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68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包括支撑架体、设于支撑架体上方的治疗平台以及设于治疗平台下侧的辅助装置;所述治疗平台包括治疗台以及设于治疗台内的治疗区;所述治疗台一端上方设有头枕;所述治疗台一侧外壁设有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治疗区内弹性垫上设有辅助脊椎垫以及辅助滚筒组,矫正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由控制装置上的按钮来控制,对于使用者更高效以及方便快捷,治疗台的头枕与扩展区的桥型保护垫让使用者更加舒适安全;护栏上有推车手杆,与支撑腿下的滚轮配合,使设备方便移动,可调节支撑腿固定设备,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与普适性。

A spinal auxiliary treatment device for spinal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装置,具体是指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脊柱是人体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脊柱除支撑和保护功能外,还有灵活的运动功能,虽然相邻两椎骨间的运动范围很小,但是多数椎骨间的运动累计在一起就可以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脊柱发生损伤后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治疗初步完成后,需要需要长时间的恢复式治疗,这段时间被称为恢复期,恢复期内的患者多处于躺卧状态,躺卧状态下对脊柱的恢复不利。目前现有的辅助治疗装置太过简陋,设备的不够便利,对于患者的舒适性没有过多地考虑。因此,上述反应的技术问题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包括支撑架体、设于支撑架体上方的治疗平台以及设于治疗平台下侧的辅助装置;所述支撑架体包括四个对称设于治疗平台下侧侧边的支撑腿以及设于支撑腿下侧与支撑腿转动连接的滚轮;所述支撑腿任意一对侧面设有可调节支撑腿;所述治疗平台包括治疗台以及设于治疗台内的治疗区;所述治疗台一端上方设有头枕;所述治疗台一侧外壁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治疗区包括与治疗台左右两端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滑动管以及与滑动管滑动连接的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上设有辅助脊柱垫;所述弹性垫内设有转动连接的辅助滚筒组,所述辅助滚筒组穿过辅助脊椎垫并将辅助脊椎垫隔断成中间区域长,两端区域相等的三个区域;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设于治疗台下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架、设于固定架下方的支撑架以及设于支撑架上方的矫正器;所述矫正器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另一端穿透固定架延伸至弹性垫下侧。作为改进,所述治疗台设有头枕一端向外设有扩展区;所述扩展区内设有桥型防护垫;作为改进,所述治疗台没有头枕的一端设有护栏;所述护栏上设有转动连接的推车手杆;作为改进,所述弹性垫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为圆形;作为改进,所述固定架下侧两端设有固定连接的置物箱;所述置物箱内部设有隔板。作为改进,所述控制装置与矫正器之间电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治疗区内弹性垫上设有辅助脊椎垫以及辅助滚筒组,矫正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由控制装置上的按钮来控制,对于使用者更高效以及方便快捷,治疗台的头枕与扩展区的桥型保护垫让使用者更加舒适安全;护栏上有推车手杆,与支撑腿下的滚轮配合,使设备方便移动,可调节支撑腿固定设备,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与普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如图所示:1、支撑架体,2、治疗平台,3、辅助装置,4、支撑腿,5、滚轮,6、可调节支撑腿,7、治疗台,8、治疗区,9、头枕,10、控制装置,11、滑动管,12、弹性垫,13、辅助脊柱垫,14、固定架,15、支撑架,16、矫正器,17、扩展区,18、桥型防护垫,19、护栏,20、推车手杆,21、透气孔,22、置物箱,23、隔板,24、辅助滚筒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3,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包括支撑架体1、设于支撑架体1上方的治疗平台2以及设于治疗平台2下侧的辅助装置3;所述支撑架体1包括四个对称设于治疗平台2下侧侧边的支撑腿4以及设于支撑腿4下侧与支撑腿4转动连接的滚轮5;所述支撑腿4任意一对侧面设有可调节支撑腿6;所述治疗平台2包括治疗台7以及设于治疗台7内的治疗区8;所述治疗台7一端上方设有头枕9;所述治疗台7一侧外壁设有控制装置10;所述治疗区8包括与治疗台7左右两端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滑动管11以及与滑动管11滑动连接的弹性垫12;所述弹性垫12上设有辅助脊柱垫13;所述弹性垫12内设有转动连接的辅助滚筒组24,所述辅助滚筒组24穿过辅助脊椎垫13并将辅助脊椎垫13隔断成中间区域长,两端区域相等的三个区域;所述辅助装置3包括设于治疗台7下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架14、设于固定架14下方的支撑架15以及设于支撑架15上方的矫正器16;所述矫正器16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5上,另一端穿透固定架14延伸至弹性垫12下侧。所述治疗台7设有头枕9一端向外设有扩展区17;所述扩展区17内设有桥型防护垫18;所述治疗台7没有头枕9的一端设有护栏19;所述护栏19上设有转动连接的推车手杆20;所述弹性垫12上设有若干透气孔21,所述透气孔21为圆形;所述固定架14下侧两端设有固定连接的置物箱22;所述置物箱22内部设有隔板23。所述控制装置10与矫正器16之间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在使用时,通过推动手杆20以及支撑腿4下侧的滚轮5配合,将本专利技术推到合适的治疗地,然后通过支撑腿4侧边的可调节支撑腿6将本专利技术固定住,防止在进行治疗时滑动造成不必要的危险,患者根据指导躺在治疗区8内的弹性垫12上,使脊柱在弹性垫12内的辅助脊柱垫12上,头部躺在治疗台7上的头枕9上,等患者躺好后,便可通过控制装置10对矫正器16进行控制,来对弹性垫12反复施加力辅助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弹性垫12上的辅助滚筒组24提供辅助治疗。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体、设于支撑架体上方的治疗平台以及设于治疗平台下侧的辅助装置;/n所述支撑架体包括四个对称设于治疗平台下侧侧边的支撑腿以及设于支撑腿下侧与支撑腿转动连接的滚轮;所述支撑腿任意一对侧面设有可调节支撑腿;/n所述治疗平台包括治疗台以及设于治疗台内的治疗区;所述治疗台一端上方设有头枕;所述治疗台一侧外壁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治疗区包括与治疗台左右两端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滑动管以及与滑动管滑动连接的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上设有辅助脊柱垫;所述弹性垫内设有转动连接的辅助滚筒组,所述辅助滚筒组穿过辅助脊椎垫并将辅助脊椎垫隔断成中间区域长,两端区域相等的三个区域;/n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设于治疗台下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架、设于固定架下方的支撑架以及设于支撑架上方的矫正器;所述矫正器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另一端穿透固定架延伸至弹性垫下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体、设于支撑架体上方的治疗平台以及设于治疗平台下侧的辅助装置;
所述支撑架体包括四个对称设于治疗平台下侧侧边的支撑腿以及设于支撑腿下侧与支撑腿转动连接的滚轮;所述支撑腿任意一对侧面设有可调节支撑腿;
所述治疗平台包括治疗台以及设于治疗台内的治疗区;所述治疗台一端上方设有头枕;所述治疗台一侧外壁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治疗区包括与治疗台左右两端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滑动管以及与滑动管滑动连接的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上设有辅助脊柱垫;所述弹性垫内设有转动连接的辅助滚筒组,所述辅助滚筒组穿过辅助脊椎垫并将辅助脊椎垫隔断成中间区域长,两端区域相等的三个区域;
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设于治疗台下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架、设于固定架下方的支撑架以及设于支撑架上方的矫正器;所述矫正器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另一端穿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花郑海伦陈恒梅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市闽东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