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能拦截子母式再入弹头末端遭遇判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空反导技术和高效毁伤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能拦截子母式再入弹头末端遭遇的判别方法。
技术介绍
战略和战术弹道导弹具有射程远、威力大、速度快和突防能力强等特点,是世界军事强国对敌方大纵深、高价值模板实施毁灭性打击的“杀手锏”武器。目前,如何有效拦截弹道导弹,并对其实现“命中即摧毁”的战略目标已成为防空反导领域的重大课题之一。直接碰撞动能拦截技术的显著特点是利用高精度拦截器直接碰撞弹道导弹,依靠弹目之间巨大的相对速度,在大气层外一举摧毁再入弹头,特别是生化弹头和核弹头。利用动能拦截子母式再入弹头,拦截效果不仅与命中精度密切相关,还与拦截器尺寸、碰撞位置、交会角、碰撞角、相对速度以及子弹排布方式等有关。但是,受实验技术、成本以及实验场地等局限,利用实验研究手段开展动能直接碰撞再入弹头毁伤效应及其影响特性的研究工作,采用地面超高速模拟实验方法,往往难以获得系统的、全面的分析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克服各方面因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能拦截子母式再入弹头末端遭遇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根据动能拦截器的外形将动能拦截器等效为几何体或几何体组合,建立动能拦截器等效模型;/n根据单枚子弹的外形将单枚子弹等效为几何体或几何体组合,建立单枚子弹等效模型;/n根据母弹的几何尺寸、子弹的尺寸及子弹的个数,在母弹中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母弹和子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建立所有子弹的几何描述方程,建立子弹排布方式等效模型;/n根据动能拦截器等效模型、单枚子弹等效模型及子弹排布方式等效模型,确定各子弹在再入时与动能拦截器在遭遇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假设各子弹在再入时与动能拦截器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能拦截子母式再入弹头末端遭遇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动能拦截器的外形将动能拦截器等效为几何体或几何体组合,建立动能拦截器等效模型;
根据单枚子弹的外形将单枚子弹等效为几何体或几何体组合,建立单枚子弹等效模型;
根据母弹的几何尺寸、子弹的尺寸及子弹的个数,在母弹中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母弹和子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建立所有子弹的几何描述方程,建立子弹排布方式等效模型;
根据动能拦截器等效模型、单枚子弹等效模型及子弹排布方式等效模型,确定各子弹在再入时与动能拦截器在遭遇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假设各子弹在再入时与动能拦截器在遭遇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均为直线,根据动能拦截器和各再入子弹的运动轨迹分别判断各再入子弹与动能拦截器的遭遇情况:若动能拦截器与再入子弹的运动轨迹为重合直线,则直接判断动能拦截器与再入子弹发生碰撞;若动能拦截器与再入子弹的运动轨迹互为平行直线或异面直线,确定脱靶量平面,在弹目交汇距离最小时,将动能拦截器和再入子弹的三维外形投影到脱靶量平面内,根据脱靶量平面内投影的重合情况,判别动能拦截器和再入子弹是否发生碰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能拦截子母式再入弹头末端遭遇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脱靶量平面内投影的重合情况,判别动能拦截器和再入子弹是否遭遇的具体方法为:若投影重合,则动能拦截器与再入子弹发生了碰撞;若投影不重合,则动能拦截器与再入子弹未发生碰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能拦截子母式再入弹头末端遭遇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动能拦截器的外形等效为几何体组合的情况为:当动能拦截器不能等效为单个简单几何体时,根据外形特点将动能拦截器划分为多个几何舱段,分别将各舱段等效为简单几何体,将各简单几何体进行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峰悦,王黔彧,杨旭,康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