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多级缓冲限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83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安全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多级缓冲限高架,包括限高架本体、滑轮组和激光传感器,限高架本体包括限高水平滑杆和一对平行设置的单架,一对单架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灯支架,灯支架上端安装有红色警示灯;滑轮组包括定滑轮、动滑轮和钢索,钢索依次由定滑轮、动滑轮的外壁绕过,钢索下端穿入至地面上的圆坑并固定连接有自动复位结构;限高架本体前方还设有一对高杆,一对高杆上均安装有激光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激光传感器到红色警示灯警示,到接触限高架的记忆合金缓冲条带的一级缓冲,再到滑轮传动与第二弹簧的二级缓冲,从而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警示缓冲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多级缓冲限高架
本技术涉及道路安全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多级缓冲限高架。
技术介绍
限高架是为了保护前方桥梁、涵洞等结构,设置在道路上方限制通行车辆高度的结构物;若车辆高度小于限高架允许的通行高度可以通过限高架,若超过允许通行高度的车辆则禁止通过。传统的限高架多采用固定式刚性结构且基本构架过于简单,同时司机可能会因无法预估车高尺寸或看不清限高架上的警示牌,导致多起超高车辆与限高架碰撞的交通事故,由于限高架刚度过大,易对车辆顶部造成切削,且大多直接硬性碰撞,对超高车辆强制制动,而这些车辆通常自身体型笨重,惯性极大,一旦被碰撞,限高架稳定性不够,直接砸落,很容易造成二次事故或交通堵塞,因此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多级缓冲限高架。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多级缓冲限高架,包括限高架本体、滑轮组和激光传感器,所述限高架本体包括限高水平滑杆和一对平行设置的单架,所述限高水平滑杆的外壁包裹有记忆材料制成的缓冲条带,且所述限高水平滑杆滑动安装于一对所述单架之间,一对所述单架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灯支架,所述灯支架上端安装有红色警示灯;所述滑轮组包括定滑轮、动滑轮和钢索,所述定滑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所述动滑轮分别安装于所述限高水平滑杆的两端,所述钢索依次由所述定滑轮、动滑轮的外壁绕过,且所述钢索上端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固定架相固定,其所述钢索下端穿入至地面上的圆坑并固定连接有自动复位结构;所述限高架本体前方还设有一对高杆,一对所述高杆上均安装有所述激光传感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单个所述单架包括两根立杆和两个横杆,两个所述横杆平行焊接于两根所述立杆之间,两个所述横杆之间形成的间隙用于所述限高水平滑杆的左右滑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复位结构包括圆杆件、第二弹簧和圆盘,所述圆杆件的顶端与所述钢索的下端相固定,所述圆杆件的底端与所述圆盘的上表面中心相固定,所述第二弹簧套接于所述圆杆件的外壁。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坑的上端口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圆杆件自由通过的圆孔,所述圆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圆杆件的底面直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激光传感器均采用对射式传感器,两个所述激光传感器与所述限高架本体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0~100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激光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中控系统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至红色警示灯的信号输入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中,道路两端设有对射的激光传感器,当有车辆超高时,激光传感器会将超高信号发送至中控系统,中控系统会使红色警示灯发光并起到警示作用,并且单架采用双平行立杆结构,比起传统限高架的固定刚性结构,大大提高了限高架的稳定性。若驾驶员未及时观测到红色警示灯或激光传感器未准确感应到阻挡物,车辆直接与限高架发生碰撞,在碰撞一瞬间,限高水平滑杆的外壁包裹有记忆材料制成的缓冲条带,会先缓冲一部分冲击力,在车辆的冲击力作用下,限高水平滑杆不断前移,滑轮组和自动复位结构的组合会将车辆制动过程的动能转化弹簧的弹性势能,实现能量转换并产生二级缓冲,同时滑轮组能将钢索的拉力通过动滑轮缩小到原来的一半,缓冲力通过动滑轮增大到原来的两倍,如此可进一步阻碍车辆前行。当车辆制动后,也不会卡住,可以逐渐回移。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成果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基于传感器的多级缓冲限高架优化设计装置大大提高了限高架的稳定性以及车辆与限高架碰撞的缓冲力度,使得道路限高得到安全保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限高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自动复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圆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激光传感器与红色警示灯之间的电路控制模块示意图。其中,1-限高架本体,101-水平滑杆,102-单架,1021-立杆,1022-横杆,2-滑轮组,201-定滑轮,202-动滑轮,203-钢索,204-第一弹簧,3-激光传感器,4-第一固定架,5-第二固定架,6-灯支架,7-红色警示灯,8-自动复位结构,801-圆杆件,802-第二弹簧,803-圆盘,9-圆坑,10-高杆,11-限位板,12-圆孔,13-中控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多级缓冲限高架,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多级缓冲限高架,包括限高架本体(1)、滑轮组(2)和激光传感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架本体(1)包括限高水平滑杆(101)和一对平行设置的单架(102),所述限高水平滑杆(101)的外壁包裹有记忆材料制成的缓冲条带,且所述限高水平滑杆(101)滑动安装于一对所述单架(102)之间,一对所述单架(102)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架(4)、第二固定架(5)和灯支架(6),所述灯支架(6)上端安装有红色警示灯(7);所述滑轮组(2)包括定滑轮(201)、动滑轮(202)和钢索(203),所述定滑轮(20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架(4)上,所述动滑轮(202)分别安装于所述限高水平滑杆(101)的两端,所述钢索(203)依次由所述定滑轮(201)、动滑轮(202)的外壁绕过,且所述钢索(203)上端通过第一弹簧(204)与所述第二固定架(5)相固定,其所述钢索(203)下端穿入至地面上的圆坑(9)并固定连接有自动复位结构(8);所述限高架本体(1)前方还设有一对高杆(10),一对所述高杆(10)上均安装有所述激光传感器(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多级缓冲限高架,包括限高架本体(1)、滑轮组(2)和激光传感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架本体(1)包括限高水平滑杆(101)和一对平行设置的单架(102),所述限高水平滑杆(101)的外壁包裹有记忆材料制成的缓冲条带,且所述限高水平滑杆(101)滑动安装于一对所述单架(102)之间,一对所述单架(102)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架(4)、第二固定架(5)和灯支架(6),所述灯支架(6)上端安装有红色警示灯(7);所述滑轮组(2)包括定滑轮(201)、动滑轮(202)和钢索(203),所述定滑轮(20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架(4)上,所述动滑轮(202)分别安装于所述限高水平滑杆(101)的两端,所述钢索(203)依次由所述定滑轮(201)、动滑轮(202)的外壁绕过,且所述钢索(203)上端通过第一弹簧(204)与所述第二固定架(5)相固定,其所述钢索(203)下端穿入至地面上的圆坑(9)并固定连接有自动复位结构(8);所述限高架本体(1)前方还设有一对高杆(10),一对所述高杆(10)上均安装有所述激光传感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多级缓冲限高架,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单架(102)包括两根立杆(1021)和两个横杆(1022),两个所述横杆(1022)平行焊接于两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雯王涛张志伟王新宇潘家浏许良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