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船体结构的测量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74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船体结构的测量尺,包括本体和两组长度刻度;所述本体的材料为金属;所述本体包括一底边和一组相对的分别垂直于所述底边的侧边;所述底边所在位置为零刻度线;两个所述侧边的距离为第一预设距离;两组所述长度刻度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侧边的内侧且与所述侧边平行,所述长度刻度用于标识从零刻度线到非零刻度线的长度,所述长度刻度包括第二预设距离的刻度线;所述底边与每个所述侧边形成第一倒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测量尺利用本体标注上第二预设距离的刻度线,能够有效地测量船舶装配过程中的定位基准线,有效地在立体构件上进行测量,在焊接结构件后有效地进行定位基准线的精度校验,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船体结构的测量尺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体结构的测量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船体结构的测量尺。
技术介绍
目前,测量尺广泛用于船舶装配(包括焊接)船体结构的精度测量,船体结构包括单板零件以及构件拼板。常用的测量尺为卷尺。在焊接作业之前,需要在整块钢板上划出150mm(毫米)/100mm定位基准线,以在单个钢板上划线为例,定位基准线的划线过程如下:1、在整块钢板的两边取平行/垂直于钢板边缘并距离边缘150mm/100mm的点,然后划连接两点的连线产生定位基准线。参照图1所示,其中点A、B、C、D分别为距离钢板边缘150mm的点,定位基准线AB和CD应当分别平行于两组钢板边缘,点O为定位基准线AB和CD的交点。在上述过程中,需要使用直角尺等配合卷尺划线,工序繁琐且容易产生误差。2、在AB上取E点,OE长度为9米,在CD上取F点,OF长度为12米,测量EF的长度,校验EF的长度是否等于15米,即OE、OF和EF的长度是否满足勾股定理,如果满足则说明AB与CD相互垂直,满足定位基准线划线的精度要求;如果不满足勾股定理则需要重新划线直到两组定位基准线相互垂直(即校验满足勾股定理)且一条定位基准线平行与钢板边缘。其中,OE、OF和EF的长度可以取其他数值,只要OE:OF:EF满足3:4:5即可。3、根据装配图,从定位基准线按照间隔距离依次划与定位基准线平行的各条结构装配线。其中,结构装配线有几百条。参照图2所述,A1B1为最接近定位基准线AB的平行的装配结构线,以AB为基准按照装配图上的间隔距离,划出装配结构线A1B1,再以A1B1为基准按照装配图上的间隔距离划出装配结构线A2B2,以此类推直到划出距离AB最远的装配结构线AmBm。其中,A1B1和AmBm可能不是位于AB同一侧,m为大于1的整数。同理,依次划出另一方向的装配结构线C1D1至CnDn,n为大于1的整数。在大批量的短间隔距离(150mm以内)划线时,必须使用直角尺等配合卷尺划线,划线效率低下。4、划出与步骤2中确定的定位基准线相对的定位基准线。即,以装配结构线AmBm为基准,按照装配图上的间隔距离,划出定位基准线JK;以装配结构线CnDn为基准,按照装配图上的间隔距离,划出定位基准线HG。5、完成划线之后,需要按照装配图进行校验。此外,需要在立体构件上测量的情况下,使用卷尺测量不方便。焊接结构件后,需要校验焊接在定位基准线上的结构件的边缘距离钢板边缘是否为150mm/100mm,即定位基准线是否符合精度要求,以及校验结构件之间短间隔距离(150mm以内)是否符合精度要求。卷尺不方便在此情况下进行校验。另外,卷尺的刻度线容易磨损,损耗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船舶装配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测量尺通常为卷尺,需要配合直角尺等进行测量,存在定位基准划线效率低下,卷尺不方便在立体构件上进行测量,以及焊接后不方便校验定位基准线是否符合精度要求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船体结构的测量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船体结构的测量尺,包括本体和两组长度刻度;所述本体的材料为金属;所述本体包括一底边和一组相对的分别垂直于所述底边的侧边;所述底边所在位置为零刻度线;两个所述侧边的距离为第一预设距离;两组所述长度刻度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侧边的内侧且与所述侧边平行,所述长度刻度用于标识从零刻度线到非零刻度线的长度,所述长度刻度包括第二预设距离的刻度线;所述底边与每个所述侧边形成第一倒角。较佳地,所述第一倒角的形状为弧形。较佳地,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二预设距离的标记线;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标记线与两条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刻度线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标记线在两条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刻度线的中间。较佳地,所述长度刻度还包括第三预设距离的刻度线;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较佳地,所述长度刻度还包括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刻度线和所述第三预设距离的刻度线之间的刻度线;所述长度刻度的最小刻度单位为1mm,和/或,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三预设距离的标记线,所述第三预设距离的标记线与两条所述第三预设距离的刻度线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三预设距离的标记线在两条所述第三预设距离的刻度线的中间。较佳地,所述本体还包括顶边;所述顶边平行于所述底边;所述顶边与每个所述侧边形成第二倒角,所述第二倒角的形状为圆弧形。较佳地,所述本体上还包括手抓孔;所述手抓孔设置于所述顶边的内侧。较佳地,所述本体上还包括一个设置于靠近所述顶边和一个所述侧边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穿绳。较佳地,所述本体的材料为钢板。较佳地,所述长度刻度由激光雕刻而成。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测量尺(即特殊工装件),其本体包括底边和与底边垂直的两个侧边,本体由金属材料制成,硬度强,利用本体标注上第二预设距离的刻度线,能够有效地测量船舶装配过程中的定位基准线,有效地在立体构件上进行测量,在焊接结构件后有效地进行定位基准线的精度校验,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定位基准线的划线示意图。图2为定位基准线和结构装配线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用于船体结构的测量尺的带有尺寸标注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用于船体结构的测量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用于船体结构的测量尺在立体构件上的使用场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船体结构的测量尺,参照图3(单位:毫米)和图4,测量尺包括本体1和两组长度刻度2。本体1的材料为金属,可以选择钢板、铁板等耐磨损的金属,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钢板。本体1包括一底边11、一组相对的分别垂直于底边11的侧边12、第二预设距离的标记线13、第三预设距离的标记线14、顶边15。本体1上还包括手抓孔16和一个设置于靠近顶边15和一个侧边12的通孔17。底边11所在位置为零刻度线。两个侧边12的距离为第一预设距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距离为100mm。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一预设距离。两组长度刻度2分别设置于两个侧边12的内侧且与侧边12平行,长度刻度2用于标识从零刻度线到非零刻度线的长度,长度刻度2包括第二预设距离的刻度线21、第三预设距离的刻度线22、第二预设距离的刻度线21和第三预设距离的刻度线22之间的刻度线。第二预设距离大于第三预设距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距离为150mm,第三预设距离为100mm。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二预设距离和第三预设距离。长度刻度2的最小刻度单位为1mm。在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船体结构的测量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两组长度刻度;/n所述本体的材料为金属;/n所述本体包括一底边和一组相对的分别垂直于所述底边的侧边;/n所述底边所在位置为零刻度线;/n两个所述侧边的距离为第一预设距离;/n两组所述长度刻度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侧边的内侧且与所述侧边平行,所述长度刻度用于标识从零刻度线到非零刻度线的长度,所述长度刻度包括第二预设距离的刻度线;/n所述底边与每个所述侧边形成第一倒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船体结构的测量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两组长度刻度;
所述本体的材料为金属;
所述本体包括一底边和一组相对的分别垂直于所述底边的侧边;
所述底边所在位置为零刻度线;
两个所述侧边的距离为第一预设距离;
两组所述长度刻度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侧边的内侧且与所述侧边平行,所述长度刻度用于标识从零刻度线到非零刻度线的长度,所述长度刻度包括第二预设距离的刻度线;
所述底边与每个所述侧边形成第一倒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体结构的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角的形状为弧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体结构的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二预设距离的标记线;
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标记线与两条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刻度线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标记线在两条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刻度线的中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体结构的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刻度还包括第三预设距离的刻度线;
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船体结构的测量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林王金成熊浩杨杰金子竣陈文军徐致元贺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