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片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5780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燥片制造方法,属于干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将干燥层加热烘干至含水量为15%~20%;步骤S2,将第一纸膜以及第二纸膜分别通过第一粘合层以及第二粘合层粘附在干燥层的两面得到干燥片;步骤S3,将干燥片裁切为预定的形状;步骤S4,将裁切后的干燥片再次加热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0%。其中,第一纸膜以及第二纸膜具有透气性,能够让水汽透过,干燥层用于吸收水分,第一粘合层以及第二粘合层用于连接第一纸膜、干燥层以及第二纸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通过上述任意一项的干燥片制造方法制造的干燥片,用于吸收水汽,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而下依次排布的第一纸膜、第一粘合层、干燥层、第二粘合层以及第二纸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燥片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为干燥
,具体涉及一种干燥片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湿气的管控是与产品的良率是息息相关的。干燥剂的使用,是为了要避免多余的水分造成不良品的发生。许多行业的产品对保存环境的相对湿度要求较高,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湿度值。当前,大多利用某些材料的吸放湿特性来调控环境的湿度,这种方式具有节能、控制平稳、安全等优点,适用于相对密闭小环境中湿度的平稳控制。目前大部分湿度调控材料属于干燥剂范畴,以干燥功能为主,即能够不断吸收环境中多余的水汽。干燥片是干燥剂的一种,产品多为片状形式,可应用于许多行业,如食品、家具以及服饰等产业领域。现有技术中,干燥片的加工大多都是在干燥层表面覆盖塑料膜,干燥层生产出来后为潮湿状态,需要烘干至含水量为10%以下才能使用,但是当塑料膜的面积大于3cm2时,加热会导致塑料膜翘起脱落,所以干燥片的加工多用一次烘干后再进行覆膜裁切。但当干燥片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0%时,进行裁切时会导致干燥层产生很多粉尘,从而污染干燥片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且对加工人员也会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干燥片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燥片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将干燥层加热烘干至含水量为15%~20%;步骤S2,将第一纸膜以及第二纸膜分别通过第一粘合层以及第二粘合层粘附在干燥层的两侧得到干燥片;步骤S3,将干燥片裁切为预定的形状;步骤S4,将裁切后的干燥片再次加热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燥片制造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纸膜以及第二纸膜具有透气性,能够让水汽透过,干燥层用于吸收水分,第一粘合层用于连接第一纸膜以及干燥层,第二粘合层用于连接第二纸膜以及干燥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燥片制造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在步骤S1以及步骤S2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一纸膜或第二纸膜与干燥层的相对的一面印刷文字或图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燥片制造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印刷文字或图案的油墨为食品级油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燥片制造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纸膜以及第二纸膜的材料为杜邦纸、水刺布、网纹纸、华邦纸、复合纸或者无纺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燥片制造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粘合层以及第二粘合层的材料为可降解的浆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燥片制造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粘合层以及第二粘合层为胶网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上述任意一项的干燥片制造方法制造的干燥片,用于吸收水汽,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而下依次排布的第一纸膜、第一粘合层、干燥层、第二粘合层以及第二纸膜。专利技术作用与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燥片制造方法,使用了将所有层结构同时加工覆膜以及二次烘干的方法,具体为首先将干燥层烘干至含水量15%~20%,再同时加工覆膜,进行裁切得到成品干燥片再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0%。将干燥片的干燥层先烘干至含水量15%~20%后再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0%的二次烘干法,能够在含水量还较高时就进行裁切,相较于一次将干燥层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0%的一次烘干法的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量显著减少。二次烘干方法制造干燥片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也保护了生产环境以及制造加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另外,塑料膜在加工过程的加热后容易翘起,所以本实施例的干燥片制造方法覆盖干燥层的材料选用的是纸膜,从而能够进行二次烘干的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干燥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次烘干和二次烘干的干燥片的粉尘对比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种包材透气性比较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燥片,用于吸收水分。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干燥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干燥片100为多层结构,从上而下依次排布有第一纸膜1、第一粘合层2、干燥层3、第二粘合层4以及第二纸膜5。其中,第一纸膜1、第一粘合层2、干燥层3、第二粘合层4以及第二纸膜5的相连接的面的形状以及面积相等。第一纸膜1以及第二纸膜5具有透气性,能够让水汽透过,第一纸膜1以及第二纸膜5互相配合用于固定内部材料。本实施例中,第一纸膜1以及第二纸膜2的材料为C型网纹纸。在第一纸膜1以及第二纸膜5与干燥层3相对的另一面上,印刷有标签,印刷所用的油墨为食品级的油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印刷其他图案以及文字。干燥层3用于吸收水分以及放出水分来调节湿度。第一粘合层2以及第二粘合层4用于连接第一纸膜1、干燥层3以及第二纸膜5。本实施例中,第一粘合层2以及第二粘合层4为可降解的胶网粘合剂,加热后呈液态胶水状。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干燥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干燥层3加热烘干至含水量为15%~20%。步骤S2,在第一纸膜1或者第二纸膜5的一面使用食品级油墨印刷标签。步骤S3,将第一纸膜1、第一粘合层2、干燥层3、第二粘合层4以及第二纸膜5依次排列(第一纸膜1或者第二纸膜5印刷有标签的一面与干燥层3相对),同时加工使第一纸膜1以及第二纸膜5分别通过第一粘合层2以及第二粘合层4粘附在干燥层3的两面。本实施例中,通过五合一覆膜设备进行覆膜。具体为:作为第一纸膜1与第二纸膜5的C型网纹纸以及作为第一粘合层2与第二粘合层3的胶网分别为两捆卷膜状。多片长方形的干燥层3被放至传送带的表面,传送至辊轮处;第一纸膜1的卷膜以及第一粘合层2的卷膜设置在传送带的上方,两个卷膜同时输送第一纸膜1以及第一粘合层2使两者贴合,再从传送带的上方输送至辊轮处;第二纸膜5以及第二粘合层2的卷膜设置在传送带的下方,两个卷膜同时输送第一纸膜1以及第一粘合层2使两者贴合,再从下方输送至辊轮处,使第一纸膜1以及第二纸膜5同时通过第一粘合层2以及第二粘合层4对干燥层3进行滚轮覆膜,使C型网纹纸粘附固定在干燥层3的两面。本实施例中,多片干燥层3不互相连接,而C型网纹纸以及胶网为连续的卷膜,覆膜后的干燥片呈Z型折叠摆放。步骤S4,将覆膜好的干燥片裁切为预定形状得到干燥片100。步骤S5,将裁切好的干燥片100加热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0%。本实施例中,裁切好的干燥片100通过旋转烘箱进行二次烘干,即将干燥片100放入可旋转的烘箱进行均匀烘干后取出。实验一本实施例中,采用二次烘干的方式对干燥片100进行加工,用于减少干燥片在裁切时产生的粉尘。本实施例的实验一对使用二次烘干方法制造的干燥片以及使用一次烘干方法制造的干燥片在裁切过程中的粉尘量进行了对比。使用一次烘干方法制造的干燥片200的具体过程如下:步骤S1,将干燥层3加热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0%;步骤S2,将第一纸膜1以及第二纸膜5通过第一粘合层1以及第二粘合层4粘合至干燥层3上,形成干燥片;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燥片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将干燥层加热烘干至含水量为15%~20%;/n步骤S2,将第一纸膜以及第二纸膜分别通过第一粘合层以及第二粘合层粘附在所述干燥层的两侧得到干燥片;/n步骤S3,将所述干燥片裁切为预定的形状;/n步骤S4,将裁切后的所述干燥片再次加热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燥片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干燥层加热烘干至含水量为15%~20%;
步骤S2,将第一纸膜以及第二纸膜分别通过第一粘合层以及第二粘合层粘附在所述干燥层的两侧得到干燥片;
步骤S3,将所述干燥片裁切为预定的形状;
步骤S4,将裁切后的所述干燥片再次加热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片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纸膜以及所述第二纸膜具有透气性,能够让水汽透过,
所述干燥层用于吸收水分,
所述第一粘合层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纸膜以及所述干燥层,
所述第二粘合层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纸膜以及所述干燥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片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所述步骤S1以及所述步骤S2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纸膜或所述第二纸膜与所述干燥层的相对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跃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衡元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