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加工用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224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加工用打孔装置,其充分固定物料,提高使用稳定性;包括打孔平台、顶架和液压缸,打孔平台上设置有冲压孔,打孔平台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支柱,顶架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支杆,四组支杆的底端分别与打孔平台顶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液压缸的顶端与顶架的底端连接,液压缸的底端设置有打孔工作头;还包括第一底座、第一连接架、第一螺纹杆、第一固定螺母、第二底座、第二连接架、第二螺纹杆和第二固定螺母,第一底座的底端与打孔平台的顶端连接,第一连接架的底端与第一底座的顶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加工用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加工用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模具加工用打孔装置是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打孔辅助装置,其在模具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模具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打孔平台、顶架和液压缸,打孔平台上设置有冲压孔,打孔平台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支柱,顶架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支杆,四组支杆的底端分别与打孔平台顶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液压缸的顶端与顶架的底端连接,液压缸的底端设置有打孔工作头;现有的模具加工用打孔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物料置于打孔平台冲压孔的顶端,然后液压缸带动打孔工作头下降,对物料进行打孔即可;现有的模具加工用打孔装置使用中发现,物料在打孔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固定,容易出现打孔位置偏离的情况,导致使用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充分固定物料,提高使用稳定性的模具加工用打孔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模具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打孔平台、顶架和液压缸,打孔平台上设置有冲压孔,打孔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打孔平台(1)、顶架(3)和液压缸(5),打孔平台(1)上设置有冲压孔,打孔平台(1)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支柱(2),顶架(3)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支杆(4),四组支杆(4)的底端分别与打孔平台(1)顶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液压缸(5)的顶端与顶架(3)的底端连接,液压缸(5)的底端设置有打孔工作头(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底座(7)、第一连接架(8)、第一螺纹杆(9)、第一固定螺母(11)、第二底座(13)、第二连接架(14)、第二螺纹杆(15)和第二固定螺母(17),第一底座(7)的底端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打孔平台(1)、顶架(3)和液压缸(5),打孔平台(1)上设置有冲压孔,打孔平台(1)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支柱(2),顶架(3)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支杆(4),四组支杆(4)的底端分别与打孔平台(1)顶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液压缸(5)的顶端与顶架(3)的底端连接,液压缸(5)的底端设置有打孔工作头(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底座(7)、第一连接架(8)、第一螺纹杆(9)、第一固定螺母(11)、第二底座(13)、第二连接架(14)、第二螺纹杆(15)和第二固定螺母(17),第一底座(7)的底端与打孔平台(1)的顶端连接,第一连接架(8)的底端与第一底座(7)的顶端连接,第一连接架(8)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杆(9)的底端螺装插入至第一连接架(8)的第一螺纹孔内,第一螺纹杆(9)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0),第一固定螺母(11)螺装套设在第一螺纹杆(9)上,并且第一固定螺母(11)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架(8)的顶端贴紧,第一螺纹杆(9)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把手(12),第二底座(13)的底端与打孔平台(1)的顶端连接,第二连接架(14)的底端与第二底座(13)的顶端连接,第二连接架(14)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杆(15)的底端螺装插入至第二连接架(14)的第二螺纹孔内,第二螺纹杆(15)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6),第二固定螺母(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浩耐特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