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申威众核处理器的核组内分组自适应调整运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高性能计算、并行计算、系统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申威众核处理器的核组内分组自适应调整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申威众核处理器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计算芯片代表之作,它的研发成功对于我国建立自主可控的超算生态环境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对于保卫国家信息安全具有重要基础性意义。目前,计算能力世界排名前列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使用了4万余颗申威众核处理器。以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芯片为例,每颗芯片包括4个核组,核组之间通过片上网络连接。每个核组主要由1个主核和从核阵列、内存控制器等硬件单元组成。每个从核阵列具有64个从核,从核之间采用8×8的网格拓扑结构进行连接。每个核组的每个从核具有64KB的局存(LocalDataMemory,LDM)。具体如图1所示。申威众核处理器具有“1大核64小核”的硬件架构,待处理数据需要通过核组内的内存控制器传送到主核或者从核阵列。长期以来,相对于快速增长的计算性能,计算机硬件系统的I/O能力增长缓慢。对于申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申威众核处理器的核组内分组自适应调整运行方法,运行于计算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n(1)对核组的资源进行分组:当从核阵列只接收了一个程序段或接收了多个有程序上下文依赖关系的程序段,则不进行从核阵列的数量分组,程序段可调整的从核数量上限为64个从核,否则,如果从核阵列接收了n个无程序上下文依赖关系的程序段,n>1,则将从核阵列中的64个从核平均分成n组,分别分配给这n个程序段;/n(2)监控从核阵列运行状态、从核阵列的分组I/O情况,从核阵列的运行状态,表示从核阵列中64个从核的实时运行情况,每个从核的实时运行情况表现为“忙”或者“空闲”两种状态之一;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申威众核处理器的核组内分组自适应调整运行方法,运行于计算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1)对核组的资源进行分组:当从核阵列只接收了一个程序段或接收了多个有程序上下文依赖关系的程序段,则不进行从核阵列的数量分组,程序段可调整的从核数量上限为64个从核,否则,如果从核阵列接收了n个无程序上下文依赖关系的程序段,n>1,则将从核阵列中的64个从核平均分成n组,分别分配给这n个程序段;
(2)监控从核阵列运行状态、从核阵列的分组I/O情况,从核阵列的运行状态,表示从核阵列中64个从核的实时运行情况,每个从核的实时运行情况表现为“忙”或者“空闲”两种状态之一;从核阵列的分组I/O情况,表示步骤(1)的每个分组在固定周期内的I/O吞吐量;
(3)通过从核阵列可分组调整算法对监控信息进行实时评估,是指:将当前周期的I/O吞吐量跟上一周期的I/O吞吐量进行对比评估,评估结果为I/O吞吐量增加、I/O吞吐量减小或者I/O吞吐量不变;
从核阵列可分组调整算法所需的配置信息包括初始从核数量、调整周期、调整I/O吞吐量的阈值、单次调整从核数量,初始从核数量,表示步骤(1)分配给每个分组使用的从核的数量,调整周期,表示调整分组从核数量的时间;调整I/O吞吐量的阈值,用百分比表示,如果I/O吞吐量增加或者减少的变化值超过调整I/O吞吐量的阈值即进行调整,调整I/O吞吐量的阈值包括减少从核数量的I/O吞吐量阈值A1及增加从核数量的I/O吞吐量阈值A2,I/O吞吐量相比于上一周期减少A1时,即减少分组内的从核数量,I/O吞吐量相比于上一周期增加A2时,即增加分组内的从核数量;
单次调整从核数量是指调整分组从核数量时每次增加或减少的分组的从核数量;
根据评估结果,对n个无程序上下文依赖关系的程序段使用的从核数量进行实时调整;
(4)周期性的执行上述步骤(1)至步骤(3),使被调整的n个无程序上下文依赖关系的程序段达到核组内从核计算资源利用率和I/O带宽利用率的均衡,即在调整后的多个周期内,I/O吞吐量的变化均不超过调整I/O吞吐量的阈值,并且各个分组使用从核的数量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申威众核处理器的核组内分组自适应调整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A1默认设定为5%,即I/O吞吐量相比于上一周期减少5%时,即减少分组内的从核数量;A2默认设定为2%,即I/O吞吐量相比于上一周期增加2%时,即增加分组内的从核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申威众核处理器的核组内分组自适应调整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急速调整阶段,单次调整分组内从核的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弢,潘景山,田敏,张赞军,庄园,杜伟,郭莹,杨美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