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作为商用的新能源技术,在3C、电动工具、无人机、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在电动汽车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由单体电池以串并联方式进行连接后形成一个电池组满足车辆运行过程中动力的需求。由于电池组中单体电池多,其一致性不稳定会严重影响电池组容量、能量、压差、续航里程、使用寿命,进而影响用户在使用过程的体验。由于电池在制成过程中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单体电池本身即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通常表现为容量、内阻、自放电率、电压平台、充放电曲线等特性上的不同,即为电池间的不一致性。随着动力电池近几年发展迅猛,消费者对里程、充电及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对锂离子电池组的电芯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电池组电芯的一致性是目前决定电池成组应用性能的关键。压差是衡量电池模组一致性的重要指标。电池模组的压差一般分为静态压差和动态压差。实际数据表明,静态压差会直接影响动态压差。电芯的开路电压和K值与静态压差的关系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nS1根据电芯容量对同一批次电芯进行配组;/nS2取同一批次若干电芯通过充放电得到体系的dV/dQ曲线,得到充电末端拐点及放电末端拐点,定义充电末端拐点的电压为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电芯容量对同一批次电芯进行配组;
S2取同一批次若干电芯通过充放电得到体系的dV/dQ曲线,得到充电末端拐点及放电末端拐点,定义充电末端拐点的电压为V点1,定义放电末端拐点的电压为V点2;
S3将步骤S2中的电芯于常温下,在电压为V点1下经t1充电至上限电压V末测得充电极限电流I1;在电压为V点2下经t2放电至下限电压V初测得放电极限电流I2;
S4将由步骤S1筛选得到的电芯在V点1的电压下,施加电流I1充电,经过时间t1终止瞬间电压为V1,测得DCR1=(V1-V点1)/I1;在V点1的电压下,施加电流I2放电,经过时间t2终止瞬间电压为V2,测得DCR2=(V点2-V2)/I2;以DCR1和DCR2对该批次电芯进行配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电芯K值一致性筛选,即根据电芯K值对同一批次电芯进行配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K值一致性筛选,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将待配组电池进行容量分选后,在规定时间t3内转入高温房搁置t4天,然后静置t5天后测试电压得到V3,常温搁置t6天后测试电压得到V4,通过计算(V3-V4)/T1即得到K值,T1指V3到V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乐,余开明,申红光,靳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