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及通讯电路、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7508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及通讯电路以及应用该充电及通讯电路的电子装置,所述充电及通讯电路包括与电池正极相连接的正极充电触点、与电池负极相连接的负极充电触点、与电池相连接的控制单元以及连接在充电触点与控制单元之间的电压检测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具有通用输入输出接口,所述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的通用输入输出接口相连,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接口具有模数转换功能,以便在充电模式下,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对正极充电触点与负极充电触点之间的电压进行检测;通讯模式下,所述电压检测单元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及通讯电路、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及通讯电路以及应用该充电及通讯电路的电子装置,属于通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产品大多利用充电接口与其他设备建立有线通讯,但是,在需要通过有线的方式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时,必须增加触点来实现,而这样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电子产品外观面增加通讯触点后影响美观;2、电子产品内部器件布局必须预留通讯触点位置;3、对于小型/微型电子产品,会因无法放置更多的触点而放弃其有线通讯功能。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出一种将充电功能与通讯功能合二为一的电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及通讯电路,该电路将充电功能与通讯功能合二为一,无需为有线通讯单独预留通讯触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及通讯电路,包括与电池正极相连接的正极充电触点、与电池负极相连接的负极充电触点、与电池相连接的控制单元以及连接在充电触点与控制单元之间的电压检测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具有通用输入输出接口,所述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的通用输入输出接口相连,所述通用输入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及通讯电路,包括与电池正极相连接的正极充电触点、与电池负极相连接的负极充电触点、与电池相连接的控制单元以及连接在充电触点与控制单元之间的电压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有通用输入输出接口,所述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的通用输入输出接口相连,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接口具有模数转换功能,以便在充电模式下,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对正极充电触点与负极充电触点之间的电压进行检测;通讯模式下,所述电压检测单元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及通讯电路,包括与电池正极相连接的正极充电触点、与电池负极相连接的负极充电触点、与电池相连接的控制单元以及连接在充电触点与控制单元之间的电压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有通用输入输出接口,所述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的通用输入输出接口相连,所述通用输入输出接口具有模数转换功能,以便在充电模式下,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对正极充电触点与负极充电触点之间的电压进行检测;通讯模式下,所述电压检测单元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及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及通讯电路还包括场效应管和三极管,所述场效应管连接在电池正极与正极充电触点之间,所述三极管连接在控制单元与场效应管之间;当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正极充电触点与负极充电触点之间存在电压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三极管导通并打开场效应管,使所述正极充电触点与电池正极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及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为P沟道MOS管,且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正极充电触点相连、源极与电池正极相连、栅极与三极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及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及通讯电路还包括上拉电阻,所述上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当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正极充电触点与负极充电触点之间不存在电压时,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被所述上拉电阻拉高而失能,断开电池正极与正极充电触点之间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心怀周洁高文中王志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浩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