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车用的立管折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53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滑板车用的立管折叠机构,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包括铰接在一起的立管、下盖、上盖和手柄,还包括圆形拉手锁扣组件,圆形拉手锁扣组件设置在手柄的内部,圆形拉手锁扣组件上设置有拉手、拉杆和弹簧,弹簧在拉手卡位固定起到卡紧的力量,圆形拉手锁扣组件通过拉杆连接手柄上,手柄的一端与立管的接触面端部活动连接,上盖上设置有卡槽位,拉手通过弹簧卡紧上盖上的卡槽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快速的实现滑板车折叠及伸直状态,同时,在手柄内部设置有锁扣组件,在滑板车立管伸直状态下,圆形锁扣组件同时卡住上盖的卡槽,加强滑板车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这种折叠装置结构安装简便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板车用的立管折叠机构
本技术涉及滑板车
,具体涉及一种滑板车用的立管折叠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提倡绿色环保出行,共享单车、电动滑板车及电动平衡车等短距离代步工具应运而生。其中滑板车由于其易于掌握、驾驶安全、体积小巧等特性成为了近距离出行代步工具的较佳选择。滑板车结构主要包括踏板及安装在踏板底部的两个车轮,踏板前端安装有车把及车把立管,另外还包括电源、电线及电控装置。为了用户外出携带,电动滑板车通常设置有可折叠机构,不使用时,可将其折叠以节省存放空间。授权公告号为CN20779101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折叠机构及安装有该机构的电动滑板车,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立管和下杆,还包括挂钩和连接件,所述挂钩上端轴接在立管内,下杆内设置有卡扣挂钩下端的卡扣部,此款滑板车的折叠、展开状态通过卡扣挂钩来实现,单向固定立管和下杆,容易导致固定不稳定,在滑板车使用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此结构的折叠装置安装复杂,增加制造成本和降低生产效率。因此,有必要进行研究开发,以提供一种解决上述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缺陷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滑板车折叠装置安装复杂、成本高及稳定性不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滑板车用的立管折叠机构,使得实现立管折叠,简单方便,同时设置圆形拉手锁扣组件加强滑板车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滑板车折叠装置安装复杂、成本高及稳定性不高的缺陷。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滑板车用的立管折叠机构,包括铰接在一起的立管、下盖、上盖和手柄,还包括圆形拉手锁扣组件,所述圆形拉手锁扣组件设置在所述手柄的内部,所述圆形拉手锁扣组件上设置有拉手、拉杆和弹簧,所述弹簧在拉手卡位固定起到卡紧的力量,所述圆形拉手锁扣组件通过拉杆连接所述手柄上,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立管的接触面端部活动连接,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卡槽位,所述拉手通过弹簧卡紧上盖上的卡槽位;所述手柄用于控制切换所述上盖和下盖的折叠状态。优选地,所述手柄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上盖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通过拉杆活动连接,所述拉杆的端部设置在所述手柄内,所述手柄的端部设置有通孔装小转轴,所述小转轴穿过所手柄和下盖。优选地,所述拉手的一端卡钩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盖的卡槽位,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拉杆连接。优选地,所述拉杆对应连接的拉手设置有卡合部位,所述弹簧套设在拉杆上,所述手柄有拉手槽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滑板车用的立管折叠机构,通过铰接在一起的立管、下盖、上盖和手柄,可快速的实现滑板车折叠及伸直状态,同时,在手柄内部设置有圆形拉手锁扣组件,在滑板车立管伸直状态下,圆形拉手锁扣组件同时卡住上盖的卡槽,加强滑板车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这种折叠装置结构安装简便且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拆分图;图3为本技术的的把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圆形拉手锁扣组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3、4所示,一种滑板车用的立管折叠机构,包括铰接在一起的立管4、下盖1、上盖2和手柄3,还包括圆形拉手锁扣组件,所述圆形拉手锁扣组件设置在所述手柄3的内部,所述圆形拉手锁扣组件上设置有拉手13、拉杆14和弹簧15,所述弹簧15在拉手13卡位固定起到卡紧的力量,所述圆形拉手锁扣组件通过拉杆14连接所述手柄3上,所述手柄3的一端与所述立管4的接触面端部活动连接,所述上盖2上设置有卡槽位34,所述拉手13通过弹簧15卡紧上盖2上的卡槽位34;所述手柄3用于控制切换所述上盖2和下盖1的折叠状态。优选地,所述手柄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1,所述上盖2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2,所述第二连接件1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分别通过拉杆14活动连接,所述拉杆14的端部设置在所述手柄3内,所述手柄3的端部设置有通孔装小转轴,所述小转轴穿过所手柄3和下盖1。优选地,所述拉手13的一端卡钩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盖2的卡槽位34,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拉杆14连接。优选地,所述拉杆14对应连接的拉手13设置有卡合部位,所述弹簧15套设在拉杆14上,所述手柄3有拉手槽位35。所述手柄3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2,所述拉杆14套着拉手13,所述拉手13通过弹簧15卡紧上盖2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件11连接着拉杆14的一端,所述拉杆14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件12并套在上盖2里面,所述手柄3的末端通过小转轴30与下盖活动连接,所述上盖2和下盖1通过大转轴31活动连接。手柄3控制切换所述上盖2和下盖1的折叠状态,手柄3的一端部与所述立管4的接触面端部活动连接,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手柄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1,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上开设有M6牙纹孔6和拉杆14连接,所述拉杆14的端部与设置有M4牙纹孔的第二连接件1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12和上盖2通过第二连接孔3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通过拉杆14活动连接,具体地,所述拉杆14中间套弹簧15和拉手13,当本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时拉手13卡住上盖2的卡槽位34,当拉动拉手13是可以解除闭合状况,开始折叠。本技术在正常使用状态时,立管4和下盖1处于直线状态,此时,所述拉手卡扣在所述上盖2外侧,所述上盖2外侧设置有卡槽位34。在未折叠状态下,拉手13一端卡在上盖的长槽定向活动,此时拉手13不卡在所述上盖2的卡槽位34上,手柄3此时可以拉动上盖2做170度旋转运动。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板车用的立管折叠机构,包括铰接在一起的立管(4)、下盖(1)、上盖(2)和手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形拉手锁扣组件,所述圆形拉手锁扣组件设置在所述手柄(3)的内部,所述圆形拉手锁扣组件上设置有拉手(13)、拉杆(14)和弹簧(15),所述弹簧(15)在拉手(13)卡位固定起到卡紧的力量,所述圆形拉手锁扣组件通过拉杆(14)连接所述手柄(3)上,所述手柄(3)的一端与所述立管(4)的接触面端部活动连接,所述上盖(2)上设置有卡槽位(34),所述拉手(13)通过弹簧(15)卡紧上盖(2)上的卡槽位(34);所述手柄(3)用于控制切换所述上盖(2)和下盖(1)的折叠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板车用的立管折叠机构,包括铰接在一起的立管(4)、下盖(1)、上盖(2)和手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形拉手锁扣组件,所述圆形拉手锁扣组件设置在所述手柄(3)的内部,所述圆形拉手锁扣组件上设置有拉手(13)、拉杆(14)和弹簧(15),所述弹簧(15)在拉手(13)卡位固定起到卡紧的力量,所述圆形拉手锁扣组件通过拉杆(14)连接所述手柄(3)上,所述手柄(3)的一端与所述立管(4)的接触面端部活动连接,所述上盖(2)上设置有卡槽位(34),所述拉手(13)通过弹簧(15)卡紧上盖(2)上的卡槽位(34);所述手柄(3)用于控制切换所述上盖(2)和下盖(1)的折叠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用的立管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的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旺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