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供水管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740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5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供水管道系统,其包括若干管组,每个所述管组包括若干水管,所述管组分为不同层级,相同层级的管组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不同层级的管组的连接处设置有储水件,每根所述水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水阀。本申请具有使得供水管道系统的供水更稳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供水管道系统
本申请涉及市政供水
,具体涉及一种市政供水管道系统。
技术介绍
市政供水系统是指按一定质量要求供给不同的用水单位所需的蓄水库、水泵、管道和其它工程的综合体,其中,蓄水库为提供水源的场所,水泵作为供水系统的动力源一般也设置于靠近蓄水库处,管道将蓄水库的水源导向用水单位,蓄水库作为单点场所较容易进行控制,而错综的管道系统覆盖面则相对较大,难以对管道系统进行有效且及时的控制和管理。目前的管道系统时不时会出现水管破裂的情况,水管破裂时需要将该条水管所在管道切断,后续管道所导向的用水单位失去供水,有时甚至使得管道系统连接的所有用水单位失去供水,即管道系统的不稳定直接造成供水系统的不稳定,而供水系统的不稳定对用水单位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供水管道系统供水不稳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得供水管道系统的供水更稳定,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供水管道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供水管道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市政供水管道系统,包括若干管组,每个所述管组包括若干水管,所述管组分为不同层级,相同层级的管组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不同层级的管组的连接处设置有储水件,每根所述水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水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若干主管组与若干支管组共同组成的供水管道系统在供水时,当任意一个水管破裂时,将破裂水管两端的水阀关闭,此时破裂水管所在的管组中的其他水管继续供水,即破裂水管所在管组继续向其支管组供水,工作人员在修理破裂水管时也不会影响到供水管道的供水,由此使得整个供水管道系统的供水稳定。优选的,所述连通管根据所连接的管组包含的水管数量而设置,所述连通管之间通过法兰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层级管组的水管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连通管之间通过法兰固定连接,由此使得同层级管组之间的供水能够相互弥补,供水管道系统的供水水压相对稳定。优选的,所述水管上设置有水流量传感器,所述水流量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水管两端的水阀电连接以在水管破裂时将水阀关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水流量传感器对水管进行感应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向控制电路传输,在水管破裂时,由控制电路控制水管两端的水阀自动关闭,达到及时止水的效果,进而使得供水管道系统及时稳定,减少水源浪费。优选的,所述水流量传感器分为设置于所述水管进水端的在先水流量传感器和设置于所述水管出水端的在后水流量传感器,同一水管的在先水流量传感器和在后水流量传感器电连接于同一个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比较器及三极管,所述在先水流量传感器耦接于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在后水流量传感器耦接于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耦接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水管两端的水阀同时耦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状态下,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的水流流速相近,在先水流量传感器和在后水流量传感器向比较器输送的信号值接近,控制电路处于常断状态,当水管产生破裂时,水流从破裂处外流,破裂水管进水端的水流要大于出水端的水流,即在先水流量传感器向比较器同相输入端输送的信号值大于在后水流量传感器向比较器反相输入端输送的信号值,此时电路导通,破裂水管两端的水阀关闭,这种方式对水管是否破裂的检测较准确,进而达到水阀及时关闭的效果。当一个水管破裂时,其后续的水管的进水端与出水端的水流流速同时减小,即破裂水管的后续水管的在先水流量传感器与在后水流量传感器向对应的控制电路输送的信号值依然相同,因而在控制破裂水管两端水阀关闭的同时不会影响到供水管道系统中的其他水管,由此使得供水管道系统更稳定。优选的,所述管组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所述水管的第一支护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组上设置若干第一支护件,主要是针对于长度较长的水管或所在地理环境较苛刻的水管,对于这些水管设置第一支护件使得该处水管受到支撑保护效果,从而提高供水管道系统的整体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护件呈方体状,所述第一支护件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水管的第一容置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护件呈方体状,在施工时,挖设方形的坑槽并将第一支护件设置于方形的坑槽中,方体状的第一支护件底面为面积较大的方形,水管穿设于容置孔中,由此使得方体状的第一支护件位置稳定,对水管的支护效果更好。优选的,所述连通管处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连通管的第二支护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通管作为水管之间的连接件并将水管相互连通,因此连通管的位置十分重要,在连通管的位置设置第二支护件以对连通管进行支护,减少连通管受周围环境影响而破裂的可能性,提高供水管道系统整体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护件呈方体状,所述第二支护件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连通管的第二容置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护件呈方体状,在施工时,挖设方形的坑槽并将第二支护件设置于方形的坑槽中,方体状的第二支护件底面为面积较大的方形,其与槽底的接触面稳定,使得第二支护件更稳定,进而使得第二支护件对连通管具有较好的支护效果。优选的,所述储水件呈壁厚均匀的球壳状,所述储水件内设置有储水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水件呈壁厚均匀的球壳状,不同层级的管组连通于储水件,由于不同层级的管组所包含的水管数量可能不同,并且对水流的引导方向发生转变,储水件内壁各处受到的水压可能不同,球壳状的储水件对水压具有较好的传导效果,其内壁各处在水压下产生的应力分散更加均匀,使得储水件对水压的承受能力较高并且对不同情况的水压的适应能力较高。优选的,所述储水件处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储水件的第三支护件,所述第三支护件呈方体状,所述第三支护件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储水件的第三容置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水件作为不同层级管组的连接件,其稳定性十分重要,在储水件处设置第三支护件,储水件位于第三容置孔中,由第三支护件对储水件进行支护以使得储水件更加稳定。第三支护件呈方体状,在施工时,挖设方形的坑槽并将第三支护件设置于方形的坑槽中,方体状的第三支护件底面为面积较大的方形,其与槽底的接触面稳定,使得第三支护件更稳定,进而使得第三支护件对连通管具有较好的支护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由若干主管组与若干支管组共同组成的供水管道系统在供水时,当任意一个水管破裂时,将破裂水管两端的水阀关闭,此时破裂水管所在的管组中的其他水管继续供水,由此使得整个供水管道系统的供水稳定;2.由水流量传感器对水管进行感应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向控制电路传输,在水管破裂时,由控制电路控制水管两端的水阀自动关闭,达到及时止水的效果,及时稳定供水管道系统,减少水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供水管道系统的结构视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供水管道系统的支护结构视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供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管组(1),每个所述管组(1)包括若干水管(11),所述管组(1)分为不同层级,相同层级的管组(1)之间通过连通管(2)连通,不同层级的管组(1)的连接处设置有储水件(3),每根所述水管(11)的两端均设置有水阀(1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供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管组(1),每个所述管组(1)包括若干水管(11),所述管组(1)分为不同层级,相同层级的管组(1)之间通过连通管(2)连通,不同层级的管组(1)的连接处设置有储水件(3),每根所述水管(11)的两端均设置有水阀(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供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2)根据所连接的管组(1)包含的水管(11)数量而设置,所述连通管(2)之间通过法兰(2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供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1)上设置有水流量传感器,所述水流量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水管(11)两端的水阀(111)电连接以在水管(11)破裂时控制水阀(111)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供水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量传感器分为设置于所述水管(11)进水端的在先水流量传感器和设置于所述水管(11)出水端的在后水流量传感器,同一水管(11)的在先水流量传感器和在后水流量传感器电连接于同一个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比较器及三极管,所述在先水流量传感器耦接于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在后水流量传感器耦接于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比较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文凯许志明习辉戴建平陈丽惠刘名艺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城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