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化生产中和剂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化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石化生产中和剂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原油中的含S、N、Cl化合物及有机酸等杂质,或其在加工过程中转化为腐蚀介质;在高温部位:主要是S-H2S-硫醇-环烷酸体系;在低温部位:主要是H2S-H2O,H2S-HCl—H2O,H2S-HCN-H2O及H2S-H2体系。在石油加工过程中,随着高酸、高硫原油加工量的不断增加,石油加工行业的设备腐蚀日趋严重。设备腐蚀问题不仅会影响到设备能否高效、低耗、稳定、满负荷长周期运行,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至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介质外漏引起火灾、爆炸或人身伤害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就需要一种中和剂来增加石油开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目前的石油生产中所用的中和剂缓蚀性不高,仅是能达到使用标准,其耐用度和保持度不高,且目前在制备中和剂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且反应速度较慢有可能还会发生逆反应,导致反应不发继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化生产中和剂的制备工艺。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化生产中和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准备有机酸15-25份、有机胺30-45份、醇化物10-20份、脱水剂1份、氯化苄3份、催化剂1份,无机阴离子2份;/nS2:通过恒压滴液漏斗、温度计、分水器和四口烧瓶组成一个回流装置,并保证将回流装置进行密封处理,将S1中选取的有机酸放入四口烧瓶内,再在恒压滴液漏斗处按照有机酸和有机胺的质量比为:有机酸:有机胺=1:1.8的比例缓慢加入有机胺,并向回流装置内通入循环水和浓度大于99.9%的氮气,加入有机胺的同时对四口烧瓶进行电加热处理,使温度达到135-165℃,加入有机胺后加入催化剂,然后搅拌反应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化生产中和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有机酸15-25份、有机胺30-45份、醇化物10-20份、脱水剂1份、氯化苄3份、催化剂1份,无机阴离子2份;
S2:通过恒压滴液漏斗、温度计、分水器和四口烧瓶组成一个回流装置,并保证将回流装置进行密封处理,将S1中选取的有机酸放入四口烧瓶内,再在恒压滴液漏斗处按照有机酸和有机胺的质量比为:有机酸:有机胺=1:1.8的比例缓慢加入有机胺,并向回流装置内通入循环水和浓度大于99.9%的氮气,加入有机胺的同时对四口烧瓶进行电加热处理,使温度达到135-165℃,加入有机胺后加入催化剂,然后搅拌反应5-8h,制备出咪唑啉的中间体;
S3:将S2中制备出的咪唑啉中间体冷却至110℃再与脱水剂放入真空干燥箱内进行混合,控制温度65℃,并对真空干燥箱进行抽真空处理,抽至真空度为0.1Mpa,脱水反应55min后,制备出脱水后的咪唑啉中间体;
S4:将S3中制备出的脱水后的咪唑啉中间体放入三口烧杯中,向氯化苄中滴入醇化物和水的混合溶剂,且醇化物和水的混合溶剂的质量比为1:5,加热至80℃,再氯化苄滴入三口烧杯内,进行季铵反应,加热反应2h,加热温度控制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巍,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金兑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