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热管理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热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结构。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快速充电、比能量高、大电流放电等优点,作为动力电源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船舶等领域。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使电池温度上升。为追求较高的能量密度,电池成组化过程中,电池间距越来越小,大量电池聚集在一起同时工作,电池组内部的热量将很难疏散,会使内部电芯的工作温度升高,一方面过高的电池温度会对电池的寿命造成损伤,极端情况下甚至导致热失控,另一方面电池组内部与外侧的电池温度长时间相差过大,同样会诱使电池的安全事故。另外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电池组将很难启动,这也是当前业界要解决的问题。此外,电池组温度的不均匀性也会使性能受到影响,极端情况下将导致热失控等安全事故。电池的热管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可以快速导热使电池组工作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减小电池组温度不一致性以及延缓热失控的电池热管理结构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热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变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壳体(3)、填充于壳体(3)内的阻燃油(7)以及没于阻燃油(7)内的电池组,所述的相变材料为石蜡、膨胀型阻燃剂与金属粉复合而成,所述的电池组由沿圆周排列的多个矩形电芯(6)组成,所述的圆周内布置有热管(5),所述的热管(5)一端与阻燃油(7)接触,一端连接有均热板(2),均热板(2)外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1),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1)由多个温差发电片串联或并联而成,所述的壳体(3)底部设置有散热通道(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热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变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壳体(3)、填充于壳体(3)内的阻燃油(7)以及没于阻燃油(7)内的电池组,所述的相变材料为石蜡、膨胀型阻燃剂与金属粉复合而成,所述的电池组由沿圆周排列的多个矩形电芯(6)组成,所述的圆周内布置有热管(5),所述的热管(5)一端与阻燃油(7)接触,一端连接有均热板(2),均热板(2)外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1),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1)由多个温差发电片串联或并联而成,所述的壳体(3)底部设置有散热通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热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差发电片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波,王磊,秦江,田龙飞,汪阳卿,张斌,王洋洋,卢鑫,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