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应用中的约束连接器位置的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70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14
本公开涉及自动化应用中的约束连接器位置的外壳。一种外壳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第一端部和与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该壳体具有在第一端部处的第一连接器插座,该壳体具有限定机器人接合机构的表面;钩,该钩从壳体的第二端部延伸;以及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在壳体的第二端部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化应用中的约束连接器位置的外壳
本公开涉及自动化应用中的约束连接器位置的外壳。
技术介绍
数据中心管理中的某些任务的自动化允许节省成本并提高效率,这是因为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以及伴随的人为错误。一直需要人工的一项任务是电缆/连接器管理。例如,拔出连接器使得连接器的端部不受约束并重新抓住端部连接器以将其插入其他地方对于人类来说是简单的任务。然而,用机器人执行这种连接器管理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可实现的,因为准确地找到连接器的无约束端部并重新抓住它对于机器人来说将是极其困难。对于如断开和更换诸如服务器、电池等的数据中心部件的操作来说,机器人不能在数据中心执行连接器管理是进一步自动化数据中心管理的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外壳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第一端部和与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该壳体具有在第一端部处的第一连接器插座,该壳体具有限定机器人接合机构的表面;钩,该钩从壳体的第二端部延伸;以及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在壳体的第二端部处。外壳还可以包括盖板,该盖板与壳体的所述表面相反并且通过多个螺钉被固定到壳体。壳体可以包括在第一端部处的第二连接器插座,该第一连接器插座包括用于接收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笼,并且该第二连接器插座包括用于接收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笼。机器人接合特征可以是沿着壳体的底表面的多个细长三角形凹口。壳体可以限定宽度,钩延伸壳体的该宽度。固定特征可以是磁体、吸盘、螺钉或粘附表面中的一种。固定特征可以是在壳体内的磁体。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外壳包括:壳体,该壳体限定长度,该壳体具有第一端部、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该壳体限定与第一端部相邻的连接器插座;钩,该钩以与第一端部相邻的方式从壳体的第一表面延伸;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沿着壳体的长度固定;以及机器人接合机构,该机器人接合机构从壳体的第二表面延伸且与第一端部相邻。壳体可以限定纵向轴线,并且机器人接合机构是在沿着该纵向轴线且从该纵向轴线偏离的方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壳体可以限定从第一端部到连接器插座的倒角部。壳体可以限定纵向轴线,并且插座横向于该纵向轴线。固定机构可以是磁体、吸盘、螺钉或粘附表面中的一种。固定机构可以是被固定在壳体的插座内的磁体。钩可以包括被固定在钩内的磁体。钩可以包括主体和唇缘,该唇缘从主体延伸且围绕轴线弯曲,磁体被固定在横向于轴线的开口内。第一表面可以沿着壳体的长度限定空腔,该空腔的端部邻接钩。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一种使用机器人来管理连接器的方法包括:由机器人接合外壳的机器人接合机构,该外壳包括从壳体延伸的钩以及被固定在壳体内的固定机构;由机器人将连接器的端部插入由外壳的壳体限定的连接器插座中;由机器人接合连接器的端部;以及由机器人将连接器的端部与连接器插座脱离。机器人接合机构可以是多个细长的三角形凹口,并且接合该三角形凹口包括将机器人的一部分插入三角形凹口中。机器人接合机构可以是从壳体延伸的延伸部,并且接合该延伸部包括抓住该延伸部。固定机构可以是在壳体的插座内的磁体。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由机器人将外壳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外壳的等距视图。图2是图1的外壳的内部部件的等距视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外壳的等距视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外壳的等距视图。图5至图9示出了机器人与外壳交接的示例场景。图10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使用外壳的方法的示例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容纳连接器的端部的外壳,其中该外壳被构造成与机器人交接。外壳可以通过钩和固定机构被固定到诸如数据中心内的位置,以允许机器人一致地定位该外壳。固定机构可以允许外壳在被机器人接合之前在固定位置中保持在该位置处,但是也允许机器人在机器人接合外壳时移动外壳。这种固定机构可以包括磁体、吸盘、粘附表面、螺钉或者将外壳固定到该位置的任何其他装置。此外,外壳可以包括机器人接合机构(诸如沿着外壳的表面的多个凹口),该机器人接合机构允许机器人一致地交接在一定取向上,以允许机器人的一部分(诸如端部执行器)插入到其中,或者允许从外壳延伸的延伸部被机器人的端部执行器抓住。外壳相对于钩和固定机构的固定位置以及机器人与机器人接合机构交接的能力可以允许连接器管理的自动化,并且能够实现例如数据中心等的更完全的自动化。图1描绘了具有固定到壳体110的盖板120的外壳100。壳体110具有第一端部116和第二端部117且带有底表面118。壳体110包括多个细长三角形凹口111形式的机器人接合机构以及从第二端部117延伸的钩112。壳体110包括插座113、114、115,该插座113、114、115具有分别被接纳在每一个插座内的连接器笼140、141、142。壳体110包括在壳体内的从表面118延伸的柱131。柱131可以被构造成接纳螺钉130的轴部。螺钉130将盖板120固定到壳体110。凹口111沿着壳体110的底表面118和壳体110的部分长度从壳体110的第一端部116朝向第二端部117延伸。凹口111允许机器人的一部分(诸如端部执行器)被插入凹口内。端部执行器和凹口111之间的正确对准可以进一步确保连接器(未示出)的端部与连接器插座113、114、115中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器插座之间的正确对准。以此方式,机器人可以具有与外壳100的精确且可重复的接合。根据机器人的对应部分,凹口可以具有任何数量的替代形状或尺寸。例如,凹口111可以沿着壳体110的底表面118的整个长度延伸。在另一个示例中,凹口111可以是被构造成与机器人交接的任何形状,诸如矩形形状、六边形形状或任何其他几何形状。此外,可以存在任何数量的凹口111,诸如一个、三个、四个或任何其他数量。在其他示例中,凹口111可以附加地或可替代地沿着壳体110的任何部分放置以及放置在盖板120上。此外,凹口111可以具有相对于彼此的任何间距或取向。例如,凹口111可以被制造成与壳体110的每一个端部相邻。在另一个示例中,凹口111可以横向于彼此延伸,或者以相对于壳体110的任何角度延伸。连接器插座113、114、115被限定成沿着壳体110的一部分长度,并且从第一端部116延伸到第二端部117。连接器插座113、114、115的形状和尺寸被设计成接纳连接器笼140、141、142。连接器笼140、141、142中的每一个连接器笼被设计成接纳具有某种类型的连接器端部的连接器。在一个示例中,连接器笼140可以被构造成接纳具有小形状因数连接器可插拔端部(诸如四通道小形状因数可插拔(QSFP))的连接器。连接器笼140可以具有远离壳体110突出的引入部143。引入部143可以使将QFSP端部插入连接器笼内所需的精度最小化。以这种方式,引入部143允许更可重复的连接器插入。此外,连接器笼141、142可以被构造成接纳具有iPassTM端部的连接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连接器笼140大于连接器笼141、142,所以连接器插座113对应地大于连接器插座114、115。在其他示例中,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壳,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所述壳体具有在所述第一端部处的第一连接器插座,所述壳体具有限定机器人接合机构的表面;/n钩,所述钩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延伸;和/n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处。/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622 US 16/907,7851.一种外壳,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所述壳体具有在所述第一端部处的第一连接器插座,所述壳体具有限定机器人接合机构的表面;
钩,所述钩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延伸;和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的所述表面相反并且通过多个螺钉被固定到所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在所述第一端部处的第二连接器插座,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座包括用于接纳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笼,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座包括用于接纳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机器人接合机构是沿着所述壳体的底表面的多个细长三角形凹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壳体限定宽度,所述钩延伸所述壳体的所述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固定机构是磁体、吸盘、螺钉或粘附表面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固定机构是在所述壳体内的磁体。


8.一种外壳,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限定长度,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部、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所述壳体限定与所述第一端部相邻的连接器插座;
钩,所述钩以与所述第一端部相邻的方式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延伸;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沿着所述壳体的所述长度固定;和
机器人接合机构,所述机器人接合机构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表面延伸且与所述第一端部相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壳体限定纵向轴线,并且所述机器人接合机构是在沿着所述纵向轴线且从所述纵向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纳撒内尔·阿林·沃尔登塞缪尔·加德纳·加雷特
申请(专利权)人: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