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0096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工艺,其使用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装置,该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装置包括第一模具盒盒体、通槽、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模具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模具盒盒体和第二模具盒盒体之间的夹角可调,从而能够实现对不同规格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制备,不需要额外制造多组不同的模具,节省了成本;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二模具盒盒体和第二模具盒盒体表面的第一滑动块本体和第二滑动块本体均为可拆卸结构,且结构简单、拆卸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大多为一体化成型结构,在拆卸过程中过于复杂,导致其制备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因其经发气后含有大量均匀而细小的气孔,故名加气混凝土。在现有技术中加气混凝土常常作为制备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材料,其中常用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为L型结构,这种L型结构加气混凝土砌块能够作为承重砌块使用,现有技术中制备加气混凝土砌块一般会将混凝土浇注到专门的模具内,待其干燥后即可形成加气混凝土砌块,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规格不同,往往不同规格哦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之间的夹角不同,因此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组不同的模具,导致耗费大量成本,另外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干燥完成后需要对模具进行拆卸,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大多为一体化成型结构,在拆卸过程中过于复杂,导致其制备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加气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工艺,其使用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装置,该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装置包括第一模具盒盒体(1)、通槽(2)、第一滑动板(3)和第二模具盒(4),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装置对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时具体方法如下:/nS1:模具的角度调节,将第二模具盒(4)沿着通槽(2)左右滑动,直到第二模具盒(4)到达预设位置后再以固定螺栓(44)所在的水平线为圆形转动第二模具盒(4),直到第一模具盒盒体(1)和第二模具盒盒体(41)的夹角为预设值时为止;/nS2:模具的密封安装,向左滑动第一滑动板本体(31)同时向下滑动第二滑动板本体(43),直到第一滑动板本体(31)的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工艺,其使用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装置,该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装置包括第一模具盒盒体(1)、通槽(2)、第一滑动板(3)和第二模具盒(4),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装置对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时具体方法如下:
S1:模具的角度调节,将第二模具盒(4)沿着通槽(2)左右滑动,直到第二模具盒(4)到达预设位置后再以固定螺栓(44)所在的水平线为圆形转动第二模具盒(4),直到第一模具盒盒体(1)和第二模具盒盒体(41)的夹角为预设值时为止;
S2:模具的密封安装,向左滑动第一滑动板本体(31)同时向下滑动第二滑动板本体(43),直到第一滑动板本体(31)的左侧末端和第二滑动板本体(43)的底部末端相互搭接为止;
S3:混凝土砌块的制备,将第一模具仓(33)内和第二模具仓(42)内均浇注混凝土后,待其干燥成型;
S4:混凝土砌块的打磨,将干燥成型的混凝土砌块从第一模具仓(33)和第二模具仓(42)内取出后,使用砂纸对混凝土砌块的毛边进行打磨;
其中,所述第一模具盒盒体(1)的顶部前后两侧开凿有通槽(2),两组所述通槽(2)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模具盒盒体(1)的前后两侧侧壁,所述第一模具盒盒体(1)的顶部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3),所述第二模具盒(4)的底部前后两侧分别与两组所述通槽(2)内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板(3)包括第一滑动板本体(31)、第一滑动块(32)、第一模具仓(33)和第一滑槽(34),所述第一模具盒盒体(1)的中心设有第一模具仓(33),位于所述第一模具仓(33)的顶部前后两侧内壁均水平开凿有第一滑槽(34),所述第一滑动板本体(3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动块(32),两组所述第一滑动块(32)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一滑槽(34)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立豪建筑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