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00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包括承载组件、传送组件和打孔组件,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承载台、第二承载台和第一承载支柱,第一承载支柱从上至下依次与第一承载台和第二承载台固定连接,第一承载台设置有传送组件槽,传送组件固定连接在传送组件槽内,传送组件包括驱动组件、第一板传送组件侧板、第二板传送组件侧板、若干辊筒和第二承载支柱,驱动组件包括主动驱动组件,打孔组件与第一承载台上侧固定连接,从传送组件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排列送料管理组件和打孔设备组件,送料管理组件包括机械手构件,打孔设备包括打孔设备底座、孔钻固定座和若干孔钻,打孔设备底座与第二承载台上侧固定连接,孔钻固定座与孔钻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旧表计回收利用
,具体为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仪器表计是用以检测、测量、观察、计算各种物理量、物质成分、无形参数等的器具或设备,也可以具有自动控制、报警、信号传递和数据处理等功能。近年来,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表计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其外壳材质有不锈钢、铝、塑料等,而废旧表计回收过程中,此类材料的回收具有重要的价值。此外,报废的表计重新流入市场,会对显示屏幕和资产编号进行破坏,而废旧的表计再次使用时,很容易发生危险,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对废旧的表计进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在废旧表计的回收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粉碎,粉碎后的材料可加以利用从而进行再次生产,使得废旧材料可循环利用,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目前一方面由于废旧表计回收过程中,粉碎过程基本是人工操作,处理起来的工作效率较低,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废旧表计回收的打孔过程中环节众多,一般包括输入环节、中转环节、传送环节,打孔环节和输出环节,因此往往需要多种装置组合使用,但是多种装置组合使用,将提高打孔装置的成本,另一方面占地面积也大,往往一个打孔过程需要多名工作人员配合工作。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能够将打孔过程中的众多环节集中在一个装置中进行,以提高工业废旧表计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开发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以提高废旧表计处理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包括承载组件、传送组件和打孔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承载台、第二承载台和第一承载支柱,所述第一承载支柱从上至下依次与所述第一承载台和第二承载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载台设置有传送组件槽,所述传送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传送组件槽内,所述传送组件包括驱动组件、第一板传送组件侧板、第二板传送组件侧板、若干辊筒和第二承载支柱,若干平行排列的辊筒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传送组件侧板内侧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传送组件侧板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板传送组件侧板下侧至少连接一个第二承载支柱,所述第二板传送组件侧板下侧至少连接一个第二承载支柱,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驱动组件,所述打孔组件包括送料管理组件和打孔设备组件,所述打孔组件与所述第一承载台上侧固定连接,从所述传送组件输入端至所述传送组件输出端,依次排列所述送料管理组件和所述打孔设备组件,所述送料管理组件包括机械手构件,所述打孔设备组件包括打孔设备,所述打孔设备包括打孔设备底座、孔钻固定座和若干孔钻,所述打孔设备底座与所述第二承载台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孔钻固定座与所述孔钻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承载台上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箱体,所述保护箱体在所述传送组件输入端一侧设置有输入口,所述保护箱体在所述传送组件输出端一侧设置有输出口。优选的,所述主动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打孔设备下方,所述主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马达和若干第一驱动轮,所述驱动马达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轮转动,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辊筒一侧接触,使得辊筒朝所述传送组件输出端转动。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若干从动驱动组件,从所述传送组件输入端至所述传送组件输出端,依次排列所述从动驱动组件和所述主动驱动组件,所述从动驱动组件包括若干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同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轮和所述辊筒一侧接触。优选的,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第一导流构件,所述第一导流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板传送组件侧板或者第二板传送组件侧板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传送组件侧板与所述第二板传送组件侧板之间,所述第一导流构件从所述传送组件输入端延伸至所述传送组件输出端,和/或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第二导流构件,所述第二导流构件包括第一固定条和若干第二固定条,第一固定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传送组件侧板与所述第二板传送组件侧板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条从所述传送组件输入端延伸至所述传送组件输出端,所述第二固定条与第一板传送组件侧板或者第二板传送组件侧板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第一固定条与所述第二固定条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机械手构件包括机械手基座、气缸、机械手臂、第一机械手指和第二机械手指,所述机械臂一端连接第一机械手指,另一端连接第二机械手指,所述气缸包括气缸体和气缸活动部,所述气缸活动部一端与所述气缸体连接,另一端连接杆连接,所述机械手基座一端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机械臂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机械臂连接。进一步,所述气缸活动部与连接杆滑动连接,和/或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机械臂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送料管理组件还包括若干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感应组件基座和感应器,所述感应组件基座与第一板传送组件侧板或者第二板传送组件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感应组件基座与感应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传送组件槽中空,使得所述第一承载台上侧的所述打孔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碎屑能够落入所述第二承载台,和/或所述第二承载台设置有孔槽,使得碎屑能够落入从所述第二承载台落入回收桶中。优选的,所述感应组件基座安装拍照模块,所述感应器为光纤传感器;所述感应组件基座由于安装拍照模块,具有扫描标记装置,用于记录报废表计的信息并留存证据,为计量资产的报废提供必要的信息记录,拍摄的照片也可以用于保存,所述感应器为光纤传感器记录表计在承载组件、传送组件和打孔组件上的如位置等具体数据。本专利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能够将打孔过程中的众多环节集中在一个装置中进行,不需要多种装置组合使用,一方面降低打孔装置的成本,另一方面占地面积小,一个打孔过程只需少量的工作,因此提高工业废旧表计处理的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传送组件固定连接在承载组件的传送组件槽内,一方面为传送组件上进行的打孔过程环节的提供稳定的工作平台,另一方面也在承载组件上安装打孔环节的设备,尤其是打孔设备,进一步,打孔环节产生的碎屑,既能防止飞溅也能将其及时放入回收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的一种方案的第一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的又一种方案的第一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的又一种方案的第二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的承载组件的第一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的打孔机构的承载组件的第二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的打孔设备的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的机械手构件的第一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的机械手构件的第二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的部分传送组件的第一结构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包括承载组件、传送组件和打孔组件,其特征在于,/n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承载台(1)、第二承载台(2)和第一承载支柱(3),所述第一承载支柱(3)从上至下依次与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第二承载台(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载台(1)设置有传送组件槽(4),所述传送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传送组件槽(4)内,/n所述传送组件包括驱动组件、第一板传送组件侧板(5)、第二板传送组件侧板(6)、若干辊筒(7)和第二承载支柱(8),若干平行排列的辊筒(7)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传送组件侧板(5)内侧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传送组件侧板(6)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板传送组件侧板(5)下侧至少连接一个第二承载支柱(8),所述第二板传送组件侧板(6)下侧至少连接一个第二承载支柱(8),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驱动组件,/n所述打孔组件包括送料管理组件和打孔设备组件,所述打孔组件与所述第一承载台(1)上侧固定连接,从所述传送组件输入端至所述传送组件输出端,依次排列所述送料管理组件和所述打孔设备组件,所述送料管理组件包括机械手构件,所述打孔设备组件包括打孔设备(9),所述打孔设备(9)包括打孔设备底座(10)、孔钻固定座(11)和若干孔钻(12),所述打孔设备底座(10)与所述第二承载台(2)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孔钻固定座(11)与所述孔钻(1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表计循环利用的打孔装置,包括承载组件、传送组件和打孔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承载台(1)、第二承载台(2)和第一承载支柱(3),所述第一承载支柱(3)从上至下依次与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第二承载台(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载台(1)设置有传送组件槽(4),所述传送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传送组件槽(4)内,
所述传送组件包括驱动组件、第一板传送组件侧板(5)、第二板传送组件侧板(6)、若干辊筒(7)和第二承载支柱(8),若干平行排列的辊筒(7)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传送组件侧板(5)内侧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传送组件侧板(6)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板传送组件侧板(5)下侧至少连接一个第二承载支柱(8),所述第二板传送组件侧板(6)下侧至少连接一个第二承载支柱(8),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驱动组件,
所述打孔组件包括送料管理组件和打孔设备组件,所述打孔组件与所述第一承载台(1)上侧固定连接,从所述传送组件输入端至所述传送组件输出端,依次排列所述送料管理组件和所述打孔设备组件,所述送料管理组件包括机械手构件,所述打孔设备组件包括打孔设备(9),所述打孔设备(9)包括打孔设备底座(10)、孔钻固定座(11)和若干孔钻(12),所述打孔设备底座(10)与所述第二承载台(2)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孔钻固定座(11)与所述孔钻(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台(1)上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箱体(13),所述保护箱体(13)在所述传送组件输入端一侧设置有输入口(14),所述保护箱体(13)在所述传送组件输出端一侧设置有输出口(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打孔设备(9)下方,所述主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马达(18)和若干第一驱动轮(19),所述驱动马达(18)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轮(19)转动,所述第一驱动轮(19)与所述辊筒(7)一侧接触,使得辊筒(7)朝所述传送组件输出端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若干从动驱动组件(16),从所述传送组件输入端至所述传送组件输出端,依次排列所述从动驱动组件和所述主动驱动组件,所述从动驱动组件包括若干第二驱动轮(17),所述第一驱动轮(19)与第二驱动轮(17)同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轮(17)和所述辊筒(7)一侧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政徐格利詹吉勇任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创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