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型市政建筑用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型市政建筑用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城市对环境品质的需求日益提升,近几年市政建筑设计领域空前繁荣,项目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建设速度之快,令人瞠目。市政建筑设计合理化是设计师们的共同目标,而为设计工作者服务是我们的目标,为构建一个全新的设计参考资源以及前沿设计理念的交流平台。现阶段在建筑时都是先建设底部再建设上部,但是当建设上部时,一般都是需要人员从底部往上部递建筑材料,很麻烦而且长时间举高递材料会造成手臂流血不通畅,严重的话会损坏身心健康,现在有些建筑公司也有用机器人进行工作的,但是大部分都是固定在地面,下面人员将东西放置在升降板上进行传递,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投入成本。所以目前现阶段市政建筑存在传递效果差和效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型市政建筑用机器人,具备传递效果好和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传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环保型市政建筑用机器人,包括箱体(1)和连接块(20),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结构,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道(3),所述滑道(3)滑动连接有连杆(4),所述连杆(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5),所述转盘(5)的上表面同轴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7),所述支架(7)的外侧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8),所述横梁(8)的一端设置有传动结构(9),所述支架(7)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完全贯穿方孔,所述转动轴的外侧面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残齿轮(10),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型市政建筑用机器人,包括箱体(1)和连接块(20),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结构,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道(3),所述滑道(3)滑动连接有连杆(4),所述连杆(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5),所述转盘(5)的上表面同轴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7),所述支架(7)的外侧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8),所述横梁(8)的一端设置有传动结构(9),所述支架(7)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完全贯穿方孔,所述转动轴的外侧面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残齿轮(10),所述传动结构(9)的上方设置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轨道(12),所述残齿轮(10)与螺纹轨道(12)相适配,所述底板(11)的上方设置有升降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型市政建筑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电动机(201)、主动轮(202)、从动轮(203)、滚轮(204)和履带(205),所述箱体(1)的内底壁通过电动机座与电动机(201)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201)的输出端与主动轮(202)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202)的一侧面通过皮带与从动轮(203)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型市政建筑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20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滚轮(204)固定连接,所述滚轮(204)的外侧面与履带(205)传动连接,所述电动机(201)、主动轮(202)、从动轮(203)、滚轮(204)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呈矩形阵列的形式排列,所述履带(205)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型市政建筑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底壁中部通过第一电机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与转盘(5)固定连接,所述连杆(4)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滚动轮(14),所述滑道(3)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滚动轮(14)与滑道(3)的内侧壁下部相适配,所述连杆(4)和滚动轮(14)的数量均为四个,呈圆周阵列的形式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型市政建筑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9)包括第二电机(90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