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线材双线的分钢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8200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棒、线材双线的分钢坯系统,包括按钢坯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炉、水除鳞装置、出钢辊道、第一输送辊道和第一架轧机,所述第一输送辊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辊道,所述第二输送辊道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二架轧机,所述出钢辊道远离所述第二架轧机的一侧设置有拨钢器,所述第一输送辊道与所述第二输送辊道之间设置有按钢坯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搬钢器和链式移钢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增加加热炉或除磷装置与架轧机之间投影距离,保证其小于两根钢坯的情况下,使得从除磷装置出来的钢坯能够分运至2条生产线,满足2条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棒、线材双线的分钢坯系统
本技术属于冶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棒、线材双线的分钢坯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高线棒材生产线大多采用单线生产,即便想采用双线生产,由于受到场地和轧线长度的限制,即便1台加热炉的加热能力足够,仍旧采用的是双加热炉设计,当强制布置成1个加热炉带动双线运行,只能延长加热炉与架轧机之间的投影距离,这就会给以后生产品种和生产顺行带来不可补救的影响(比如,当加热炉与架轧机之间距离延长后,只能缩短轧线上的工艺距离,例如缩短高线的风冷辊道、棒材的冷床或缩短轧机间的距离,这就导致轧线工艺不能按要求设计,而且对以后的操作及一些风冷辊道长度有特殊要求的品种不能生产),形成工艺缺陷,因此,采用单加热炉的双线生产仍旧处于设想阶段,无法实践;因此,急需一种在不增加加热炉与架轧机之间投影距离的情况下,实现单加热炉的双线生产,其不会改变原有单线生产时加热炉与架轧机的间距,对双线的新建和单线改双线的改造都具有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棒、线材双线的分钢坯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棒、线材双线的分钢坯系统,包括按钢坯(42)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炉(1)、水除鳞装置(2)、出钢辊道(3)、第一输送辊道(4)和第一架轧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辊道(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辊道(14),所述第二输送辊道(14)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二架轧机(6),所述出钢辊道(3)远离所述第二架轧机(6)的一侧设置有拨钢器(7),所述第一输送辊道(4)与所述第二输送辊道(14)之间设置有按钢坯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搬钢器(8)和链式移钢机(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线材双线的分钢坯系统,包括按钢坯(42)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炉(1)、水除鳞装置(2)、出钢辊道(3)、第一输送辊道(4)和第一架轧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辊道(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辊道(14),所述第二输送辊道(14)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二架轧机(6),所述出钢辊道(3)远离所述第二架轧机(6)的一侧设置有拨钢器(7),所述第一输送辊道(4)与所述第二输送辊道(14)之间设置有按钢坯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搬钢器(8)和链式移钢机(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线材双线的分钢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除鳞装置(2)与所述拨钢器(7)之间通过支杆(10)设置有探测器(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线材双线的分钢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钢辊道(3)、第一输送辊道(4)和所述第二输送辊道(14)结构相同,均包括输送辊组件(15),所述输送辊组件(15)包括辊道支架(16),转动设置于所述辊道支架(16)上的转动辊(17),所述转动辊(17)一端延伸出所述辊道支架(16)设置第一电机(18),所述第一电机(18)的转动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辊(1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棒、线材双线的分钢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钢辊道(3)和所述第一输送辊道(4)上转动辊(17)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钢坯宽度的2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棒、线材双线的分钢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钢器(7)包括拨钢支架(19),通过销轴一(20)转动设置于所述拨钢支架(19)上的拨杆(21),以及驱动所述拨杆(21)转动的拨钢气缸(22),所述拨钢气缸(22)的缸身通过销轴四(41)铰接于所述拨钢支架(19)上,所述拨钢气缸(22)的活塞杆与所述拨杆(21)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棒、线材双线的分钢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21)的端部转动设置有导轮(23),所述导轮(23)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武斌边亚鹏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唐银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