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加工摩擦送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20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口罩加工摩擦送料装置,包括送料箱体,送料箱体的顶部开放,送料箱体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料口;送料箱体内自左至右依次装配有摩擦送料组件、辊压组件以及无纺布侧边压合部件;摩擦送料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送料箱体内的第一送料辊以及第二送料辊;第一送料辊以及第二送料辊上下间隔设置,第一送料辊的底部设有矩形摩擦凸起;辊压组件用于辊压无纺布;无纺布侧边压合部件用于压合口罩布料。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不仅增加了口罩的加工生产效率,且上述装置部件设计实现口罩进料,送料、限位输送、端部压合、整体压合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罩加工摩擦送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罩加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口罩加工摩擦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口罩是一种医疗防护用品,口罩大都采用无纺布制备。医用口罩多采用一层或者多层非织造布复合制作而成,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熔喷、纺粘、热风或者针刺等,具有抵抗液体、过滤颗粒物和细菌等效用,是一种医疗防护用纺织品。医用口罩由口罩面体和拉紧带组成,其中口罩面体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为亲肤材质(普通卫生纱布或无纺布),中层为隔离过滤层(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层),外层为特殊材料抑菌层(无纺布或超薄聚丙烯熔喷材料层)。在口罩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加工口罩的布料送料加工,具体是,将无纺布等多层布料制备成口罩布料,口罩布料需要送料到加工设备上进行加工。现有技术公开的口罩布料送料过程中,采用多个摩擦辊配合方式送料,该方式送料过于缓慢。同时,在加工过程中,为了充分压合口罩布料,增加制备口罩布料的多层无纺布料之间的紧密程度,需要在送料过程中压合布料,然而,现有技术公开的口罩加工过程中,无法快速有效的将无纺布料充分压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口罩加工摩擦送料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口罩加工摩擦送料装置,包括送料箱体,所述送料箱体的顶部开放,所述送料箱体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料口;所述送料箱体内自左至右依次装配有摩擦送料组件、辊压组件以及无纺布侧边压合部件;所述摩擦送料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送料箱体内的第一送料辊以及第二送料辊;所述第一送料辊以及第二送料辊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送料辊的底部设有矩形摩擦凸起;所述辊压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送料箱体内的第一旋转辊以及第二旋转辊;所述第一旋转辊以及第二旋转辊上下设置;所述无纺布侧边压合部件均包括转动连接在送料箱体内的第一压合辊以及第二压合辊,所述第一压合辊以及第二压合辊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压合辊以及第二压合辊的前后端部上具有若干个环形压合凸缘;所述第一送料辊以及第二送料辊之间通过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旋转辊以及第二旋转辊之间通过第二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压合辊以及第二压合辊之间通过第三驱动部件驱动。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送料辊以及第二送料辊前端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之间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上装配有第一驱动电机。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部件驱动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旋转辊以及第二旋转辊前端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之间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上装配有第二驱动电机。优选地,所述第三驱动部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压合辊以及第二压合辊前端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之间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上装配有第三驱动电机。优选地,所述送料箱体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盖体,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第三驱动部件位于安装盖体内。优选地,所述送料箱体内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均包括固定连接在送料箱体内前后侧壁上的安装端杆,所述安装端杆倾斜朝下设置,所述安装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杆。优选地,所述送料箱体的右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部件。优选地,所述限位板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送料箱体右侧壁上的两个安装杆,两个所述安装杆前后对称设置;所述安装杆相互朝向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均滑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螺杆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优选地,所述安装杆通过长螺杆螺纹连接在送料箱体上。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纵向截面形状为L形。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口罩加工摩擦送料装置,实现了在输送口罩布料,同时,上述装置部件设计中,实现将口罩布料较为方便输送的同时,实现将口罩布料在送料输送过程中,辊压压平,具体是,当口罩刚进入在第一压合辊以及第二压合辊上的环形压合凸缘作用下,口罩的前后端部被环形压合凸缘压合后,通过第一旋转辊以及第二旋转辊整体压合。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不仅增加了口罩的加工生产效率,且上述装置部件设计实现口罩进料,送料、限位输送、端部压合、整体压合一体化。有效增加了口罩的加工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摩擦送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辊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7中的俯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7中的右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前视图、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9所示,一种口罩加工摩擦送料装置,包括送料箱体1,所述送料箱体1的顶部开放,所述送料箱体1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料口11。口罩加工布料从送料箱体1的右侧料口11进入,从送料箱体1的左侧料口11送出。所述送料箱体1内自左至右依次装配有摩擦送料组件2、辊压组件3以及无纺布侧边压合部件4。通过摩擦送料组件2摩擦将无纺布驱动送料,通过辊压组件3将无纺布辊压整平,通过无纺布侧边压合部件4实现将无纺布的前后侧边压合。所述摩擦送料组件2包括转动连接在送料箱体1内的第一送料辊21以及第二送料辊23;第一送料辊21以及第二送料辊23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送料辊21的底部设有矩形摩擦凸起211。矩形摩擦凸起211的横向截面形状为矩形。当口罩布料经过第一送料辊21以及第二送料辊23之间,此时,在第一送料辊21以及第二送料辊23按照相反的方向转动,在矩形摩擦凸起211接触布料过程中,布料的顶面受到朝左的摩擦力,进而布料不断朝左侧运动。辊压组件3包括转动连接在送料箱体1内的第一旋转辊33以及第二旋转辊34;第一旋转辊33以及第二旋转辊34上下设置。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增加辊压效果,在第一旋转辊33以及第二旋转辊34上安装橡胶套31。上述无纺布侧边压合部件4均包括转动连接在送料箱体1内的第一压合辊41以及第二压合辊42,所述第一压合辊41以及第二压合辊42上下间隔设置;第一压合辊41以及第二压合辊42的前后端部上具有若干个环形压合凸缘A。在口罩布料经过第一压合辊41以及第二压合辊42时,口罩的前后端部被环形压合凸缘压合A,进而能够增加口罩的前后端的压合程度。上述第一送料辊21以及第二送料辊23之间通过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旋转辊33以及第二旋转辊34之间通过第二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压合辊41以及第二压合辊42之间通过第三驱动部件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罩加工摩擦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箱体,所述送料箱体的顶部开放,所述送料箱体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料口;/n所述送料箱体内自左至右依次装配有摩擦送料组件、辊压组件以及无纺布侧边压合部件;/n所述摩擦送料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送料箱体内的第一送料辊以及第二送料辊;/n所述第一送料辊以及第二送料辊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送料辊的底部设有矩形摩擦凸起;/n所述辊压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送料箱体内的第一旋转辊以及第二旋转辊;/n所述第一旋转辊以及第二旋转辊上下设置;/n所述无纺布侧边压合部件均包括转动连接在送料箱体内的第一压合辊以及第二压合辊,所述第一压合辊以及第二压合辊上下间隔设置;/n所述第一压合辊以及第二压合辊的前后端部上具有若干个环形压合凸缘;/n所述第一送料辊以及第二送料辊之间通过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旋转辊以及第二旋转辊之间通过第二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压合辊以及第二压合辊之间通过第三驱动部件驱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加工摩擦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箱体,所述送料箱体的顶部开放,所述送料箱体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料口;
所述送料箱体内自左至右依次装配有摩擦送料组件、辊压组件以及无纺布侧边压合部件;
所述摩擦送料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送料箱体内的第一送料辊以及第二送料辊;
所述第一送料辊以及第二送料辊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送料辊的底部设有矩形摩擦凸起;
所述辊压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送料箱体内的第一旋转辊以及第二旋转辊;
所述第一旋转辊以及第二旋转辊上下设置;
所述无纺布侧边压合部件均包括转动连接在送料箱体内的第一压合辊以及第二压合辊,所述第一压合辊以及第二压合辊上下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压合辊以及第二压合辊的前后端部上具有若干个环形压合凸缘;
所述第一送料辊以及第二送料辊之间通过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旋转辊以及第二旋转辊之间通过第二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压合辊以及第二压合辊之间通过第三驱动部件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加工摩擦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送料辊以及第二送料辊前端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之间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上装配有第一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加工摩擦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驱动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旋转辊以及第二旋转辊前端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之间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上装配有第二驱动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洲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新兴皇苑制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