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腿用铰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58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镜腿用铰链结构,其在铰链与镜腿连接的一端形成一个嵌块,该嵌块的端部具有可与镜腿产生抓紧力的倒钩。此结构使镜腿与铰链连接更为牢固,制作工序简便,效率提高,制作成本降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眼镜制造的
,涉及镜腿与铰链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镜腿与铰链的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在铰链io与 镜腿20连接的一端并排形成两个嵌块101,见图4所示,嵌块101 的截断面呈"T"字型,嵌块101以"T"字型的下端与铰链10的主 体连为一体,"T"字型的上端为可与镜腿产生抓紧力的倒钩。制造加 工镜腿20时,如图3所示,将铰链10的嵌块101放在镜腿20的成 型模腔中,进行注塑,在镜腿20成型的同时,使铰链10上的"T" 字型嵌块101连接在镜腿20上,待冷却后脱模,即完成镜腿20的成 型制作,见图2所示。成型的镜腿20在端部对应铰链10的嵌块101 则形成"T"字型凹槽201,如图5所示,借助此"T"字型结构在嵌 块101与凹槽201之间形成倒钩配合,藉由此倒钩配合,使铰链10 与镜腿20结合在一起。仔细分析上述连接结构,不难发现因为铰链10是在端部形成两个嵌块101,所以,,两个嵌块101 的体积都很小,其"T"字型的上端倒钩体积也很小,使得嵌块101 与成型的镜腿20之间接触面积很小,形成倒钩配合的抓紧力小,受 力极易造成脱钩;而且,两个嵌块101的内侧之间存在间隙,两个嵌 块101的外侧靠近铰链10的边缘,在进行注塑时,极易产生溢胶, 在铰链10与镜腿20的连接处形成毛刺,影响美观,同时在使用时, 毛刺容易产生刮伤,影响使用效果,因此,为了消除毛刺,还需对注 塑成品进行打磨,不仅增加了一道工序,延长了产品制造的时间,还 增加生产制造的成本。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现有的镜腿与铰链的连接结构进行改进, 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腿用铰链结构,使镜腿与铰链 连接更为牢固,制作工序简便,效率提高,制作成本降低。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镜腿用铰链结构,在铰链与镜腿连接的一端形成一个嵌块, 嵌块的端部具有可与镜腿产生抓紧力的倒钩。上述嵌块的横截面呈"T"字型,嵌块以"T"字型的下端与铰链 的主体连为一体。上述"T"字型嵌块的上端在两侧分别具有可与镜腿产生抓紧力 的倒钩。上述"T"字型嵌块的上端在四周皆具有可与镜腿产生抓紧力的 倒钩。上述"T"字型嵌块的上端具有一圈可与镜腿产生抓紧力的倒钩。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因为仅在铰链的端部形成一个嵌 块,所以,在铰链端部有限的空间内,嵌块上端与镜腿的接触面积可 以设计得足够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现有技术的镜腿与 铰链之间的嵌块合二为一后,嵌块与镜腿之间的作用面明显变大,增 加了镜腿与铰链之间的接触面积(至少增加1/2面积),从而形成倒 钩配合的抓紧力更大,使得镜腿与铰链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有效避 免脱钩现象的产生。同时,由于只需要在铰链的端部中间形成一个嵌 块,消除现有技术中两个嵌块之间的间隙,使得嵌块的外侧距离铰链 的边缘可以相对较远,在进行注塑时,形成较大的空间能够有效避免 溢胶现象的产生,从而避免毛刺的产生,注塑成品美观,免除注塑以 后的后续工序,减少打磨的程序,不仅可以縮短产品制造的时间,而 且减小生产制造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铰链的立体放大图2是现有技术中镜腿与铰链的立体分解图3是现有技术中镜腿与铰链的组合结构图4是图3中A-A剖面图5是图3中B-B剖面图6是本技术中铰链的立体放大图; 图7是本技术中镜腿与铰链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技术中镜腿与铰链的组合结构图9是图8中C-C剖面图; 图10是图8中D-D剖面图11是本技术中嵌块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的立体图; 图12是本技术中嵌块的又一种表现形式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所示,是本技术揭示的一种镜腿与铰链的连接结 构的示意图,其在铰链1与镜腿2连接的一端形成一个嵌块11,该 嵌块11既可如图6中所示为柱体,也可为图11中所示的圆柱体。嵌 块11可做在铰链1的端部中央,见图9所示,与现有技术相比,将 原有的嵌块合二为一,消除了现有技术中两个嵌块之间的间隙,使得 嵌块的外侧距离铰链的边缘可以相对较远,在进行注塑时,形成较大 的空间,能够有效避免溢胶现象的产生,从而避免毛刺的产生,注塑 成品美观大方,免除注塑以后的后续工序,减少打磨的程序,不仅可 以縮短产品制造的时间,而且减小生产制造的成本。在该嵌块11的端部具有倒钩,而使注塑成型后的镜腿2在端部 对应铰链1的嵌块11具有一凹槽21,如图7所示,'嵌块11的倒钩 嵌入凹槽21,可与镜腿2产生抓紧力,通过倒钩配合,从而将铰链l 与镜腿2牢固连接。本技术改变了现有技术,将镜腿2与铰链1 之间的嵌块11做成一个整体,使得嵌块11的体积增大,其"T"字 型的上端体积也增大,增加了镜腿2与铰链1之间的接触面积(至少 增加1/2面积),形成倒钩配合的抓紧力更大,使得镜腿2与铰链1 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同时,由于只需要制作一个嵌块,嵌块11的 外侧距离铰链1的边缘可以相对较远,可以有效防止溢胶现象的产 生。嵌块11的端部形成的倒钩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图6所示,为本 技术一种较佳实施方式,嵌块11的横截面呈"T"字型,嵌块 11.以"T"字型的下端与铰链1的主体连为一体,而"T"字型的上 端还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图6中所示为在"T"字型嵌块11的上端 两侧分别形成可与镜腿2产生抓紧力的倒钩,或如图12所示,为在 "T"字型嵌块11的上端四周分别形成可与镜腿2产生抓紧力的倒钩, 较前一方式倒钩数目增加一倍,从而使得嵌块11与镜腿2之间的接 触面积增大一倍,倒钩配合的抓紧力增大,使得镜腿2与铰链1之间 的连接更为牢固。更可以如图11所示,在"T"字型嵌块11的上端 形成一圈倒钩与镜腿2配合,则产生的抓紧力较前种形式更大,不一 而足,可依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仅为说明嵌块11的几种 具体实现形式,凡在铰链1与镜腿2连接的一端形成一个嵌块11, 消除现有技术中两个嵌块之间的间隙,且在嵌块11的端部形成可与 镜腿2产生抓紧力的倒钩,通过倒钩配合使得镜腿2与铰链1紧密连 接,防止脱钩现象的产生,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制造加工镜腿2时,如图8所示,将铰链1端部的嵌块11放 在镜腿2的成型模腔中,进行注塑,在镜腿2成型的同时,使铰链l上的嵌块ll "T"字型的上端连接在镜腿2上,待冷却后脱模,即完 成镜腿2的成型制作,成型的镜腿2在端部对应铰链1的嵌块11则 形成"T"字型凹槽21,见图10所示,将嵌块11的"T"字型的上 端嵌入镜腿2端部的"T"字型凹槽21,形成倒钩配合,藉由此倒钩 配合,使铰链1与镜腿2结合在一起,再借助铰链1实现镜腿2与眼 镜框部分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镜腿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铰链与镜腿连接的一端形成一个嵌块,嵌块的端部具有可与镜腿产生抓紧力的倒钩。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腿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嵌块的横截面呈"T"字型,嵌块以"T"字型的下端与铰链的主体 连为一体。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镜腿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T"字型嵌块的上端在两侧分别具有可与镜腿产生抓紧力的倒钩。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镜腿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字型嵌块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镜腿用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铰链与镜腿连接的一端形成一个嵌块,嵌块的端部具有可与镜腿产生抓紧力的倒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聪文
申请(专利权)人:华茂光学工业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