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器旋翼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545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行器旋翼动力装置,该装置创新性的将桨叶安装在中间连接件的挥舞变距耦合转轴上,并在挥舞变距耦合转轴上设置有安装桨叶的第二端部通孔和第二端部凹槽,桨夹下座固定安装在旋转驱动装置的中间转轴上,桨夹下座的左右两侧均可安装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与桨叶通过桨夹上盖固定安装连接,该装置通过设计了一个挥舞变距耦合转轴,使得飞行器在前飞的时候,升力装置在前进方向的左右两侧的升力趋于平衡,大大的减小了由于升力不平衡引起的振动,由于挥舞变距耦合转轴和桨叶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在变距的作用下,桨叶在旋转360度方位始终工作在较高气动效率点上,大大提升了该装置的气动效率,可节约能耗及延长飞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行器旋翼动力装置
本技术涉及航空
,具体涉及一种飞行器旋翼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飞行器,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在航拍、农业、植保、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测绘、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中,无人机的螺旋桨设计合理性对无人机的性能影响至关重要,目前市面上的螺旋桨,一般有一体式螺旋桨和折叠式螺旋桨,这些螺旋桨作为升力部件应用于航空飞行器,在飞行器向前后左右作机动飞行时,螺旋桨的振动较大,效率变低,飞行控制效果变差,较大的振动传递到机体或者传感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飞行器炸毁,影响飞行安全和人员安全,这大大制约了飞行器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场景,影响航空事业的发展。多旋翼飞行器一般采用多个螺旋桨,通过控制各个螺旋桨的转速从而改变螺旋桨升力的大小,从而达到控制飞行器姿态和飞行动作的目的。而现在大部分的多旋翼飞行器使用的升力系统一般是一体式螺旋桨,或者折叠式螺旋桨,一体式螺旋桨在挥舞摆振扭转三个转动方向都是固支的形式,折叠螺旋桨在摆振方向可以转动,但是在挥舞和扭转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行器旋翼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驱动装置(1)、桨夹下座(2)、桨夹上盖(3)、中间连接件(4)和桨叶(5),所述旋转驱动装置(1)由驱动主体(101)、安装孔(102)和中间转轴(103)组成,四个安装孔(102)位于驱动主体(101)的上端面位置,中间转轴(103)位于驱动主体(101)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桨夹下座(2)由下座主体(201)、下座安装沉孔(202)、下座侧通孔(203)、下座中间通孔(204)和下座连接孔(205)组成,下座安装沉孔(202)为圆沉孔结构并位于下座主体(201)的上端两侧位置,下座侧通孔(203)为圆通孔结构并位于下座安装沉孔(202)的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旋翼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驱动装置(1)、桨夹下座(2)、桨夹上盖(3)、中间连接件(4)和桨叶(5),所述旋转驱动装置(1)由驱动主体(101)、安装孔(102)和中间转轴(103)组成,四个安装孔(102)位于驱动主体(101)的上端面位置,中间转轴(103)位于驱动主体(101)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桨夹下座(2)由下座主体(201)、下座安装沉孔(202)、下座侧通孔(203)、下座中间通孔(204)和下座连接孔(205)组成,下座安装沉孔(202)为圆沉孔结构并位于下座主体(201)的上端两侧位置,下座侧通孔(203)为圆通孔结构并位于下座安装沉孔(202)的中间位置,下座中间通孔(204)为圆通孔结构并位于下座主体(201)上,下座连接孔(205)为四个通孔结构并位于下座中间通孔(204)四周位置,所述桨夹上盖(3)由上盖主体(301)、上盖侧通孔(302)、上盖沉孔(303)和上盖中间通孔(304)组成,上盖侧通孔(302)为圆通孔结构并位于上盖主体(301)的两侧位置,上盖沉孔(303)为圆沉孔并与上盖侧通孔(302)为同一圆心上,上盖中间通孔(304)为圆通孔结构并位于桨夹上盖(3)的两端位置,所述中间连接件(4)由第一端部连接块(401)、第一端部通孔(402)、挥舞变距耦合转轴(403)、第二端部通孔(404)和第二端部凹槽(405)组成,第一端部连接块(401)为圆柱结构并与挥舞变距耦合转轴(403)固定连接,第一端部通孔(402)为圆通孔结构并位于第一端部连接块(401)的上端面中间位置,第二端部通孔(404)为圆通孔结构并穿过挥舞变距耦合转轴(403)的前后端面,第二端部凹槽(405)为矩形凹槽结构并位于第二端部通孔(404)的外圆端面位置,所述桨叶(5)由桨叶安装块(501)、桨叶安装孔(502)和桨叶叶片(503)组成,桨叶安装块(501)与桨叶叶片(503)固定连接,桨叶安装孔(502)为圆通孔结构并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道远刘勇余瑾黄义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远行智能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