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50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包括:排水部和缓冲部,所述排水部包括排水仓和排水管路,所述排水仓呈条状箱体结构,所述排水仓的上壁设有进水口,所述排水仓的下端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管路设置在所述排水孔处;所述缓冲部为缓冲水箱,所述缓冲水箱呈箱体结构,所述缓冲水箱的进水侧设有缓冲进水口,所述缓冲水箱的出水侧设有缓冲出水口,所述进水侧和所述出水侧互为对侧,所述缓冲水箱的所述缓冲进水口通过所述排水管路与所述排水仓相连,所述缓冲水箱的所述缓冲出水口与下水道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利用在排水仓与下水道之间增设缓冲水箱,从而起到有效缓解下水道排水压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排水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的城市排水大多使用道路排水的方式,通常路面水按路面的坡度状况汇流至街沟,再由街沟经雨水口流入连接管,由连接管经检査井进人排水干管,然后由排水干管的出水口排放至附近江、湖、海等水体。大体分为如下两个设计。第一类设计通常采用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对于地下水位较高路段,施工期间一般都考虑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第二类排水是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通过一定的现实情况考证,应用上述两种的城市道路路面水排水不是及时迅速流畅,使得积水堆积在路面上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城市道路路面排水只能靠道路倾角向两边进行排水,通过沿着路边排进下水管道。单一排水的方式令城市道路排水系统造成较大压力,如遇暴雨天气城市排水系统易崩溃导致路面大面积积水,严重影响交通主干道路的通行使至交通出现瘫痪道路严重积水的情况,影响人们出行。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现有的排水方式存在排水不及时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本专利技术主要利用在排水仓与下水道之间增设缓冲水箱,从而起到有效缓解下水道排水压力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部和缓冲部,所述排水部包括排水仓和排水管路,所述排水仓呈条状箱体结构,所述排水仓的上壁设有进水口,所述排水仓的下端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管路设置在所述排水孔处;所述缓冲部为缓冲水箱,所述缓冲水箱呈箱体结构,所述缓冲水箱的进水侧设有缓冲进水口,所述缓冲水箱的出水侧设有缓冲出水口,所述进水侧和所述出水侧互为对侧,所述缓冲水箱的所述缓冲进水口通过所述排水管路与所述排水仓相连,所述缓冲水箱的所述缓冲出水口与下水道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进水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缓冲出水口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排水仓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缓冲水箱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每个所述排水仓与每个所述缓冲水箱的所述缓冲进水口之间为并联关系。进一步地,所述排水仓内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设置在所述排水仓的对角线上将所述排水仓分割为排水仓Ⅰ和排水仓Ⅱ,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排水仓Ⅰ的上端面,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排水仓Ⅱ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板的板面上设有均匀排布的条形滤孔。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处设有推拉隔板,所述推拉隔板上设有把手。较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通过在排水仓与下水道之间增设缓冲水箱,起到了减小下水道压力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通过倾斜放置的过滤板起到了防止杂物堵塞所有的过滤孔的作用。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通过可拆卸的过滤板起到了便于清理堆积杂物的作用。基于上述理由本专利技术可在道路排水技术等领域广泛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的排水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的过滤板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的缓冲水箱示意图Ⅰ。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的缓冲水箱示意图Ⅱ。图中:1、排水仓Ⅰ;2、推拉隔板;3、排水仓Ⅱ;4、排水孔;5、过滤板;6、条形滤孔;7、缓冲进水口;8、缓冲水箱;9、缓冲出水口;10、下水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部和缓冲部,所述排水部包括排水仓和排水管路,所述排水仓呈条状箱体结构,所述排水仓的上壁设有进水口,所述排水仓的下端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管路设置在所述排水孔处;所述缓冲部为缓冲水箱,所述缓冲水箱呈箱体结构,所述缓冲水箱的进水侧设有缓冲进水口,所述缓冲水箱的出水侧设有缓冲出水口,所述进水侧和所述出水侧互为对侧,所述缓冲水箱的所述缓冲进水口通过所述排水管路与所述排水仓相连,所述缓冲水箱的所述缓冲出水口与下水道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部和缓冲部,所述排水部包括排水仓和排水管路,所述排水仓呈条状箱体结构,所述排水仓的上壁设有进水口,所述排水仓的下端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管路设置在所述排水孔处;所述缓冲部为缓冲水箱,所述缓冲水箱呈箱体结构,所述缓冲水箱的进水侧设有缓冲进水口,所述缓冲水箱的出水侧设有缓冲出水口,所述进水侧和所述出水侧互为对侧,所述缓冲水箱的所述缓冲进水口通过所述排水管路与所述排水仓相连,所述缓冲水箱的所述缓冲出水口与下水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进水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缓冲出水口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两侧辅助排水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颖马佰钰牛泽群逯再林边可侯洪凤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