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减小间隙的非连续式调角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49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减小间隙的非连续式调角器装置,属于座椅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座椅靠背锁定后仍然能小角度晃动等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减小间隙的非连续式调角器装置包括固定盘、扣合在固定盘上的活动盘、设置在固定盘和活动盘之间的自锁组件、以及包裹在固定盘和活动盘连接处的包壳,自锁组件包括凸轮、三个齿块、阻尼件和回动面罩,齿块的顶部设置有齿块外齿,在活动盘上设置有盘内齿,锁定时齿块外齿与盘内齿相啮合,齿块外齿的齿形分度角为2.125°,盘内齿的齿形分度角为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减小间隙的非连续式调角器装置锁定后能基本消除齿形间的啮合间隙,减小调角器总成前后的晃动间隙,使用体验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减小间隙的非连续式调角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座椅
,尤其涉及一种能减小间隙的非连续式调角器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等机动车辆的座椅上通常设置有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调节机构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能按固定节距(即角度)调节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另一种是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能任意调节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通常是利用齿块与活动盘的内圈齿相啮合的原理实现调节角度的锁定,而齿形参数设计的不合理会导致齿块与活动盘相啮合后活动盘不能被彻底固定,即锁定后活动盘仍然存在一个微小的扭转角度,从而导致锁定后座椅靠背仍然可以在微小的角度范围内前后摆动,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减小间隙的非连续式调角器装置,基本消除齿形间的啮合间隙,减小调角器总成前后的晃动间隙。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减小间隙的非连续式调角器装置,包括固定盘、扣合在所述固定盘上的活动盘、设置在所述固定盘和所述活动盘之间的自锁组件、以及包裹在所述固定盘和所述活动盘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减小间隙的非连续式调角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盘(1)、扣合在所述固定盘(1)上的活动盘(2)、设置在所述固定盘(1)和所述活动盘(2)之间的自锁组件、以及包裹在所述固定盘(1)和所述活动盘(2)连接处的包壳(4),所述自锁组件包括凸轮(31)、三个齿块(32)、阻尼件(33)和回动面罩(34),所述齿块(32)的顶部设置有齿块外齿(321),在所述活动盘(2)上设置有盘内齿(21),锁定时所述齿块外齿(321)与所述盘内齿(21)相啮合,所述齿块外齿(321)的齿形分度角为2.125°,所述盘内齿(21)的齿形分度角为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减小间隙的非连续式调角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盘(1)、扣合在所述固定盘(1)上的活动盘(2)、设置在所述固定盘(1)和所述活动盘(2)之间的自锁组件、以及包裹在所述固定盘(1)和所述活动盘(2)连接处的包壳(4),所述自锁组件包括凸轮(31)、三个齿块(32)、阻尼件(33)和回动面罩(34),所述齿块(32)的顶部设置有齿块外齿(321),在所述活动盘(2)上设置有盘内齿(21),锁定时所述齿块外齿(321)与所述盘内齿(21)相啮合,所述齿块外齿(321)的齿形分度角为2.125°,所述盘内齿(21)的齿形分度角为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减小间隙的非连续式调角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33)为三个卷簧,所述卷簧与所述齿块(32)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减小间隙的非连续式调角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齿块(32)的顶部设置有二十个所述齿块外齿(321),每个所述活动盘(2)上设置有一百八十个所述盘内齿(2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能减小间隙的非连续式调角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31)的外周边上中心对称地设置有三组曲线组合结构,每组所述曲线组合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齿块高接触段(311)、齿块顶出段(312)、齿块低接触段(313)和止动凸起部(314),所述齿块低接触段(313)与所述凸轮(31)中心之间的距离<所述齿块高接触段(311)与所述凸轮(31)中心之间的距离<所述齿块顶出段(312)与所述凸轮(31)中心之间的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则荣江小树刁冬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全盛安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