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装置及隔音检测单元体和隔音检测流水作业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7357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音装置及隔音检测单元体和隔音检测流水作业线,其隔音装置包括隔振密封底板、隔振密封垫板、隔音内罩和隔音外罩,隔音内罩和隔音外罩皆为底部开口的筒体或箱体,隔音内罩以底部开口扣合在隔振密封垫板上,隔音外罩套装在隔音内罩的外部且其内壁与隔音内罩的外壁保持一定的间隙,隔音外罩的开口底部扣合在隔振密封底板上且其底部开口的内缘与隔振密封垫板的外缘密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隔音装置具有隔音外罩+间隙空腔+隔音内罩的复合隔声结构,使得隔声结构层在整体厚度小于200mm的情况下,可以轻易阻隔55db以上的声音,达到了高效隔音的目的;在隔音装置的基础上可以拓展成为隔音检测单元体并运用于隔音检测流水作业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音装置及隔音检测单元体和隔音检测流水作业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音装置及隔音检测单元体和隔音检测流水作业线,属于声学装备生产制造及应用

技术介绍
在创造超静声学实验环境或防止实验环境受到噪声污染时,往往需要使用高隔声量的隔音装置。目前,隔音装置实现高隔声量的方法通常是采用增加隔音装置的壁厚来实现的,用这种方法及相关工艺制造的隔音装置,体积庞大、结构笨重,且操作不便,难于满足高端声学品质实验的要求,更不适宜在生产流水线上进行产品的在线声学流水检测,影响了高品质声学实验的开展和生产检测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相关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隔音装置及隔音检测单元体和隔音检测流水作业线,目的在于:通过改变隔音装置的隔音体系,提高隔音装置的隔音效果并优化隔音装置的结构,在确保实现超静声学环境的同时,改善隔音装置的操作性及便捷性,降低制造成本,满足高品质声学实验的需要并适应生产流水线上产品的在线声学检测需要,提高产品检测的效率。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隔音装置,所述隔音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隔振密封底板、隔振密封垫板、隔音内罩和隔音外罩;/n所述隔振密封垫板设置在所述隔振密封底板上,且所述隔振密封垫板与所述隔振密封底板组成台阶状底托;/n所述隔音内罩为底部开口的筒体或箱体,且所述隔音内罩以其底部的开口扣合在所述隔振密封垫板上;/n所述隔音外罩亦为底部开口的筒体或箱体,所述隔音外罩套装在所述隔音内罩的外部,且所述隔音外罩的内壁与所述隔音内罩的外壁保持一定的间隙,所述隔音外罩的开口底部扣合在所述隔振密封底板上,且所述隔音外罩底部开口的内缘与所述隔振密封垫板的外缘密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振密封底板、隔振密封垫板、隔音内罩和隔音外罩;
所述隔振密封垫板设置在所述隔振密封底板上,且所述隔振密封垫板与所述隔振密封底板组成台阶状底托;
所述隔音内罩为底部开口的筒体或箱体,且所述隔音内罩以其底部的开口扣合在所述隔振密封垫板上;
所述隔音外罩亦为底部开口的筒体或箱体,所述隔音外罩套装在所述隔音内罩的外部,且所述隔音外罩的内壁与所述隔音内罩的外壁保持一定的间隙,所述隔音外罩的开口底部扣合在所述隔振密封底板上,且所述隔音外罩底部开口的内缘与所述隔振密封垫板的外缘密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振密封底板与所述隔振密封垫板分别由隔振复合板制成,所述隔振复合板包括具有脊板或支撑柱的金属型材和覆盖在所述金属型材上表面的表面钢板、以及粘合在所述表面钢板上的隔振密封垫,且所述金属型材的脊板或支撑柱间填充有隔音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振密封垫板通过结构胶粘合在所述隔振密封底板的隔振密封垫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音内罩由金属复合材料制成,所述金属复合材料包括外表面的钢板、内表面的穿孔金属板、以及所述钢板与所述穿孔金属板之间填充着的复合阻尼及隔声材料,且所述穿孔金属板的内表面上还粘贴有防止所述复合阻尼及隔声材料泄漏的透声覆面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音外罩由双层金属复合材料制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龙任百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泛德声学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