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的动力装置、动力系统及无人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808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人机的动力装置、动力系统及无人机,该动力装置包括桨叶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桨叶组件旋转的驱动电机;其中,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定子组件以及与所述定子组件同轴设置的转子组件,其中,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电机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盖上的电机壳,所述电机盖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定子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桨叶组件安装在所述电机盖的盖面上;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完全贯穿所述驱动电机的避空通道,所述避空通道沿着平行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轴线方向延伸。该动力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占用空间小,极易让无人机保持平衡;同时,对其他零配件进行安装时变得非常方便。对其他零配件进行安装时变得非常方便。对其他零配件进行安装时变得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的动力装置、动力系统及无人机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的动力装置、动力系统及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无人机简称“无人机”,是一种处于快速发展中的新概念飞行器,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信息采集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无人机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操作要求低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军事、科研以及民用等主要领域。
[0003]现有的无人机中,其动力系统结构非常复杂,占用空间大,不仅会导致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不易保持平衡,灵活性更低,而且还会导致对其他零配件进行安装时变得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人机的动力装置,该无人机的动力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占用空间小,极易让无人机保持平衡;同时,对其他零配件进行安装时变得非常方便。
[0005]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动力装置的无人机的动力系统。
[0006]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动力系统的无人机。
[0007]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无人机的动力装置,包括桨叶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桨叶组件旋转的驱动电机;其中,
[0009]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定子组件以及与所述定子组件同轴设置的转子组件,其中,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电机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盖上的电机壳,所述电机盖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定子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桨叶组件安装在所述电机盖的盖面上;
[0010]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完全贯穿所述驱动电机的避空通道,所述避空通道沿着平行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轴线方向延伸。
[0011]上述无人机的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0012]工作时,驱动电机通电后,转子组件会绕着定子组件转动,即电机盖以及电机壳会旋转,带动桨叶组件发生转动,可以为无人机提供飞行的动力;通过设置电机盖以及电机壳,使得转子组件结构变得更加紧凑,桨叶组件直接安装在电机盖上,使得驱动电机与桨叶组件所占用空间更加小,结构更加简单;通过设置避空通道,在对无人机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当安装驱动电机底部对面的零配件时,将工具(如螺丝批)从避空通道伸入,并从驱动电机底部伸出,即可对驱动电机底部对面的零配件进行安装,操作简单,方便。
[0013]优选地,所述定子组件上设有多个沿着其轴向方向贯穿的避空区域;所述电机盖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避空孔;当所述电机盖上的其中一个第一避空孔运动至与其中一个避空区域相互对应时,所述第一避空孔与所述避空区域轴向连通构成所述避空通道。本实用
新型的结构中,通过设置第一避空孔以及避空区域,转子组件转动时,电机盖随着转动,电机盖上的第一避空孔也随着转动,当其中一个第一避空孔运动至与其中一个避空区域相互对应时,第一避空孔以及避空区域轴向连通构成避空通道,可以从第一避空孔伸入,并从避空区域底部伸出,即可对驱动电机底部对面的零配件进行安装,操作简单,方便。
[0014]优选地,所述桨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盖的盖面上的桨夹以及设置在所述桨夹两端的叶片;其中,所述电机盖的盖面与所述桨夹的底部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上述结构,桨夹可以固定叶片,便于叶片的安装,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便于将桨夹安装在电极盖的盖面上。
[0015]优选地,所述桨夹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定子组件的轴线重合。通过设置通孔,一方面可以减少桨夹的重量,提高飞行性能,另一方面,可以穿过通孔布置其他部件,满足驱动电机以外的空间安装其他部件。
[0016]优先地,所述定子组件上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穿过所述通孔并延伸至外部。通过设置安装杆,可以在安装杆的端部安装其他零配件,例如天线、传感器等,该安装杆不与桨夹发生接触。
[0017]优选地,所述桨夹的两端设有用于安装叶片的锁桨孔,所述锁桨孔的顶部设有凸台结构。通过设置锁桨孔与凸台结构,便于对叶片进行的定位与安装。
[0018]优选地,所述电机盖的盖面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环形凸起的外部。通过设置环形凸起,可以实现对桨夹的定位,便于对桨夹的安装。
[0019]优选地,所述电机盖的中部设有中心孔,所述定子组件与所述中心孔通过所述轴承座连接;其中,所述桨夹的底部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套设在所述中心孔的内部。上述结构中,设置中心孔可以方便轴承座的安装以及更好与定子组件连接;设置环形凸台,也可以实现对桨夹的定位,便于对桨夹的安装。
[0020]优选地,所述桨夹包括上桨夹与下桨夹,所述叶片设置在所述上桨夹与下桨夹之间,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下桨夹上,所述上桨夹与下桨夹的两端均设有所述锁桨孔与所述凸台结构;所述上桨夹与下桨夹的中部均设有通孔,所述上桨夹的通孔与所述下桨夹的通孔直径可以不同,但同轴设置;所述下桨夹的通孔的尺寸与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径尺寸相匹配,两者相互套接;所述上桨夹两端还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下桨夹中的两个安装孔同轴设置。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上桨夹与下桨夹可以将叶片夹稳,便于对叶片进行的定位安装;在上桨夹设置避让孔,便于工具从避让孔伸到下桨夹的安装孔中,对下桨夹进行安装与拆卸。
[0021]优选地,所述电机盖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散热孔。通过在侧面设置散热孔,有利于对驱动电机内部进行散热,保证驱动电机的稳定运行。
[0022]一种无人机的动力系统,包括机臂以及设置在机臂末端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机臂上端的上动力机构以及位于所述机臂下端的下动力机构,所述上动力机构与所述下动力机构相对设置;其中,
[0023]所述下动力机构为所述动力装置;除所述下动力机构中的电机盖上设有所述第一避空孔外,所述上动力机构的具体结构与所述下动力机构的具体结构相同;
[0024]所述避空通道贯穿所述下动力机构中的驱动电机并延伸至所述机臂的内部。
[0025]上述无人机的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是:
[0026]工作时,上动力机构中的驱动电机与下动力机构中的驱动电机同时工作,带动各自对应的桨叶组件转动,实现无人机的动力输出,该无人机的动力系统结构非常简单;由于下动力机构中的驱动电机上设有避空通道,安装无人机的动力系统时,首先将下动力机构中的驱动电机安装在机臂上,然后通过下动力机构中的驱动电机中的避空通道,将工具(如螺丝批)从避空通道伸入机臂内部,将上动力机构中的驱动电机安装在机臂上,最后将上下两个桨叶组件安装驱动电机上。
[0027]优选地,所述避空通道还包括设置在机臂的下端的第二避空孔,所述第二避空孔的数量与所述下动力机构中的避空区域的数量相同,所述下动力机构中的避空区域与所述第二避空孔一一对应。通过设置第二避空孔,可以将工具伸入机臂的内部。
[0028]优选地,所述机臂包括臂体以及设置在臂体末端的筒体;其中,所述筒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隔板与下隔板,两个所述定子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的动力装置,包括桨叶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桨叶组件旋转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定子组件以及与所述定子组件同轴设置的转子组件,其中,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电机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盖上的电机壳,所述电机盖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定子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桨叶组件安装在所述电机盖的盖面上;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完全贯穿所述驱动电机的避空通道,所述避空通道沿着平行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轴线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上设有多个沿着其轴向方向贯穿的避空区域;所述电机盖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避空孔;当所述电机盖上的其中一个第一避空孔运动至与其中一个避空区域相互对应时,所述第一避空孔与所述避空区域轴向连通构成所述避空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盖的盖面上的桨夹以及设置在所述桨夹两端的叶片;其中,所述电机盖的盖面与所述桨夹的底部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夹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定子组件的轴线重合;所述定子组件上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穿过所述通孔并延伸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道远钟易民黄道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远行智能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