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唑菌苯胺代谢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63135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氟唑菌苯胺代谢物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代谢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氟唑菌苯胺代谢物(5‑氟‑N‑(2‑(4‑羟基‑4‑甲基戊烷‑2‑基)苯基)‑1,3‑二甲基‑1H‑吡唑‑4‑甲酰胺)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工艺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得率高,可实现工业化生产氟唑菌苯胺代谢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氟唑菌苯胺代谢物可为氟唑菌苯胺的代谢机理研究提供对照品,可用于研究该药物在环境中的代谢过程,对氟唑菌苯胺及其代谢物的系统性研究及风险评估具有极大的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唑菌苯胺代谢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代谢
,尤其涉及一种氟唑菌苯胺代谢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氟唑菌苯胺是拜耳公司开发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2011年在英国获得首次登记,兼具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防治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等,化学名称为N-[2-(1,3-二甲基丁基)苯基]-5-氟-1,3-二甲基-1H-吡唑-4-甲酰胺,CAS登录号为494793-67-8,相对分子质量317.41,分子式为C18H24FN3O,化学结构式如下式所示:氟唑菌苯胺在植株、土壤、沉积物、水中的主要代谢物产物为3-羟基丁基-氟唑菌苯胺,其化学名称为5-氟-N-(2-(4-羟基-4-甲基戊烷-2-基)苯基)-1,3-二甲基-1H-吡唑-4-甲酰胺,目前缺少氟唑菌苯胺代谢物的环境行为及毒性等数据,其合成方法未见报道,为氟唑菌苯胺代谢物的系统性研究带来困难,影响氟唑菌苯胺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唑菌苯胺代谢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氟唑菌苯胺代谢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溶解在极性溶剂中,与强碱和碘甲烷混合进行甲基化反应,得到中间产物I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唑菌苯胺代谢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溶解在极性溶剂中,与强碱和碘甲烷混合进行甲基化反应,得到中间产物II;



将所述中间产物II溶解在极性溶剂中,与氯化剂混合进行氯化反应,得到中间产物III;
将所述中间产物III溶解在极性溶剂中,与氟化剂混合进行氟化反应,得到中间产物IV;
将所述中间产物IV溶解在极性溶剂中,与碱性试剂混合进行水解,得到中间产物V;
将所述中间产物V与酰氯化剂混合进行酰氯化反应,得到酰氯中间产物VI;
将具有式V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溶解在稀释剂中,与甲氧甲酰基亚甲基三苯基膦混合进行Wittig反应,得到中间产物VIII;



将所述中间产物VIII、钯类催化剂、膦配体、碳酸铯和氨基甲酸叔丁酯在非极性溶剂和惰性气体的存在下混合进行偶联反应,得到中间产物IX;
将所述中间产物IX、铜试剂和甲基溴化镁在非极性溶剂和惰性气体的存在下混合进行1,4-共轭加成反应,得到中间产物X;
将所述中间产物X和甲基溴化镁在非极性溶剂和惰性气体的存在下混合进行亲核加成反应,得到中间产物XI;
将所述中间产物XI溶解在稀释剂中,与酸性试剂混合进行脱保护,得到中间产物XII;
将所述中间产物XII溶解在稀释剂中,与有机碱试剂和所述中间产物VI混合进行缩合反应,得到所述氟唑菌苯胺代谢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碱为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所述强碱与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当量比为1:1~2:1,所述碘甲烷与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当量比为1:1~2:1,所述甲基化反应的温度为10~40℃,时间为8~2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剂为磺酰氯、氯化亚砜或N-氯代丁二酰亚胺,所述氯化剂与中间产物II的当量比为1:1~20:1,所述氯化反应的温度为30~120℃,时间为8~2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剂为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铯或氟化锂,所述氟化剂与中间产物III的当量比为0.8:1~2:1,所述氟化反应的温度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珊珊刘瑞全王新全齐沛沛徐浩汪志威赵慧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