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产科临床用紧急助产装置,包括底垫、垫板、限位板、气囊垫、充气阀、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所述底垫的上部固定胶接有气囊垫,且气囊垫的一端设置有充气管,充气管与充气阀连接;所述底垫的底部垫接有垫板,且垫板的一端焊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的上部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焊接在所述限位板上;所述底垫的一端固定缝接有第一束带,且底垫的另一端固定缝接有第二束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脚部对充气阀进行踩放的循环控制,在充气管的连接作用下,对气囊垫实现充气操作,节省了传统手动利用打气筒对气囊充气的劳动强度,也节约了充气的时间。
An emergency midwifery device convenient for obstetric clin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产科临床用紧急助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产科临床用紧急助产装置。
技术介绍
助产装置,一种产科助产的助产装置,其操作简便,可以减少头部损伤,加快娩出,医院义务人员在为待产的孕妇进行自然分娩时,需要医务人员辅助产妇娩出婴儿,当婴儿头部露出时,为防止婴儿窒息,医务人员通常需要用双手托住婴儿的头部,以配合产妇顺利分娩。现有的助产装置,大多是助产钳,这种装置操作起来非常容易伤到婴儿,增加了产妇的痛苦,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也有普通型气囊助产装置,这种装置功能简单,采用人工打气筒的装置,效率慢,浪费医务人员的体力,当气囊气压不稳时可能会对孕妇和婴儿造成伤害,后果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产科临床用紧急助产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产科临床用紧急助产装置,包括底垫、垫板、限位板、气囊垫、充气阀、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所述底垫的上部固定胶接有气囊垫,且气囊垫的一端设置有充气管,充气管与充气阀连接;所述底垫的底部垫接有垫板,且垫板的一端焊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的上部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焊接在所述限位板上;所述底垫的一端固定缝接有第一束带,且底垫的另一端固定缝接有第二束带。优选的,所述第一束带的上部缝接有魔术子贴,第二束带的底部缝接有魔术母贴。优选的,所述魔术子贴与魔术母贴相互粘接。优选的,所述气囊垫的一端设置有放气口,且放气口上扣接有卡扣。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中焊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焊接在连接杆上。优选的,所述固定杆螺纹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开设的通孔中。优选的,所述底垫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垫板,且垫板分布在底垫的两侧。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外壁胶接有软垫。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脚部对充气阀进行踩放的循环控制,在充气管的连接作用下,对气囊垫实现充气操作,节省了传统手动利用打气筒对气囊充气的劳动强度,也节约了充气的时间。2、本专利技术,利用弹簧的弹性伸缩性能,在产妇的双腿弯曲展开后,可以控制限位板接触在腿部的位置处,并使软垫直接接触在腿上,对展开的双腿起到限位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产科临床用紧急助产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产科临床用紧急助产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产科临床用紧急助产装置的气囊垫和充气阀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垫、2垫板、3第一束带、4支撑板、5固定杆、6弹簧、7连接杆、8限位板、9放气口、10第二束带、11充气管、12气囊垫、13软垫、14充气阀、15魔术子贴、16魔术母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便于产科临床用紧急助产装置,包括底垫1、垫板2、限位板8、气囊垫12、充气阀14、第一束带3和第二束带10,底垫1的上部固定胶接有气囊垫12,且气囊垫12的一端设置有充气管11,充气管11与充气阀14连接,气囊垫12的一端设置有放气口9,且放气口9上扣接有卡扣。进一步的,在卡扣将放气口9封闭后,可以脚踩在充气阀14上,通过脚部对充气阀14进行踩放的循环控制,在充气管11的连接作用下,对气囊垫12实现充气操作,节省了传统手动利用打气筒对气囊充气的劳动强度,也节约了充气的时间。其中,底垫1的底部垫接有垫板2,底垫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垫板2,且垫板2分布在底垫1的两侧,垫板2的一端焊接在支撑板4上,支撑板4的上部设置有固定杆5,且固定杆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一端焊接在限位板8上,限位板8的外壁胶接有软垫13;固定杆5的一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中焊接有弹簧6,弹簧6的一端焊接在连接杆7上,固定杆5螺纹固定在支撑板4上开设的通孔中。具体的,当底垫1展开垫接在生产部位的下方后,可以将消毒后的垫板2置于在底垫1的下方,并在支撑板4和固定杆5的连接作用下,使限位板8置于在底垫1的上方;在固定杆5内设置有弹簧6,利用弹簧6的弹性伸缩性能,在产妇的双腿弯曲展开后,可以控制限位板8接触在腿部的位置处,并使软垫13直接接触在腿上,对展开的双腿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因身体不适使腿部的活动影响生产,且通过限位板8对腿部限位,并且还节约了人工对腿部按压的人力。其中,底垫1的一端固定缝接有第一束带3,且底垫1的另一端固定缝接有第二束带10;第一束带3的上部缝接有魔术子贴15,第二束带10的底部缝接有魔术母贴16,魔术子贴15与魔术母贴16相互粘接。具体的,在气囊垫12中的气体放出后,且在垫板2从底垫1下方移走后,可以将气囊垫12和底垫1进行卷收,并利用第一束带3和第二束带10的卷绕在底垫1上,然后利用魔术子贴15和魔术母贴16的相互粘接的连接关系,完成对底垫1和气囊垫12的收纳。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产科临床用紧急助产装置,包括底垫(1)、垫板(2)、限位板(8)、气囊垫(12)、充气阀(14)、第一束带(3)和第二束带(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1)的上部固定胶接有气囊垫(12),且气囊垫(12)的一端设置有充气管(11),充气管(11)与充气阀(14)连接;/n所述底垫(1)的底部垫接有垫板(2),且垫板(2)的一端焊接在支撑板(4)上,所述支撑板(4)的上部设置有固定杆(5),且固定杆(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一端焊接在所述限位板(8)上;/n所述底垫(1)的一端固定缝接有第一束带(3),且底垫(1)的另一端固定缝接有第二束带(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产科临床用紧急助产装置,包括底垫(1)、垫板(2)、限位板(8)、气囊垫(12)、充气阀(14)、第一束带(3)和第二束带(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1)的上部固定胶接有气囊垫(12),且气囊垫(12)的一端设置有充气管(11),充气管(11)与充气阀(14)连接;
所述底垫(1)的底部垫接有垫板(2),且垫板(2)的一端焊接在支撑板(4)上,所述支撑板(4)的上部设置有固定杆(5),且固定杆(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一端焊接在所述限位板(8)上;
所述底垫(1)的一端固定缝接有第一束带(3),且底垫(1)的另一端固定缝接有第二束带(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产科临床用紧急助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带(3)的上部缝接有魔术子贴(15),第二束带(10)的底部缝接有魔术母贴(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产科临床用紧急助产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燕,张雪松,朱露云,
申请(专利权)人:高海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