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适用于茶酒酿造的酿酒酵母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408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适用于茶酒酿造的酿酒酵母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发酵技术领域。酿酒酵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适用于茶酒酿造的酿酒酵母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发酵
,具体涉及一株适用于茶酒酿造的酿酒酵母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茶酒是以茶叶为主要原料,采用浸泡、勾兑或微生物发酵制备而成的各种饮用酒的统称。茶酒不但兼具酒与茶的独特风味,而且富含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应用于茶酒生产的菌株大部分是适用于葡萄酒或其它果酒酿造的商业活性干酵母,由于这些菌株难以适应富含抑菌物质的茶汁体系,在茶酒生产中容易出现的菌种生长缓慢、酒精转化率低、酒体风味不佳等问题。因此,筛选适用于茶酒发酵的专用酵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该问题,公开号为CN107699506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株在红茶菌中筛选出的酿酒酵母T3,对茶汁环境具有很好的适应性。然而,该专利中的酿酒酵母是从酸性的红茶菌中筛选获得,在发酵中容易产酸,导致酿造茶酒过程中需精细调控,以避免酸涩味偏重。此外,该专利中没有针对酿酒酵母的产挥发性成分能力进行筛选,酿造的茶酒香气稍显不足。本专利从自然发酵至具有酒味的茶叶中分离能够适应茶汁体系的酵母,并对产酒精能力强、发酵香气好的菌株进行多级筛选,获得了一株具有发酵速度快、产酒精能力强、产酸适中、产香协调且浓郁等特征的酿酒酵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株适用于茶酒酿造的酿酒酵母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从自然发酵至酒味明显且香气宜人的红茶发酵叶中分离能够适应茶汁体系的酵母,并对产酒精能力强、发酵香气好的菌株进行多级筛选,获得了一株具有发酵速度快、产酒精能力强、风味优良等特征的适用于茶酒发酵的酿酒酵母。本专利技术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GXSJ77,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保藏中心,保藏日:2019年12月16日,保藏编号:CCTCCNO:M2019104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株酿酒酵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酿酒酵母命名为:SaccharomycescerevisiaeGXSJ77,保藏编号为:CCTCCM20191049。一株酿酒酵母GXSJ77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酿酒酵母GXSJ77接种至YPD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所述YPD液体培养基包括酵母粉8-12g/L,蛋白胨15-25g/L,葡萄糖16-24g/L,pH6-7。所述的一种酿酒酵母GXSJ77在制备食品中的应用。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以茶叶为原料的酒精饮品中的应用。一种包含酿酒酵母GXSJ77的微生物菌剂。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为固体菌剂或液体菌剂。一种利用酿酒酵母GXSJ77生产茶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低温保存的酿酒酵母GXSJ7750μL接种至100mLYPD培养基中,在30℃、150rpm条件下培养24h得到种子液;(2)将种子液接种至茶叶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茶酒。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YPD培养基包括酵母粉8-12g/L,蛋白胨15-25g/L,葡萄糖16-24g/L,pH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种子液的接种量为6-8%,培养条件为:28℃下静置培养12-14d,茶叶培养基为:蔗糖1.8kg溶解于10L水中,加入80g茶叶,90℃浸提40min,过滤后取滤液冷却得茶叶培养基。一种采用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茶酒。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酿酒酵母GXSJ77用于茶酒的酿造,能够适应于茶汁的发酵环境,酒精转化率高、发酵程度彻底,所生产的茶酒口感协调并保持茶叶典型风味特性,对茶酒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筛选过程中的酵母菌落图;图2为TTC染色的菌落,其中a:浅粉色,b:粉红色,c:深红色;图3为酵母在杜氏小管中的产气情况图,其中a:产气很少,b:产气较少,c:产气较多;图4为PCR扩增ITS片段的琼脂糖电泳检测图;图5为酿酒酵母GXSJ77和商业活性干酵母的发酵过程比较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筛选获得酿酒酵母GXSJ771.取种:采集一芽二、三叶的鲜叶,于室温摊放一夜后,置于32℃萎凋槽中进行萎凋,并通过快速水分测定仪检测萎凋叶中含水量,直至萎调叶水分为60~64%。萎调完成后,用揉捻机对萎凋叶按轻揉-重揉-轻揉各15min进行揉捻。将揉捻叶置于30℃、相对湿度90%的恒温恒湿箱中进行发酵2~3天,直至发酵叶有明显的酒味产生。挑选酒味明显且香气宜人的红茶发酵叶,用无菌水冲洗上述发酵叶,获得含酵母的菌液。2.纯种分离:取上述菌液10mL,加入装有90mL无菌生理盐水的三角瓶中,充分振荡混匀。然后梯度稀释至10-3、10-4、10-5,取0.2mL涂布于含有2g/L茶多酚的YPD培养基平板上,置于30℃培养箱中培养2天。挑取平板上具有酵母典型特征的菌落,划线分离3次以上,获得184株菌。YPD培养基:蛋白胨20g/L,酵母膏10g/L,葡萄糖20g/L,固体培养基添加15g/L琼脂。3.一级筛选:将划线分离的菌株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筛选出一端或多端出芽的酵母菌株,获得106株菌。将镜检筛选出来的菌株接种于WL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置于30℃培养箱中培养4~5天。筛选出菌落颜色为奶油色(乳白色),表面光滑,球形凸起,不透明,奶油状的菌株(见图1),获得82株菌。WL营养琼脂培养基:酵母粉4g/L,胰蛋白胨5g/L,葡萄糖50g/L,KH2PO40.55g/L,KCl0.425g/L,CaCl20.125g/L,MgSO40.125g/L,FeCl30.0025g/L,MnSO40.0025g/L,琼脂20g/L,溴甲酚绿0.022g/L。4.二级筛选:TTC显色剂能与酵母的脱氢酶反应呈红色,红色深浅反应酵母体内呼吸酶活力,进而反应了酵母产酒精的能力。将纯化的单菌落按三点接种法点接于YPD琼脂培养基上,于25℃培养24h。待长出菌落后往其倒入TTC上层培养基,25℃下培养3h,将菌落按照颜色深浅进行分类并记录(见图2)。挑选出菌落较大、颜色深红的菌36株。TTC。 20,待冷却至55℃左右时,加入0.05g TTC上层培养基:葡萄糖0.5g,琼脂粉1.5g,加水至100mL,115℃灭菌min5.三级筛选:在培养酵母的试管中加入杜氏小管,可以通过杜氏小管中的产气泡情况初步分析菌种在该培养基中的产酒精性能。将二级筛选获得的酵母在含有3g/L茶多酚的YPD培养基进行培养,通过观察杜氏小管中的产气速度(见图3),筛选出耐茶多酚的菌种27株;进一步将上述菌种在含有18%乙醇的YPD培养基进行培养,通过观察杜氏小管中的产气速度,筛选出既耐茶多酚又耐乙醇的菌种4株。6.四级筛选:将三级筛选出的菌种接种于茶糖水培养基中,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株酿酒酵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酿酒酵母命名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酿酒酵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酿酒酵母命名为:SaccharomycescerevisiaeGXSJ77,保藏编号为:CCTCCM20191049。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酿酒酵母GXSJ77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酿酒酵母GXSJ77接种至YPD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所述YPD液体培养基包括酵母粉8-12g/L,蛋白胨15-25g/L,葡萄糖16-24g/L,pH6-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酿酒酵母GXSJ77在制备食品中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以茶叶为原料的酒精饮品中的应用。


5.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酿酒酵母GXSJ77的微生物菌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为固体菌剂或液体菌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纯尹军峰李如意许勇泉陈建新余新美汪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西三江源源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