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制冷机组在低气浓制酸系统中的应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623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制冷机组在低气浓制酸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低气浓制酸系统中的二级填料塔与稀酸板式换热器连接。该低温制冷机组在低气浓制酸系统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在低气浓制酸系统中应用低温制冷机组,大大增加了制酸系统的可操作性,增加了制酸系统干吸部分的酸水平衡能力,该制冷机组在满负荷运行时可为系统提供9℃的低温水,大大降低了制酸系统对于S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制冷机组在低气浓制酸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具体为一种低温制冷机组在低气浓制酸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废铅主要来自蓄电池极板,电缆铠装、管道、铅弹和铅板,只要将这些废铅收集起来送到再生铅厂再熔、重炼,即可生产出精炼铅、软铅和各种铅基合金,废蓄电池和电缆包皮回收的铅,含有少量的锑和其他金属,这种再生铅一般仍转卖给蓄电池制造厂家,含锡的再生铅大多重新用来制造焊条,轴承合金与其他铅锡合金,一般汽油和燃料中的铅无法回收,是铅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箔材、焊条、热处理和电镀中的铅,还难以回收。因再生铅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含有一定量的SO2气体,现有的火法再生铅工艺所产生的烟气SO2浓度又基本都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浓度上,直接选用脱硫工艺的话,其浓度过高,既增加设备的前期建设成本又使得后期的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选用制酸即使是非稳态制酸,其气浓又过于低了,加之一转一吸的制酸工艺转化率较低,必须在后段增加脱硫工艺进行后续处理以确保烟气排放达标,这样的建设成本不低,又没什么实际效益产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低温制冷机组在低气浓制酸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制酸对气浓的硬性指标,降低再生铅冶炼环保治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制冷机组在低气浓制酸系统中的应用方法,解决了现有的低气浓制酸系统中制酸对气浓的硬性指标要求高,且对于再生铅冶炼环保治理成本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低温制冷机组在低气浓制酸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低气浓制酸系统中的二级填料塔与稀酸板式换热器连接,稀酸板式换热器与工艺水箱之间连接,同时将制冷机组安装在工艺水箱的一侧,二级填料塔向稀酸板式换热器中导入稀酸,同时工艺水箱对稀酸板式换热器中导入低温冷水,利用低温冷水作用在稀酸板式换热器的内部对稀酸进行冷却,接着稀酸板式换热器将冷却稀酸重新导入到二级填料塔中;步骤二、稀酸板式换热器内部经过换热后的水重新回到工艺水箱的内部,利用水泵对工艺水箱内部的溶液泵入到制冷机组中,稀溶液进入到高压发生器中,高压发生器内部稀溶液被工作蒸汽加热至溶液沸腾点时,产生高温制冷剂蒸汽,向低压发生器中导入稀溶液,利用工作蒸汽对低压发生器内的稀溶液进行加热,产生高温制冷剂蒸汽,高温制冷剂蒸汽经节流后进入到冷凝器中,在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汽被冷却为冷媒水,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产生的冷媒水经冷凝器集水盘汇合后导入蒸发器中;步骤三、加热高压发生器中稀溶液蒸汽的凝结水,经凝水回热器进入凝水管路,而高压发生器中的稀溶液因被加热蒸发成制冷剂蒸汽,使浓度升高成浓溶液,又经高温热交换器导入吸收器中,低压发生器中稀溶液被加热放出制冷剂蒸汽后也成为浓溶液,再经低温热交换器进入吸收器中,两种溶液混合后成为中间浓度溶液,然后由吸收泵输送到喷淋系统中,喷洒在吸收器管簇的外表面,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汽,中间浓度溶液再次变为稀溶液进入下一次循环;步骤四、由于冷凝器管簇内循环流动着冷却水,当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所产生的制冷剂蒸汽凝结在管簇外表时,被冷却水吸取其热量,凝结后的冷媒水经节流装置喷淋在蒸发器管簇的外表面,在蒸发器内压力的影响下,部分冷媒水蒸发吸收冷媒水的热量,产生部分制冷效应,而尚未蒸发的大部分冷媒水,由蒸发泵喷淋在蒸发器管簇的外表面,吸收通过管簇内流径的冷媒水的热量,使冷媒水的温度降低,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制冷机组包括冷媒水入口、冷媒水出口、蒸发器、冷凝水出口、蒸汽进口、高压发生器、冷凝器、冷剂水进口、冷却水出口、低压发生器、高温热交换器、低温热交换器、蒸发泵、发生泵、吸收泵和冷却水进口,且冷媒水入口与冷媒水出口的内部均与蒸发器的内部连通,所述蒸汽进口的内部与高压发生器的内部连通,且冷凝水出口的内部与低压发生器的内部连通,所述冷凝器设置在低压发生器的内部,且冷剂水进口与冷却水出口的内部均与冷凝器的内部连通。优选的,所述发生泵与吸收泵的内部均通过导管连通有发生器,且蒸发器设置在吸收器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发生泵的内部通过导管分别与高温热交换器以及低温热交换器的内部连通,所述高温热交换器的内部通过导管与高压发生器的内部连通,且低温热交换器的内部通过导管与低压发生器的内部连通。优选的,所述吸收泵的内部通过导管连通有喷淋系统,且喷淋系统位于吸收器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蒸发器的内部通过导管与蒸发泵的内部连通,所述蒸发泵的内部通过导管连通有节流装置,且节流装置位于吸收器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冷却水进口的内部与蒸发器的内部连通。(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制冷机组在低气浓制酸系统中的应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低温制冷机组在低气浓制酸系统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水泵对工艺水箱内部的溶液泵入到制冷机组中,稀溶液进入到高压发生器中,高压发生器内部稀溶液被工作蒸汽加热至溶液沸腾点时,产生高温制冷剂蒸汽,向低压发生器中导入稀溶液,利用工作蒸汽对低压发生器内的稀溶液进行加热,产生高温制冷剂蒸汽,高温制冷剂蒸汽经节流后进入到冷凝器中,在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汽被冷却为冷媒水,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产生的冷媒水经冷凝器集水盘汇合后导入蒸发器中,大大增加了制酸系统的可操作性,增加了制酸系统干吸部分的酸水平衡能力,该制冷机组在满负荷运行时可为系统提供9℃的低温水,大大降低了制酸系统对于SO2的硬性要求。(2)、该低温制冷机组在低气浓制酸系统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加热高压发生器中稀溶液蒸汽的凝结水,经凝水回热器进入凝水管路,而高压发生器中的稀溶液因被加热蒸发成制冷剂蒸汽,使浓度升高成浓溶液,又经高温热交换器导入吸收器中,低压发生器中稀溶液被加热放出制冷剂蒸汽后也成为浓溶液,再经低温热交换器进入吸收器中,两种溶液混合后成为中间浓度溶液,然后由吸收泵输送到喷淋系统中,喷洒在吸收器管簇的外表面,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汽,中间浓度溶液再次变为稀溶液进入下一次循环,该制冷机组主要动力来源为低压蒸汽,这个压力的蒸汽完全可以使用前端预热发电后蒸汽,既不影响发电带来的经济收益,又增加了蒸汽利用率,大大降低运行成本,并且机器可做到一键启停,自动调节等功能,不会额外增加劳动量,且其中大部分为热量交换,运转部分较少,故障率极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冷机组工艺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制冷机组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冷媒水入口;2、冷媒水出口;3、蒸发器;4、冷凝水出口;5、蒸汽进口;6、高压发生器;7、冷凝器;8、冷剂水进口;9、冷却水出口;10、低压发生器;11、高温热交换器;12、低温热交换器;13、蒸发泵;14、发生泵;15、吸收泵;16、冷却水进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制冷机组在低气浓制酸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在低气浓制酸系统中的二级填料塔与稀酸板式换热器连接,稀酸板式换热器与工艺水箱之间连接,同时将制冷机组安装在工艺水箱的一侧,二级填料塔向稀酸板式换热器中导入稀酸,同时工艺水箱对稀酸板式换热器中导入低温冷水,利用低温冷水作用在稀酸板式换热器的内部对稀酸进行冷却,接着稀酸板式换热器将冷却稀酸重新导入到二级填料塔中;/n步骤二、稀酸板式换热器内部经过换热后的水重新回到工艺水箱的内部,利用水泵对工艺水箱内部的溶液泵入到制冷机组中,稀溶液进入到高压发生器(6)中,高压发生器(6)内部稀溶液被工作蒸汽加热至溶液沸腾点时,产生高温制冷剂蒸汽,向低压发生器(10)中导入稀溶液,利用工作蒸汽对低压发生器(10)内的稀溶液进行加热,产生高温制冷剂蒸汽,高温制冷剂蒸汽经节流后进入到冷凝器(7)中,在冷凝器(7)中制冷剂蒸汽被冷却为冷媒水,高压发生器(6)和低压发生器(10)产生的冷媒水经冷凝器(7)集水盘汇合后导入蒸发器(3)中;/n步骤三、加热高压发生器(6)中稀溶液蒸汽的凝结水,经凝水回热器进入凝水管路,而高压发生器(6)中的稀溶液因被加热蒸发成制冷剂蒸汽,使浓度升高成浓溶液,又经高温热交换器(11)导入吸收器中,低压发生器(10)中稀溶液被加热放出制冷剂蒸汽后也成为浓溶液,再经低温热交换器(12)进入吸收器中,两种溶液混合后成为中间浓度溶液,然后由吸收泵(15)输送到喷淋系统中,喷洒在吸收器管簇的外表面,吸收来自蒸发器(3)的制冷剂蒸汽,中间浓度溶液再次变为稀溶液进入下一次循环;/n步骤四、由于冷凝器(7)管簇内循环流动着冷却水,当高压发生器(6)和低压发生器(10)所产生的制冷剂蒸汽凝结在管簇外表时,被冷却水吸取其热量,凝结后的冷媒水经节流装置喷淋在蒸发器(3)管簇的外表面,在蒸发器(3)内压力的影响下,部分冷媒水蒸发吸收冷媒水的热量,产生部分制冷效应,而尚未蒸发的大部分冷媒水,由蒸发泵(13)喷淋在蒸发器(3)管簇的外表面,吸收通过管簇内流径的冷媒水的热量,使冷媒水的温度降低,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制冷机组在低气浓制酸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低气浓制酸系统中的二级填料塔与稀酸板式换热器连接,稀酸板式换热器与工艺水箱之间连接,同时将制冷机组安装在工艺水箱的一侧,二级填料塔向稀酸板式换热器中导入稀酸,同时工艺水箱对稀酸板式换热器中导入低温冷水,利用低温冷水作用在稀酸板式换热器的内部对稀酸进行冷却,接着稀酸板式换热器将冷却稀酸重新导入到二级填料塔中;
步骤二、稀酸板式换热器内部经过换热后的水重新回到工艺水箱的内部,利用水泵对工艺水箱内部的溶液泵入到制冷机组中,稀溶液进入到高压发生器(6)中,高压发生器(6)内部稀溶液被工作蒸汽加热至溶液沸腾点时,产生高温制冷剂蒸汽,向低压发生器(10)中导入稀溶液,利用工作蒸汽对低压发生器(10)内的稀溶液进行加热,产生高温制冷剂蒸汽,高温制冷剂蒸汽经节流后进入到冷凝器(7)中,在冷凝器(7)中制冷剂蒸汽被冷却为冷媒水,高压发生器(6)和低压发生器(10)产生的冷媒水经冷凝器(7)集水盘汇合后导入蒸发器(3)中;
步骤三、加热高压发生器(6)中稀溶液蒸汽的凝结水,经凝水回热器进入凝水管路,而高压发生器(6)中的稀溶液因被加热蒸发成制冷剂蒸汽,使浓度升高成浓溶液,又经高温热交换器(11)导入吸收器中,低压发生器(10)中稀溶液被加热放出制冷剂蒸汽后也成为浓溶液,再经低温热交换器(12)进入吸收器中,两种溶液混合后成为中间浓度溶液,然后由吸收泵(15)输送到喷淋系统中,喷洒在吸收器管簇的外表面,吸收来自蒸发器(3)的制冷剂蒸汽,中间浓度溶液再次变为稀溶液进入下一次循环;
步骤四、由于冷凝器(7)管簇内循环流动着冷却水,当高压发生器(6)和低压发生器(10)所产生的制冷剂蒸汽凝结在管簇外表时,被冷却水吸取其热量,凝结后的冷媒水经节流装置喷淋在蒸发器(3)管簇的外表面,在蒸发器(3)内压力的影响下,部分冷媒水蒸发吸收冷媒水的热量,产生部分制冷效应,而尚未蒸发的大部分冷媒水,由蒸发泵(13)喷淋在蒸发器(3)管簇的外表面,吸收通过管簇内流径的冷媒水的热量,使冷媒水的温度降低,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武钧张齐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