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玻璃或塑料构成的镜片材料1的两表面上,设有拒油性涂层2。并且,在拒油性涂层2的表面上形成有微粒层3,此微粒层3分散有金属氧化物微粒及氟化物微粒中的至少一种,进而在微粒层3的表面上设有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树脂层4。由于树脂层4和在磨边加工机上固定镜片时使用的双面胶带的粘着性良好,因而在加工时不易引起轴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经实施拒油性涂敷的眼镜用镜片进行外形(外周) 加工以使其和镜框相配的磨边加工方法,以及适于此加工方法的眼镜 用镜片。
技术介绍
一般,眼镜用镜片是经过外形加工,使之和顾客在眼镜店挑选的 镜框形状相配后,装入镜框中再交付给顾客。如此对镜片外周进行加 工的加工机称为磨边加工机(磨边机、边缘加工机等)。 一般的磨边 加工机,是一边以加工轴夹持眼镜, 一边利用磨削加工具来磨削边缘, 以此加工外形形状。所述加工方法的概念图如图6所示。首先利用双面胶带23将被加 工镜片21固定在塑料制锁帽22上。也就是预先在锁帽22上贴附双面 胶带23,幷将此双面胶带23的另一面贴附在被加工镜片21的表面上, 从而将被加工镜片21固定在锁帽22上。然后,将此锁帽22固定在上 侧镜片加工轴24上。接着,将此被加工镜片21夹入到下侧镜片加工轴25和锁帽22 之间进行固定。在此状态下,使磨削加工具26 —边旋转一边沿着被加 工镜片21的外周移动,以对被加工镜片21外周进行加工。所述磨边 加工有时幷不在眼镜店进行,而是在制造工厂进行。近年来,市售有对眼镜用镜片的表面实施拒油性涂敷的眼镜镜片。 这样的镜片因其表面不易附着污垢而受到眼镜用户的好评,但存在如 下问题由于表面的摩擦阻力小,因而在进行磨边加工时,如果使用 未经拒油性涂敷的以往眼镜用镜片的保持方法,则在加工时会产生镜 片加工轴和镜片轴偏移的不良情况,从而导致无法正确地进行外形加 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此种情况研制而成,目的在于提供即便是经实施拒油 性涂敷的眼镜用镜片,也可以利用和以往镜片相同的保持方法来进行 磨边加工的眼镜用镜片的加工方法,以及适合此加工方法的眼镜用镜 片。用来解决所述问题的第l专利技术是一种眼镜用镜片,其特征在于, 在镜片表面,从镜片表面侧起依次设置防反射膜、拒油性膜及防滑膜,所述防滑膜由如下第1层和第2层构成,所述第1层设在所述拒油性 膜的表面上,且分散有金属氧化物微粒及氟化物微粒中的至少 一种, 而所述第2层设在所述第l层的表面上,且由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树 脂构成。在本第l专利技术中,在单面或双面拒油性膜的表面设有防滑膜。形 成防滑膜的最外层表面(第2层)且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树脂和双面 胶带的粘着性良好,因此在和双面胶带之间不会产生偏移。从而,可 以防止在拒油性膜面上直接贴附双面胶带时产生的实质性问题,即镜 片加工轴和镜片轴的轴偏移。然而,由于拒油性膜和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树脂的适应性差,所 以如果在拒油性膜上直接涂敷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树脂,则无法顺利 进行涂敷。因此,在本第l专利技术中,在两者之间设置了分散有金属氧 化物微粒及氟化物微粒中的至少一种的层(第l层)。由此,可以将 拒油性膜和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树脂接合起来,幷且可以防止两者之 间出现滑动。另外,分散有金属氧化物微粒及氟化物微粒中的至少一 种的层,还具有防止和拒油性膜之间产生滑动的功能。另外,由于形成于最外层表面的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树脂层不具 拒油性,因此适合在镜片表面上印刷将渐进多焦点镜片等装入镜框时 所需的加工信息。除此之外,在磨边加工结束后,在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树脂层上贴附玻璃纸胶带等然后将其剥离,从而可以容易地将由有机化合物构 成的树脂层、以及分散有金属氧化物的微粒及氟化物的微粒中的至少 一种的层和玻璃纸胶带一幷从镜片上剥离,而不会在剥离时刮伤镜片 面(具拒油性之涂层面)。而且,以往,是直接或者隔着双面胶带将锁帽推压到拒油性膜上, 因此存在着拒油性膜上会产生龟裂的问题,而在本专利技术中,是隔着双 面胶带将锁帽推压到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树脂上,因此可以防止产生 所述龟裂现象。 '另外,在本第l专利技术(以及对应的权利要求)中,所谓在镜片表 面,从镜片表面侧起依次设置有防反射膜、拒油性膜及防滑膜的拒油 性眼镜用镜片,不仅包含在镜片表面上直接设有防反射膜的眼镜用镜 片,而且也包含在镜片表面和防反射膜之间形成有具备其它功能的薄 膜的眼镜用镜片。用来解决所述问题的第2专利技术是一种眼镜用镜片,其特征在于, 在镜片表面,从镜片表面侧起依次设置防反射膜、拒油性膜及防滑膜, 所述防滑膜设在所述拒油性膜表面上且由如下混合物构成,所述混合 物是金属氧化物微粒及氟化物微粒中的至少一种和由有机化合物构成 的树脂的混合物。在所述第l专利技术中,使分散有金属氧化物微粒及氟化物微粒中的 至少一种的层(第l层)上,形成由包含有机化合物的树脂构成的层 (第2层),而在本第2专利技术中,则使这两个层合为一个混合层。本 专利技术中也可以获得和所述第l专利技术同等的作用效果。在所述第l专利技术 中,当使分散有金属氧化物微粒及氟化物微粒中的至少 一种的涂敷剂 干燥后,微粒容易脱落,而在本第2专利技术中,所述微粒是分散在树脂 中,因此可以消除此类问题。另外,在此情况下,涂层材料的溶剂必须能够溶解由所述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树脂。另外,在本第2专利技术(以及对应的权利要求)中,所谓在镜片表面,从镜片表面侧起依次设有防反射膜、拒油性膜及防滑膜的眼镜用 镜片,不仅包含在镜片表面上直接形成有防反射膜的眼镜用镜片,而且也包含在镜片表面和防反射膜之间形成有具备其它功能的膜的眼镜 用镜片。用来解决所述问题的第3专利技术,根据所述第1专利技术或第2专利技术的 眼镜用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射膜的表面具有10 nm以下的微 细凹凸。在本第3专利技术中,在形成于镜片表面上的防反射膜表面,形成有 10 nm以下的樣i细凹凸。由于在防反射膜表面上形成了 10 nm以下的 微细凹凸,所以能够增大防反射膜的表面积,从而增大和具拒油性的 涂层的粘着性。而且,涂敷在具拒油性的涂层上的金属氧化物微粒或 氟化物微粒和具拒油性的涂层的咬合度增大,从而可以使滑动减弱。作为在防反射膜表面构造上形成凹凸的方法,有效的是 (1 )在蒸镀时导入氧气等气体的方法;(2) 提前设定蒸镀率的方法;(3) 在蒸镀时将塑料镜片的温度控制为低温的方法;(4) 在蒸镀结束后进行离子束照射的方法;以及(5) 在蒸镀后进行等离子等照射的方法等。用来解决所述问题的第4专利技术,根据所述第l专利技术至第3专利技术中 的任一专利技术的眼镜用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微粒及氟化 物孩吏粒的平均粒径为100 nm以下。本第4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法是,在进行自动磨边加工时通过使光透射 被加工镜片,来检测被加工镜片位置。如果金属氧化物微粒及氟化物 微粒的平均粒径超过100 nm,则分散有这些微粒的层中可见光的透射 率会变差,从而可能导致位置检测系统无法顺利运行',因此,这些微 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00 nm以下。用来解决所述问题的第5专利技术,根据所述第1专利技术至第4专利技术中 的任一专利技术的眼镜用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是Si、 Al、 Sn、 Sb、 Ta、 Ce、 La、 Fe、 Zn、 W、 Zr、 In、 Ti及Nb中任一金属的金 属氧化物,或者由两种以上这些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复合金属氧化物。由于这些金属氧化物的表面具有润湿性,所以和双面胶带的粘着性良好,幷且适合使用油性油墨在镜片表面上印刷渐进多焦点镜片等 装入镜框时所需的加工信息。用来解决所述问题的第6专利技术,根据所述第l专利技术至第5专利技术中 的任一专利技术的眼镜用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物是Mg、 Al、 K、 C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眼镜用镜片,其特征在于, 在镜片表面,从镜片表面侧起依次设有防反射膜、拒油性膜及防滑膜,所述防滑膜由第1层和第2层构成,且所述第1层设在所述拒油性膜的表面,且分散有金属氧化物微粒及氟化物微粒中的至少一种,而所述第2层设在所述第1层的表面上,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树脂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部正信,门马司,阿部修,八代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尼康依视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