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朴盛焕专利>正文

口罩穿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00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口罩穿孔器,其结构包括:圆筒形壳体;圆筒形主体紧贴所述壳体内侧被可装卸地插入,主体外周面设有刀刃安放槽,使刀刃被安放同时向主体下侧凸出的旋转刀;将所述壳体固定在口罩一端的状态下,使所述旋转刀在壳体内侧旋转,进而利用刀刃在口罩上穿出孔,在如此形成的孔上可以装配气阀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罩穿孔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罩穿孔器,具体是,在口罩上穿出孔,使普通口罩上可以装配气阀使用的口罩穿孔器。
技术介绍
在受污染的大气环境下,口罩作为保护呼吸道的一种手段,近来由于黄沙或流感或变异病毒等原因,使其使用量剧增。通常广泛使用的口罩是使用棉、无纺布、纸等材料制作,本身具备过滤效果,可以隔离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病毒或者冷空气而起到保护呼吸道的作用。但佩戴口罩后口罩会紧贴脸部,导致呼吸不畅,呼气时产生的湿气和不适感造成难以长时间佩戴的问题。鉴于这些问题,人们会使用口罩的一端装配气阀的口罩,专利文献1就是具备气阀的口罩的一例。如上所述,装配气阀的口罩的优势在于,可以把口罩里面的不适空气迅速排出,使呼吸变得更加舒适。但装配气阀的口罩也不能长时间佩戴,而且与普通口罩相比,增加经济上的负担,对于需长时间佩戴的人来说,还是比较难以接受的。【先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韩国技术注册第20-0480574号(2016.06.02.)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普通口罩上简单地穿出孔,再装配气阀可以使用的口罩穿孔器。【技术方案】为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其结构包括:圆筒形壳体;圆筒形主体紧贴所述壳体内侧被可装卸地插入,主体外周面设有刀刃安放槽,使刀刃被安放同时向主体下侧凸出的旋转刀;将所述壳体固定在口罩一端的状态下,使所述旋转刀在壳体内侧旋转,进而利用刀刃在口罩上穿出孔。在如此形成的口罩孔上装配气阀使用,不需购买装配气阀的高价口罩,装配气阀即可使用。所述刀刃安放槽可在旋转刀主体的底面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是,其结构包括:呈圆筒形而可插入所述壳体的内侧,上端边缘部设有卡合槽的套子;以及,圆筒形主体紧贴所述套子内侧被可装卸地插入,主体外周面设有刀刃安放槽,使刀刃被安放同时向主体下侧凸出,上侧设有与所述套子的卡合槽对应的卡合凸块的旋转刀;将所述壳体固定在口罩一端的状态下,使所述套子和所述旋转刀在壳体内侧旋转,进而利用刀刃在口罩上穿出孔。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特征是,所述套子和旋转刀的卡合槽以及卡合凸块以锯齿形形成而仅向一侧方向一起旋转。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特征是,所述套子的卡合槽以深度不同的两个以上的槽构成,旋转刀的卡合凸块结合于深度深的卡合槽时,刀刃的下端向旋转刀的下侧凸出而切断口罩,旋转刀的卡合凸块结合于深度浅的卡合槽时,刀刃的下端不向旋转刀的下端凸出,因此使用时和存放时的位置变得不同。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特征是,所述旋转刀的内侧收纳磁铁,通过磁力使安放于外面的刀刃保持被附着的状态。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特征是,所述多个刀刃安放槽是在旋转刀的外周面或底面不同的高度设置,使刀刃向旋转刀的下侧凸出不同的高度。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特征是,其结构包括:圆筒形壳体;圆筒形主体紧贴所述壳体内侧被可装卸地插入,主体下端的外周面设有刀刃安放槽的旋转刀;以及由所述刀刃安放槽向旋转刀的下侧凸出插入的圆形刀刃。因此将所述壳体固定在口罩一端的状态下,使所述旋转刀在壳体内侧旋转,进而利用刀刃在口罩上穿出孔。所述圆形刀刃是弯曲形成使下端的刀刃部分向下侧进一步凸出时,可以更容易进行切割。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特征是,还设有与壳体下侧相面对的托架,在所述壳体底面和托架对应的位置上埋入多个磁铁,使之用磁力相互粘附,所述托架的上面设有使引导刀刃下端部被引导的导槽。因此将口罩夹在所述壳体和托架之间,通过磁力固定的状态下,可以安全地进行切割。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特征是,壳体的底面设有将口罩稳定地固定住的按压凸块。【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普通口罩上可以简单地穿出孔,如此形成的口罩孔上可以装配气阀使用,因此不必购买装配气阀的高价口罩也可以装配气阀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适用的刀刃是使用通常使用的切割刀的刀刃,使得所消耗的刀刃容易购买使用;本专利技术是在口罩的任一位置上穿出孔并装配气阀,因此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装配气阀;本专利技术是可以随着口罩的使用,仅更换污染的口罩,再装配气阀即可使用,故节省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穿孔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合状态透视图;图2是所述图1的分离透视图;图3是刀刃附着于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刀上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是说明刀刃被附着的高低的展开图;图5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分离透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磁铁结合于旋转刀上的状态的底面透视图;图7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刀的作用的剖视图;其中,(a)和(b)显示旋转刀的两个状态;图8至图1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的透视图;图1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一例的底面透视图。图13和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穿孔器上设有安全盖的透视图和剖视图;图15至图17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多个示意图;图18至图2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多个示意图;图2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穿孔器上设有开启装置的状态的透视图。【符号说明】10:壳体;11:凸缘;12:按压凸块;20:旋转刀;21:环状凸部;22:把手;23:刀刃安放槽;24:卡合凸块;30:套子;31:卡合槽;40:刀刃;41:旋转刀刃;50:磁铁;51:结合磁铁;60:口罩;70:气阀;80:安全盖;81:固定轴;90:托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加的一实施例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图中同一名称部分使用了同一符号。图1至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穿孔器的一例的结合状态透视图,图2是所述图1的分离透视图,图3是刀刃附着于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刀上的状态的透视图,本专利技术的口罩穿孔器是大致分成壳体(10)和旋转刀(20),壳体(10)以圆筒形构成,下端设有展开形态的凸缘(11),旋转刀(20)以圆筒形主体形成,上端设有环状凸部(21),环状凸部(21)的上端设有把手(22)。壳体(10)的内部是贯通的,旋转刀(20)是插进紧贴壳体(10)的内径,旋转刀(20)的环状凸部(21)限制旋转刀(20)被进一步插进壳体(10)内部,此时的旋转刀(20)下端与壳体(10)的下端定位相同。旋转刀(20)的外面设有多个刀刃安放槽(23),使得刀刃(40)被安放。所述刀刃(40)是将通常使用广泛的所谓切割刀(推动把手,将刀架中的刀刃拔出所需长度使用的刀)的刀刃切断使用,因此刀刃安放槽(23)形成与刀刃(40)的形态相应的形状,一部分刀刃安放槽(23)是稍微向下侧配置,使得刀刃(40)被装配时刀刃(40)的下端向旋转刀(20)的下侧凸出,一部分刀刃安放槽(23)是稍微向上配置,避免刀刃(40)向旋转刀(20)的下侧凸出。因此,使用旋转刀(20)时,将刀刃(40)夹进向下侧配置的刀刃安放槽23中使用,不使用时夹进向上侧配置的槽中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罩穿孔器,其特征在于,/n其结构包括:圆筒形壳体;圆筒形主体紧贴所述壳体内侧被可装卸地插入,主体外周面设有刀刃安放槽,使刀刃被安放同时向主体下侧凸出的旋转刀;/n将所述壳体固定在口罩一端的状态下,使所述旋转刀在壳体内侧旋转,进而利用刀刃在口罩上穿出孔。/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02 KR 10-2020-00400641.一种口罩穿孔器,其特征在于,
其结构包括:圆筒形壳体;圆筒形主体紧贴所述壳体内侧被可装卸地插入,主体外周面设有刀刃安放槽,使刀刃被安放同时向主体下侧凸出的旋转刀;
将所述壳体固定在口罩一端的状态下,使所述旋转刀在壳体内侧旋转,进而利用刀刃在口罩上穿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穿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刃安放槽是设在旋转刀主体的底面,刀刃被安放时向主体下侧凸出。


3.一种口罩穿孔器,其特征在于,
其结构包括:圆筒形壳体;呈圆筒形而可插入所述壳体的内侧,上端边缘部设有卡合槽的套子;以及,圆筒形主体紧贴所述套子内侧被可装卸地插入,主体外周面设有刀刃安放槽,使刀刃被安放同时向主体下侧凸出,上侧设有与所述套子的卡合槽对应的卡合凸块的旋转刀;
将所述壳体固定在口罩一端的状态下,使所述套子和所述旋转刀在壳体内侧旋转,进而利用刀刃在口罩上穿出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穿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子和旋转刀的卡合槽以及卡合凸块以锯齿形形成,仅向一侧方向一起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穿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子的卡合槽以深度不同的两个以上的槽构成,旋转刀的卡合凸块结合于深度深的卡合槽时,刀刃的下端向旋转刀的下侧凸出而切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盛焕
申请(专利权)人:朴盛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