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及改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612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及改造方法,涉及船舶或钢结构建造技术领域。该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包括船台本体、两个路轨结构、两个凹槽组件和两个预埋钢板组件,其中两个路轨结构均与船台本体固接且沿船台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路轨结构沿船台本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凹槽组件分别设置于两个路轨结构的端部且均与船台本体固接,凹槽组件用于安装移船小车过驳连接梁工装;两个预埋钢板组件沿船台本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均与船台本体的端面固接,两个凹槽组件均位于两个预埋钢板组件之间,预埋钢板组件能够与半潜驳的艉封板钢碰垫抵接。该船台能够在现有的船台本体上进行改进,具有施工周期短,改造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及改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或钢结构建造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及改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船舶行业水平船台下水方式一般有气囊式下水、拖曳式下水(采用滑道+滑靴的方法)以及重力式下水等方法,由于传统的水平船台下水方式对场地要求低,场地建造及设备投入成本较低廉,在过去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虽然传统的水平船台下水方式成本较低,但是存在下水效率低、施工工序复杂繁琐,下水过程中无法对下水构件进行监控调节等缺点,往往会导致钢结构物在下水后出现结构变形的问题。随着船舶建造技术和液压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压移船小车承载船舶或钢结构下水的方式具有自动均载、可实时监控每个液压油顶的载荷数据、便捷高效等优点,开始逐渐应用到水平船台下水作业当中。由于液压移船小车下水的方法需要在水平船台上布置路轨以及相关设备设施,而传统的下水方式中,水平船台上并未配置相关的路轨和设备设施,无法兼用于液压移船小车下水方式,如按照移船小车下水的工艺要求,对现有的水平船台进行重新建造,则投入成本巨大,而且影响水平船台的正常生产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及改造方法,在现有的水平船台的基础上加装路轨及相关设备设施,以满足移船小车下水的工艺要求,具有施工周期短,改造成本低等优点。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其中包括:船台本体;两个路轨结构,两个所述路轨结构均与所述船台本体固接且沿所述船台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路轨结构沿所述船台本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凹槽组件,两个所述凹槽组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路轨结构的端部且均与所述船台本体固接,所述凹槽组件用于安装移船小车过驳连接梁工装;两个预埋钢板组件,两个所述预埋钢板组件沿所述船台本体的所述中心线对称设置且均与所述船台本体的端面固接,两个所述凹槽组件均位于两个所述预埋钢板组件之间,所述预埋钢板组件能够与半潜驳的艉封板钢碰垫抵接。可选地,所述路轨结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钢轨组件;所述钢轨组件包括钢垫板和钢轨,所述钢垫板位于所述钢轨和所述船台本体之间且与所述钢轨和所述船台本体固接。可选地,所述钢轨与所述钢垫板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钢垫板与所述船台本体之间设置有轨道胶泥。可选地,所述钢轨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固定件,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对称设置于所述钢轨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沿所述钢轨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设于所述钢垫板且与所述船台本体连接。可选地,所述钢轨组件还包括多个压板,多个所述压板对称设置于所述钢轨沿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沿所述钢轨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压板均与所述钢垫板固接且用于固定所述钢轨。可选地,所述钢轨组件还包括多个调整螺栓,多个所述调整螺栓对称设置于所述钢轨沿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沿所述钢轨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调整螺栓均与所述钢垫板螺接。可选地,所述凹槽组件包括钢板和与所述钢板固接的凹槽垫板,所述钢板与所述船台本体固接。可选地,所述凹槽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固定件,所述钢板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二固定件一一固定穿设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且均与所述船台本体固接。可选地,所述预埋钢板组件包括预埋钢板和多个第三固定件,所述预埋钢板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三固定件一一固定穿设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且均与所述船台本体的端面固接。一种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改造方法,其用于将所述船台本体改造为上述的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包括以下步骤:S1、在所述船台本体上画出所述船台本体的所述中心线,并确定两个所述路轨结构的安装位置线,根据所述安装位置线安装两个所述路轨结构;S2、在两个所述路轨结构的端部的所述船台本体上开设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组件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凹槽内;S3、根据所述船台本体的所述中心线确定两个所述预埋钢板组件的安装位置,在所述船台本体的端面根据所述安装位置开设毛面,将两个所述预埋钢板组件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毛面,并在所述预埋钢板组件和所述毛面之间填充水泥基灌浆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设置有两个路轨结构,移船小车能够在路轨结构上行驶以移动船舶或钢结构,同时在路轨结构的端部设置有凹槽组件,通过凹槽组件能够安装移船小车的过驳连接梁工装,方便移船小车在码头和船台之间行驶;此外在船台本体的端面设置有两个预埋钢板组件,能够与半潜驳的艉封板钢碰垫抵接,以保证接触面有足够的抗压强度,防止船台本体损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改造方法,在现有的船台本体的基础上加装路轨及相关设备设施,以满足移船小车下水的工艺要求,具有施工周期短,改造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在船台本体的端面开设毛面,并在毛面处安装预埋钢板组件,最后在预埋钢板组件和毛面之间填充水泥基灌浆材料,能够进一步保证预埋钢板组件和船台本体之间的安装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F方向的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的钢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3中的B-B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的C-C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的凹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的D-D方向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的预埋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的E-E方向的剖视图。图中:1-船台本体;2-路轨结构;21-钢轨组件;211-钢垫板;212-钢轨;213-垫片;214-轨道胶泥;215-第一固定件;216-压板;217-调整螺栓;218-胶黏剂;3-凹槽组件;31-钢板;32-凹槽垫板;33-第二固定件;4-预埋钢板组件;41-预埋钢板;42-第三固定件;5-毛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船台本体(1);/n两个路轨结构(2),两个所述路轨结构(2)均与所述船台本体(1)固接且沿所述船台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路轨结构(2)沿所述船台本体(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n两个凹槽组件(3),两个所述凹槽组件(3)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路轨结构(2)的端部且均与所述船台本体(1)固接,所述凹槽组件(3)用于安装移船小车过驳连接梁工装;/n两个预埋钢板组件(4),两个所述预埋钢板组件(4)沿所述船台本体(1)的所述中心线对称设置且均与所述船台本体(1)的端面固接,两个所述凹槽组件(3)均位于两个所述预埋钢板组件(4)之间,所述预埋钢板组件(4)能够与半潜驳的艉封板钢碰垫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船台本体(1);
两个路轨结构(2),两个所述路轨结构(2)均与所述船台本体(1)固接且沿所述船台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路轨结构(2)沿所述船台本体(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两个凹槽组件(3),两个所述凹槽组件(3)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路轨结构(2)的端部且均与所述船台本体(1)固接,所述凹槽组件(3)用于安装移船小车过驳连接梁工装;
两个预埋钢板组件(4),两个所述预埋钢板组件(4)沿所述船台本体(1)的所述中心线对称设置且均与所述船台本体(1)的端面固接,两个所述凹槽组件(3)均位于两个所述预埋钢板组件(4)之间,所述预埋钢板组件(4)能够与半潜驳的艉封板钢碰垫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路轨结构(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钢轨组件(21);所述钢轨组件(21)包括钢垫板(211)和钢轨(212),所述钢垫板(211)位于所述钢轨(212)和所述船台本体(1)之间且与所述钢轨(212)和所述船台本体(1)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212)与所述钢垫板(211)之间设置有垫片(213),所述钢垫板(211)与所述船台本体(1)之间设置有轨道胶泥(2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组件(21)还包括多个第一固定件(215),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215)对称设置于所述钢轨(21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215)沿所述钢轨(212)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215)穿设于所述钢垫板(211)且与所述船台本体(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船小车下水的船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组件(21)还包括多个压板(216),多个所述压板(216)对称设置于所述钢轨(21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沿所述钢轨(212)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压板(216)均与所述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俊民刘健梁剑明邹哲何开平蒋巍赖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