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网检测系统校准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检测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触网检测系统校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含高度和普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行车基础设施。其中,接触线几何参数(包括拉出值、接触线高度、接触线间水平距离和接触线间垂直距离)是影响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也是接触网运维的关键指标。为保障电气化铁路运营秩序和运输安全,我国已建立起覆盖全国电气化铁路的综合检测监测系统(简称6C系统),并通过运用弓网综合检测装置(简称1C装置)、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简称3C装置)和接触网状态检测监测装置(简称4C装置),对接触网实施不同周期、不同工况下的全方位检测,有效保障了电气化铁路运输安全。目前1C装置、3C装置和4C装置通过运用激光摄像技术、三角测量原理等技术实现对接触线相对于轨道中心的空间几何位置检测,其测量参数及技术指标要求见表1。为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对装置的测量技术状态进行定期校准。1C、3C和4C装置固定安装在轨道车辆(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网检测系统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网检测系统校准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轨道上的轨道校准装置,用于安装在车顶上的车顶校准装置,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n所述轨道校准装置包括:第一主梁、轨距测量部件、第一纵向调平板、横向调直器、至少三个测距仪;/n所述第一主梁整体沿着第二方向纵长延伸,所述第一主梁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纵向调平板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端位置,且位于所述轨道的外侧,所述横向调直器设置在所述轨道的内侧,能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所述轨距测量部件用于测量轨道的轨距;所述测距仪至少能形成三个不共线的检测位;/n所述车顶校准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网检测系统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网检测系统校准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轨道上的轨道校准装置,用于安装在车顶上的车顶校准装置,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
所述轨道校准装置包括:第一主梁、轨距测量部件、第一纵向调平板、横向调直器、至少三个测距仪;
所述第一主梁整体沿着第二方向纵长延伸,所述第一主梁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纵向调平板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端位置,且位于所述轨道的外侧,所述横向调直器设置在所述轨道的内侧,能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所述轨距测量部件用于测量轨道的轨距;所述测距仪至少能形成三个不共线的检测位;
所述车顶校准装置包括:第二主梁,第二纵向调平板,立柱,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模拟接触线;
所述第二主梁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纵长延伸,所述第二主梁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二纵向调平板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三端位置,且位于所述车顶的外侧,所述立柱整体沿着第三方向纵长延伸,所述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立柱具有相对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底端安装在所述第二主梁上;所述模拟接触线安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车顶校准装置上形成有与所述检测位相匹配的对准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检测系统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仪为的个数为三个,包括第一测距仪、第二测距仪和第三测距仪,所述第一纵向调平板的纵长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测距仪和所述第二测距仪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并且关于所述第一主梁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测距仪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端处且位于所述轨道的外侧;
所述对准位的个数为三个,包括第一对准位、第二对准位和第三对准位,所述第二纵向调平板的纵长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对准位和所述第二对准位关于所述第二主梁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对准位设置在靠近所述第四端处且位于所述车顶的外侧;
所述第一测距仪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对准位,所述第二测距仪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对准位,所述第三测距仪用于检测所述第三对准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网检测系统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仪为激光测距仪,所述对准位为激光靶标,所述激光测距仪发出激光线能被所述激光靶标接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检测系统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调直器包括呈等腰直角分布的本体,所述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一主梁的下表面,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接触点,所述两个第一接触点的顶点连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良,张文轩,杨志鹏,李艳龙,汪海瑛,王婧,陈春雷,韩庐平,王伟凡,周威,王燕国,王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