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模组及使用该转轴模组的折叠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628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转轴模组及使用该转轴模组的折叠式装置,其中,转轴模组在一弧形座体的两个侧面之间设有第一弧形导引部、第二弧形导引部,一第一转动件的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支撑板,第一转动件的至少一第一弧形块弧形摆动限位于第一弧形导引部内;一第二转动件的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二支撑板,第二转动件的至少一第二弧形块弧形摆动限位于第二弧形导引部内;一第一连动组件的一端枢接第一弧形块一侧,第一连动组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动件;而一第二连动组件的一端枢接第二弧形块一侧,第二连动组件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连动件,第二连动件以相对反向移动的方式连接第一连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轴模组及使用该转轴模组的折叠式装置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铰链,尤其涉及一种转轴模组及使用该转轴模组的折叠式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电子装置中,在传统折叠式装置方面,例如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和底座,主要是通过单心轴铰链分别接连显示器侧边与底座以形成枢设,以便使显示器能相对于底座翻转掀起或闭合。至近年,即有折叠式装置是以至少两机体取代传统的显示器和底座,再搭配一可挠性显示器使用,其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申请第CN201810371007.2号的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组专利(下称前案1)所示,其中有一实施例主要是包括一第一支撑件、一对开式转轴、一第二支撑件、一多轴式转轴以及一第三支撑件,供搭配一可挠性显示器使用,借以在整体折叠呈S字状或是Z字状之后,让对开式转轴所连接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能够通过单一虚拟旋转中心而闭合,并在对开式转轴的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以容纳可挠性显示器的弯曲状区域部位。的后再如后续改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申请第CN109488681A号的「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组」(下称前案2),则是增加了「盖板搭配摆动件」结构,借以在整体弯折及展平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类似跷跷板的自由摆动作用,在整体弯折时,能让出一容置空间以容纳挠性显示器的弯曲状中间部位,而在整体展平时,则能对挠性显示器的展平状中间部位形成稳定的支撑。因此,本专利技术人后续还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申请第CN201910587928.7号的一种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组(下称前案3),借以简化前案1、2案的转轴模」动作,将单一虚拟旋转中心改为双虚拟旋转中心,利用两个转动件相对于弧形座体同步转动以替代无轴翘翘板结构所产生的补偿动作;并去除无轴翘翘板结构及其所产生的补偿动作,进而缩小整体厚度以利于设计,并因应现有的可挠性显示器在弯折时的小曲率限制,以延长可挠性显示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不管是上述前案1的单一虚拟旋转中心或是上述前案2所采用的无轴翘翘板结构,均在折叠式装置的两个机体相互闭合后,让其内部的可挠性显示器的弯曲部位能够形成小曲率,使整体薄型化,但是现今各家显示器业者的技术发展存在差异,并非所有的可挠性显示器的弯曲部位会形成小曲率,亦或是形成小曲率时会呈现出相异的弯曲状态,因此,对于那些弯曲状态相异的可挠性显示器,就需要有对应合适的转轴模组来搭配实施,而非完全采用上述前案1和2的结构设计,以减少可挠性显示器受损的问题产生。再者,由于前案3在两个机体相互闭合之后,会让两个机体的共同弯折端形成一个概略成三角形的空隙,使两个机体内部的可挠性显示器显露出来。如此一来,即可能让灰尘或水分通过空隙进入,从而使可挠性显示器脏污,甚至于造成可挠性显示器毁损的问题产生。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保有上述薄型化的优点,专利技术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专利技术的产生。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转轴模组及使用该转轴模组的折叠式装置,能简化前案的转轴模组动作,将前案1的单一虚拟旋转中心改为双虚拟旋转中心,利用两个转动件相对于弧形座体同步转动以替代无轴翘翘板结构所产生的补偿动作;并去除前案2的无轴翘翘板结构及其所产生的补偿动作,进而缩小整体厚度以利于设计,达到整体体积轻、薄的市场需求以促进销售,并因应现有的可挠性显示器在弯折时的小曲率限制,以延长可挠性显示器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转轴模组及使用该转轴模组的折叠式装置,除了能去除部份并简化前案1、2的第一连动组件、第二连动组件的转轴连动结构,以节省制造及组装成本,更进一步让两个机体能够全面性的相互闭合,有效的隐藏可挠性显示器,以延长可挠性显示器的使用寿命。为达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的转轴模组包括一弧形座体、一第一转动件、一第二转动件、一第一连动组件以及一第二连动组件。其中,该弧形座体具有反向的两个侧面,两个侧面之间具有间隔并列的第一弧形导引部及第二弧形导引部;该第一转动件包括一第一连接部及至少一第一弧形块,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支撑板,至少一第一弧形块以可相对弧形摆动的方式限位于第一弧形导引部内;该第二转动件包括一第二连接部及至少一第二弧形块,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二支撑板,至少一第二弧形块以可相对弧形摆动的方式限位于第二弧形导引部内;该第一连动组件的一端枢接第一转动件的第一弧形块一侧,第一连动组件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一连动件;该第二连动组件的一端枢接第二转动件的第二弧形块一侧,第二连动组件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连动件,第二连动件以相对反向移动的方式连接第一连动件。实施时,该弧形座体的第一弧形导引部包括两个间隔并列的第一弧形槽,第一转动件具有两个间隔并列的第一弧形块,两个第一弧形块分别以可相对弧形摆动的方式限位于两个第一弧形槽内。实施时,该弧形座体的两个第一弧形槽之间还设有一第一轨道,第一转动件的两个第一弧形块之间还设有一第一连杆组件,第一连杆组件包括一第一滑块及两个第一扭力杆,第一滑块连接第一轨道,两个第一扭力杆的一端分别枢接两个第一弧形块的一侧,两个第一扭力杆的另一端分别枢接第一滑块的两侧,借以在第一转动件转动时,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轨道上移动。实施时,该弧形座体上还设有一第一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内容置一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压一第一定位球,第一定位球抵压第一弧形块,供定位第一转动件于预设角度位置。实施时,该第一弧形块为一弧形框体,包括两个第一侧板及分别连接两个第一侧板的一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的内弧面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槽,供定位第一定位球。实施时,该弧形座体的第二弧形导引部包括两个间隔并列的第二弧形槽,第二转动件具有两个间隔并列的第二弧形块,两个第二弧形块分别以可相对弧形摆动的方式限位于两个第二弧形槽内。实施时,该弧形座体的两个第二弧形槽之间还设有一第二轨道,第二转动件的两个第二弧形块之间还设有一第二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组件包括一第二滑块及两个第二扭力杆,第二滑块连接第二轨道,两个第二扭力杆的一端分别枢接两个第二弧形块的一侧,两个第二扭力杆的另一端分别枢接第二滑块的两侧,借以在第二转动件转动时,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二轨道上移动。实施时,该弧形座体上还设有一第二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内容置一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压一第二定位球,第二定位球抵压第二弧形块,供定位第二转动件于预设角度位置。实施时,该第二弧形块为一弧形框体,包括两个第二侧板及分别连接两个第二侧板的一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的内弧面上设有至少一第二定位槽,供定位第二定位球。实施时,该弧形座体的第一弧形导引部及第二弧形导引部之间还设有一齿轮;第一连动组件包括一第一扭力件及一第一连动件,第一扭力件的一端枢接第一转动件的第一弧形块一侧,第一扭力件的另一端枢接第一连动件,第一连动件为一齿条,第一连动件啮合齿轮;第二连动组件包括一第二扭力件及一第二连动件,第二扭力件的一端枢接第二转动件的第二弧形块一侧,第二扭力件的另一端枢接第二连动件,第二连动件为一齿条,第二连动件啮合齿轮。实施时,该第一扭力件及该第二扭力件分别以多个扭力片叠合而成。实施时,该弧形座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弧形座体,具有反向的两个侧面,该两个侧面之间具有间隔并列的一第一弧形导引部及一第二弧形导引部;/n一第一转动件,包括一第一连接部及至少一第一弧形块,该第一连接部连接一第一支撑板,该至少一第一弧形块以可相对弧形摆动的方式限位于该第一弧形导引部内;/n一第二转动件,包括一第二连接部及至少一第二弧形块,该第二连接部连接一第二支撑板,该至少一第二弧形块以可相对弧形摆动的方式限位于该第二弧形导引部内;/n一第一连动组件,其一端枢接该第一转动件的该第一弧形块一侧,该第一连动组件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一连动件;以及/n一第二连动组件,其一端枢接该第二转动件的该第二弧形块一侧,该第二连动组件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连动件,该第二连动件以相对反向移动的方式连接该第一连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02 CN 2019105879287;20191219 CN 2019113179811.一种转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弧形座体,具有反向的两个侧面,该两个侧面之间具有间隔并列的一第一弧形导引部及一第二弧形导引部;
一第一转动件,包括一第一连接部及至少一第一弧形块,该第一连接部连接一第一支撑板,该至少一第一弧形块以可相对弧形摆动的方式限位于该第一弧形导引部内;
一第二转动件,包括一第二连接部及至少一第二弧形块,该第二连接部连接一第二支撑板,该至少一第二弧形块以可相对弧形摆动的方式限位于该第二弧形导引部内;
一第一连动组件,其一端枢接该第一转动件的该第一弧形块一侧,该第一连动组件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一连动件;以及
一第二连动组件,其一端枢接该第二转动件的该第二弧形块一侧,该第二连动组件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连动件,该第二连动件以相对反向移动的方式连接该第一连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弧形座体的该第一弧形导引部包括两个间隔并列的第一弧形槽,该第一转动件具有两个间隔并列的第一弧形块,该两个第一弧形块分别以可相对弧形摆动的方式限位于该两个第一弧形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弧形座体的该两个第一弧形槽之间还设有一第一轨道,该第一转动件的该两个第一弧形块之间还设有一第一连杆组件,该第一连杆组件包括一第一滑块及两个第一扭力杆,该第一滑块连接该第一轨道,该两个第一扭力杆的一端分别枢接该两个第一弧形块的一侧,该两个第一扭力杆的另一端分别枢接该第一滑块的两侧,以便在该第一转动件转动时,带动该第一滑块在该第一轨道上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扭力杆以多个扭力片叠合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弧形座体上还设有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内容置一第一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压一第一定位球,该第一定位球抵压该第一弧形块,以便定位该第一转动件于预设角度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弧形块为一弧形框体,包括两个第一侧板及分别连接两个第一侧板的一第一弧形板,该第一弧形板的内弧面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槽,以便定位该第一定位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弧形座体的该第二弧形导引部包括两个间隔并列的第二弧形槽,该第二转动件具有两个间隔并列的第二弧形块,该两个第二弧形块分别以可相对弧形摆动的方式限位于该两个第二弧形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弧形座体的该两个第二弧形槽之间还设有一第二轨道,该第二转动件的该两个第二弧形块之间还设有一第二连杆组件,该第二连杆组件包括一第二滑块及两个第二扭力杆,该第二滑块连接该第二轨道,该两个第二扭力杆的一端分别枢接该两个第二弧形块的一侧,该两个第二扭力杆的另一端分别枢接该第二滑块的两侧,以便在该第二转动件转动时,带动该第二滑块在该第二轨道上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扭力杆以多个扭力片叠合而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弧形座体上还设有一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内容置一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压一第二定位球,该第二定位球抵压该第二弧形块,以便定位该第二转动件于预设角度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弧形块为一弧形框体,包括两个第二侧板及分别连接两个第二侧板的一第二弧形板,该第二弧形板的内弧面上设有至少一第二定位槽,以便定位该第二定位球。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弧形座体的该第一弧形导引部及该第二弧形导引部之间还设有一齿轮;该第一连动组件包括一第一扭力件及一第一连动件,该第一扭力件的一端枢接该第一转动件的该第一弧形块一侧,该第一扭力件的另一端枢接该第一连动件,该第一连动件为一齿条,该第一连动件啮合该齿轮;该第二连动组件包括一第二扭力件及一第二连动件,该第二扭力件的一端枢接该第二转动件的该第二弧形块一侧,该第二扭力件的另一端枢接该第二连动件,该第二连动件为一齿条,该第二连动件啮合该齿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扭力件及该第二扭力件分别以多个扭力片叠合而成。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弧形座体上还设有一第三轨道,该第一连动件还具有一第一导轨,该第一导轨连接该第三轨道,以便在该第一转动件转动时,带动该第一导轨在该第三轨道上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有村
申请(专利权)人: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