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VCC切换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767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RVCC切换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上行测量报告以及下行测量报告;根据上行测量报告确定上行允许最大损耗,以及根据下行测量报告确定下行允许最大损耗;计算上行允许最大损耗以及下行允许最大损耗的差值,根据该差值确定是否满足切换条件;若是,则触发用户终端从LTE网络至2G和/或3G网络的切换。本方案中根据上行损耗及下行损耗是否平衡来进行SRVCC切换,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并且实施方式简单易行,切换效率高,适于大规模实施与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RVCC切换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SRVCC切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SRVCC(SingleRadioVoiceCallContinuity)是一种VoLTE语音业务连续性方案,其具体是为了解决当单射频用户终端在LTE/Pre-LTE网络和2G/3GCS网络之间移动时,保证语音呼叫连续性。目前的SRVCC切换方式通常包含有两种:其一为,基于覆盖的SRVCC切换方式,即当用户终端在使用LTE网络进行语言通话过程中,当LTE信号强度等低于预设门限时,触发SRVCC切换;其二为,基于质量的SRVCC切换方式,通过无线信号环境指标、端到端环境指标等,进行SRVCC切换。然而,专利技术人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缺陷:采用基于覆盖的SRVCC切换方式及基于质量的SRVCC切换方式,均无法保障用户在通话过程中的通话体验,并且,基于质量的SRVCC切换方式还具有操作繁琐,切换效率低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SRVCC切换方法及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SRVCC切换方法,包括:获取上行测量报告以及下行测量报告;根据所述上行测量报告确定上行允许最大损耗,以及根据所述下行测量报告确定下行允许最大损耗;计算所述上行允许最大损耗以及下行允许最大损耗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确定是否满足切换条件;若是,则触发用户终端从LTE网络至2G和/或3G网络的切换。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测量报告确定上行允许最大损耗进一步包括:根据用户终端发射功率、终端增益、人为损耗、基站天线增益、基站馈线损耗、分集增益、和/或基站灵敏度,确定上行允许最大损耗。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测量报告确定上行允许最大损耗进一步包括,基于以下公式确定上行允许最大损耗:上行允许最大损耗=用户终端发射功率+终端增益-人为损耗+基站天线增益-基站馈线损耗+分集增益-基站灵敏度。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下行测量报告确定下行允许最大损耗进一步包括:根据基站发射功率、合路器损耗、基站馈线损耗、基站天线增益、人为损耗、终端增益、和/或终端灵敏度,确定下行允许最大损耗。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下行测量报告确定下行允许最大损耗进一步包括,基于以下公式确定下行允许最大损耗:下行允许最大损耗=基站发射功率-合路器损耗-基站馈线损耗+基站天线增益-人为损耗+终端增益-终端灵敏度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差值确定是否满足切换条件进一步包括:确定上行允许最大损耗以及下行允许最大损耗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采样点的个数;当所述采样点的个数占总采样点的个数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满足切换条件。可选的,所述触发用户终端从LTE网络至2G和/或3G网络的切换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2G和/或3G网络的候选服务小区;根据所述候选服务小区的覆盖电平和/或通信质量,从所述候选服务小区中确定出目标服务小区;触发用户终端从LTE网络至所述目标服务小区的切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SRVCC切换装置,包括:获取模块,适于获取上行测量报告以及下行测量报告;损耗计算模块,适于根据所述上行测量报告确定上行允许最大损耗,以及根据所述下行测量报告确定下行允许最大损耗;条件判断模块,适于计算所述上行允许最大损耗以及下行允许最大损耗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确定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切换模块,适于若所述差值确定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则触发用户终端从LTE网络至2G和/或3G网络的切换。可选的,损耗计算模块进一步适于:根据用户终端发射功率、终端增益、人为损耗、基站天线增益、基站馈线损耗、分集增益、和/或基站灵敏度,确定上行允许最大损耗。可选的,损耗计算模块进一步适于:上行允许最大损耗=用户终端发射功率+终端增益-人为损耗+基站天线增益-基站馈线损耗+分集增益-基站灵敏度。可选的,损耗计算模块进一步适于:根据基站发射功率、合路器损耗、基站馈线损耗、基站天线增益、人为损耗、终端增益、和/或终端灵敏度,确定下行允许最大损耗。可选的,损耗计算模块进一步适于:下行允许最大损耗=基站发射功率-合路器损耗-基站馈线损耗+基站天线增益-人为损耗+终端增益-终端灵敏度可选的,条件判断模块进一步适于:确定上行允许最大损耗以及下行允许最大损耗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采样点的个数;当所述采样点的个数占总采样点的个数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满足切换条件。可选的,切换模块进一步适于: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2G和/或3G网络的候选服务小区;根据所述候选服务小区的覆盖电平和/或通信质量,从所述候选服务小区中确定出目标服务小区;触发用户终端从LTE网络至所述目标服务小区的切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SRVCC切换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上述SRVCC切换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SRVCC切换方法及装置,首先获取上行测量报告以及下行测量报告;根据上行测量报告确定上行允许最大损耗,以及根据下行测量报告确定下行允许最大损耗;进一步计算上行允许最大损耗以及下行允许最大损耗的差值,根据该差值确定是否满足切换条件;若是,则触发用户终端从LTE网络至2G和/或3G网络的切换。本方案中根据上行损耗及下行损耗是否平衡来进行SRVCC切换,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并且实施方式简单易行,切换效率高,适于大规模实施与应用。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RVCC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RVCC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RVCC切换装置的功能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RVCC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上行测量报告以及下行测量报告;/n根据所述上行测量报告确定上行允许最大损耗,以及根据所述下行测量报告确定下行允许最大损耗;/n计算所述上行允许最大损耗以及下行允许最大损耗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确定是否满足切换条件;/n若是,则触发用户终端从LTE网络至2G和/或3G网络的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RVCC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上行测量报告以及下行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上行测量报告确定上行允许最大损耗,以及根据所述下行测量报告确定下行允许最大损耗;
计算所述上行允许最大损耗以及下行允许最大损耗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确定是否满足切换条件;
若是,则触发用户终端从LTE网络至2G和/或3G网络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测量报告确定上行允许最大损耗进一步包括:
根据用户终端发射功率、终端增益、人为损耗、基站天线增益、基站馈线损耗、分集增益、和/或基站灵敏度,确定上行允许最大损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测量报告确定上行允许最大损耗进一步包括,基于以下公式确定上行允许最大损耗:
上行允许最大损耗=用户终端发射功率+终端增益-人为损耗+基站天线增益-基站馈线损耗+分集增益-基站灵敏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下行测量报告确定下行允许最大损耗进一步包括:
根据基站发射功率、合路器损耗、基站馈线损耗、基站天线增益、人为损耗、终端增益、和/或终端灵敏度,确定下行允许最大损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下行测量报告确定下行允许最大损耗进一步包括,基于以下公式确定下行允许最大损耗:
下行允许最大损耗=基站发射功率-合路器损耗-基站馈线损耗+基站天线增益-人为损耗+终端增益-终端灵敏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差值确定是否满足切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振马骢王建生周昌林赵锦松丁霞俊雷林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