垫接点压力表等元器件,控制系统可根据各个传感器及压力表反馈的数值,根据设定压力要求控制水泵模块的动作,控制过程为自动运行,以便保持进水水压恒定。如图3所示,水箱1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三个泵送模块3,各个泵送模块3上均设有一水锤消除装置4,三个泵送模块3的内管路通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静音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箱,具有位于上部的第一进水口,水箱的上部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以检测水箱内的水压;/n底部减震模块,固定连接在水箱下部与地面之间,包括金属板折弯制成的底座,底座中间具有一个矩形的变形腔,底座的外周贴有减震橡胶层;/n泵送模块,包括设在水箱内的抽水泵,抽水泵的出口通过内水管从水箱中穿出以向外供水;/n水锤消除装置,包括缸体以及滑动密封装配在缸体内的活塞,活塞将缸体分隔为上腔和下腔,上腔上设有充气口,通过充气口在上腔中预充有一定体积的空气,下腔设有第二进水口,下腔通过第二进水口与所述内水管连通;/n抽水泵突然启动或停机时,产生的水击波带动活塞移动挤压上腔的空气,挤压到一定程度后反向移动,通过多次往复运动消除水波冲击的能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静音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具有位于上部的第一进水口,水箱的上部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以检测水箱内的水压;
底部减震模块,固定连接在水箱下部与地面之间,包括金属板折弯制成的底座,底座中间具有一个矩形的变形腔,底座的外周贴有减震橡胶层;
泵送模块,包括设在水箱内的抽水泵,抽水泵的出口通过内水管从水箱中穿出以向外供水;
水锤消除装置,包括缸体以及滑动密封装配在缸体内的活塞,活塞将缸体分隔为上腔和下腔,上腔上设有充气口,通过充气口在上腔中预充有一定体积的空气,下腔设有第二进水口,下腔通过第二进水口与所述内水管连通;
抽水泵突然启动或停机时,产生的水击波带动活塞移动挤压上腔的空气,挤压到一定程度后反向移动,通过多次往复运动消除水波冲击的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变形腔的顶部和下部之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将变形腔分隔为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荣榕朱荣庆张仁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汇田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