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20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所述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包括机体、碾压机构、限位机构、裁切机构和测量机构,所述机体上方固定安装有碾压机构,且碾压机构共设置有多组,所述碾压机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机体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裁切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测量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对碾压辊进行限位,避免液压伸缩杆发生收缩,使碾压辊之间的间距保持稳定,这样将有效提升对钢板的轧制精度,且在对钢板轧制后,可对钢板侧边进行裁切修整,使用更加的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轧制: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对旋转轧辊的间隙(各种形状),因受轧辊的压缩使材料截面减小,长度增加的压力加工方法,这是生产钢材最常用的生产方式,主要用来生产型材、板材、管材。分热轧和冷轧两种。但是,现有的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碾压辊进行限位,在碾压时液压伸缩杆会受到较大的压力,刚液压装置发生渗漏时,容易导致液压伸缩杆发生收缩,从而增加碾压辊之间的间距,进而影响对钢板的轧制精度。2、钢板在进行轧制时,钢板受压会造成钢板的宽度增加,且不规则,而现有的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对钢板的侧边不能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裁切,使用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碾压辊进行限位,在碾压时液压伸缩杆会受到较大的压力,刚液压装置发生渗漏时,容易导致液压伸缩杆发生收缩,从而增加碾压辊之间的间距,进而影响对钢板的轧制精度,钢板在进行轧制时,钢板受压会造成钢板的宽度增加,且不规则,而现有的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对钢板的侧边不能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裁切,使用非常的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所述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包括机体、碾压机构、限位机构、裁切机构和测量机构,所述机体上方固定安装有碾压机构,且碾压机构共设置有多组,所述碾压机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机体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裁切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测量机构。优选的,所述碾压机构由机架、液压伸缩杆、平衡杆、一号碾压辊和二号碾压辊组成,所述机架均固定焊接在机体上表面,所述机架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液压伸缩杆,且液压伸缩杆共设置有三组,所述液压伸缩杆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底部通过两端均通过支架安装有一号碾压辊,所述一号碾压辊下方均设置有二号碾压辊,且二号碾压辊均镶嵌在机体上表面,通过控制液压伸缩杆进行伸缩,液压伸缩杆一端通过平衡杆推动一号碾压辊下压,通过测量机构可对一号碾压辊和二号碾压辊之间的间距进行测量,间距调节完成后,通过机体同时带动一号碾压辊和二号碾压辊进行转动,从而可钢板进行压制。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由步进电机、蜗杆、蜗轮、螺杆和轴套,步进电机、蜗杆、蜗轮、螺杆和轴套组成限位机构。优选的,所述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一侧均咬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表面均固定贯穿有螺杆,所述一号碾压辊两端均固定焊接有轴套,所述轴套均贯穿机架,且轴套与螺杆螺纹相连,间距调节时,通过步进电机带动蜗杆进行转动,并通过蜗杆和蜗轮相互配合,从而可同步带动螺杆进行转动,螺杆在表面螺纹的作用下使一号碾压辊进行升降,其中蜗轮和蜗杆相互配合,具有自锁功能,从而可有效避免碾压辊在对钢板进行轧制时,液压伸缩杆发生收缩,从而导致间距增大,影响对钢板的轧制精度。优选的,所述裁切机构由驱动电机、转轴、裁切轮和固定环组成,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链条连接有转轴,且转轴共设置有两组,所述转轴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裁切轮,且裁切轮共设置有两组,所述裁切轮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固定环,轧制完成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可通过裁切轮对钢板两端多余的材料进行切除,使钢板在轧制后,侧边更加的平整,同时裁切轮活动设置在转轴上,从而可根据生产宽度对裁切轮进行调整,调整后通过固定环进行固定,使用更加的便捷。优选的,所述测量机构由塞尺和游标卡尺组成,所述塞尺共设置有多组,且分别通过转轴活动安装在机架两端底部,所述游标卡尺均固定焊接在轴套上,且游标卡尺另一端均固定焊接在机体表面,通过塞尺可对一号碾压辊和二号碾压辊之间的间距进行测量,同时一号碾压辊在升降时与游标卡尺相互配合,从而将进一步的提升对轧制间距进行测量和调整,从而将有效提升对钢板的轧制精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间距调节时,通过步进电机带动蜗杆进行转动,并通过蜗杆和蜗轮相互配合,从而可同步带动螺杆进行转动,螺杆在表面螺纹的作用下使一号碾压辊进行升降,其中蜗轮和蜗杆相互配合,具有自锁功能,从而可有效避免碾压辊在对钢板进行轧制时,液压伸缩杆发生收缩,从而导致间距增大,同时通过塞尺可对一号碾压辊和二号碾压辊之间的间距进行测量,同时一号碾压辊在升降时与游标卡尺相互配合,从而将进一步的提升对轧制间距进行测量和调整,从而将有效提升对钢板的轧制精度。(2)、本技术轧制完成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可通过裁切轮对钢板两端多余的材料进行切除,使钢板在轧制后,侧边更加的平整,同时裁切轮活动设置在转轴上,从而可根据生产宽度对裁切轮进行调整,调整后通过固定环进行固定,使用更加的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裁切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碾压机构;201、机架;202、液压伸缩杆;203、平衡杆;204、一号碾压辊;205、二号碾压辊;3、限位机构;301、步进电机;302、蜗杆;303、蜗轮;304、螺杆;305、轴套;4、裁切机构;401、驱动电机;402、转轴;403、裁切轮;404、固定环;5、测量机构;501、塞尺;502、游标卡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所述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包括机体1、碾压机构2、限位机构3、裁切机构4和测量机构5,所述机体1上方固定安装有碾压机构2,且碾压机构2共设置有多组,所述碾压机构2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3,所述机体1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裁切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3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测量机构5。所述碾压机构2由机架201、液压伸缩杆202、平衡杆203、一号碾压辊204和二号碾压辊205组成,所述机架201均固定焊接在机体1上表面,所述机架201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液压伸缩杆202,且液压伸缩杆202共设置有三组,所述液压伸缩杆202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平衡杆203,所述平衡杆203底部通过两端均通过支架安装有一号碾压辊204,所述一号碾压辊204下方均设置有二号碾压辊205,且二号碾压辊205均镶嵌在机体1上表面,通过控制液压伸缩杆202进行伸缩,液压伸缩杆202一端通过平衡杆203推动一号碾压辊204下压,通过测量机构5可对一号碾压辊204和二号碾压辊205之间的间距进行测量,间距调节完成后,通过机体1同时带动一号碾压辊204和二号碾压辊205进行转动,从而可钢板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包括机体(1)、碾压机构(2)、限位机构(3)、裁切机构(4)和测量机构(5),所述机体(1)上方固定安装有碾压机构(2),且碾压机构(2)共设置有多组,所述碾压机构(2)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3),所述机体(1)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裁切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3)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测量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包括机体(1)、碾压机构(2)、限位机构(3)、裁切机构(4)和测量机构(5),所述机体(1)上方固定安装有碾压机构(2),且碾压机构(2)共设置有多组,所述碾压机构(2)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3),所述机体(1)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裁切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3)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测量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机构(2)由机架(201)、液压伸缩杆(202)、平衡杆(203)、一号碾压辊(204)和二号碾压辊(205)组成,所述机架(201)均固定焊接在机体(1)上表面,所述机架(201)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液压伸缩杆(202),且液压伸缩杆(202)共设置有三组,所述液压伸缩杆(202)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平衡杆(203),所述平衡杆(203)底部通过两端均通过支架安装有一号碾压辊(204),所述一号碾压辊(204)下方均设置有二号碾压辊(205),且二号碾压辊(205)均镶嵌在机体(1)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规格钢板轧制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由步进电机(301)、蜗杆(302)、蜗轮(303)、螺杆(304)和轴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承敦何百阔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祥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