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光学树脂镜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550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抗冲击光学树脂镜片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光学树脂材料由重量百分配比为A组分∶B组分=40~50∶60~50的材料组成,所述的A组分由重量百分配比为44~56%的二异氰酸己酯及56~44%的带苯环的多元异氰酸酯基化合物配成,所述的B组分由重量百分配比为85%~95%的季戊四醇与3-巯基丙烯酸的反应生成物及15%~5%的季戊四硫醇配成;所述的催化剂采用双烷基卤化锡:R-D↓[2]Sn-R;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A、B组分总重量的0.05~0.12%。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带有速冷降温装置的计算机控温固化炉,保证了镜片的光学精度与光学质量,并很好地混合均匀原料,大大的提高了镜片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树脂镜片的制造工艺,特别是公开一种高折射率超抗冲击光学树脂 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光学树脂镜片生产行业在中国迅速发展,成为国内一个新型的行业。高折射光学树脂镜 片风迷全国,其具有质地轻、结构致密、光学性能好、镜片薄且能有效地抗紫外线等性能。 国内行业起步晚,技术起点低,近几年国内生产厂从国外进口高折射树脂单体进行聚合加工制 成高折射光学树脂镜片,大多生产的高折射光学树脂镜片属于亚克力(甲基丙烯酸)系列, 亚克力树脂材料制成的高折射光学树脂镜片,染色性差、色散高、抗冲击性较差,不及超抗 冲击高折射光学树脂镜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折射率在1.60 1.67的抗冲击光学树脂镜 片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抗冲击光学树脂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光学树脂材料由重量百分配比为A组分:B组分二40 50:60 50的材料组成,所述的A组分由重量百分 配比为44 56%的二异氰酸已酯及56 44%的带苯环的多元异氰酸酯基化合物配成,所述的 B组分由重量百分配比为85% 95%的季戊四醇与3-巯基丙烯酸的反应生成物及15%~5%的 季戊四硫醇配成;混料时,先称取化学单体A组分,22'C 28t:室温下密封搅拌10分钟以 上后,加入催化剂再在22。C 28'C室温下密封搅拌30分钟,然后冰水浴降温至5。C 15'C并 保持这个温度,加入化学单体B组分,在5" 15'C下真空,真空度为-0.08 0.09Mpa,搅拌 30 45分钟,然后停止搅拌保持真空度为-0.08 0.09MpalO 15分钟;保持混好的料温度在 5°C 15°C,充氮气增压通过聚四氟乙烯过滤膜过滤后注入已合好的模具中,然后放入计算机 控温的固化炉固化;所述的催化剂采用双垸基卤化锡R—D2Sn —R,其中R为 CH3CH2CH2CH2、 (CH3)3C或CH2=CHCH2CH2 , D为Cl、 Br或F;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A、 B组分总重量的0.05 0.12%;所述的采用带有速冷降温装置的计算机控温固化炉,热固化温 度变化过程如下开始温度为35°C,保温1 3小时,经3 4小时升到45 50°C,经3 4 小时升到65 70°C,然后保温4小时,再经3 4小时升到75 80°C,经3 4小时升到130 140°C,保温2小时,经1小时降到7(TC;脱模清洗后,镜片进行二次固化,最高温度控制在130 140°C,时间为1 2小时。 本专利技术产品的生产步骤如下-1、 制备模具,经强化处理、检验合格后用胶带机合模;2、 称取化学单体,加入改性剂、添加剂和引发剂,真空搅拌均匀后继续真空脱气;3、 混好的料注入已合好的模具中,热固聚合成型,脱模并清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带有速冷降温装置的计算机控温固化炉,通过计算机温控技 术,能很好的运行设定的固化曲线,及时地转移高分子聚合反应时释放的大量热能,消除了 化学单体聚合物中的内部聚合应力,保证了镜片的光学精度与光学质量,同时混料时的低温 密封真空搅拌工艺及充氮气增压方式,避免了原料与空气的接触并能很好地混合均匀,都能 大大的提高了镜片的合格率,成镜合格达到95%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抗冲击光学树脂镜片的制造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模具准备根据生产要求,把预先计划需要的玻璃光学模具强化处理后清洗干净,再送 胶带机用胶带合模。根据附图,本专利技术制造方法工艺流程步骤如下。1、 混料选用折射率为1.60~1.67的超抗冲击高折射光学树脂材料作为生产该超抗冲击高折射光 学树脂镜片的基本原料,该原料分为A、 B组分。A组分由重量百分配比为44 56。/。的二异 氰酸己酯及56 44%的带苯环的多元异氰酸酯基化合物配成。B组分由重量百分配比为 85% 95°/。的季戊四醇与3-巯基丙烯酸的反应生成物及15% 5%的季戊四硫醇配成。先称取化学单体A组分,室温(22°C~28°C)下密封搅拌10分钟以上后,加入催化剂再 在室温(22°C~28°C)下密封搅拌30分钟,然后冰水浴降温至5'C 15'C并保持这个温度,加 入化学单体B组分,在5卩 15。C下真空(真空度在-0.08 0.09Mpa)搅拌30~45分钟,然后 停止搅拌保持真空度在-0.08 0.09Mpa 10~15分钟后待浇。催化剂的加入量为A、 B组分总重 量的0.05 0.12%。2、 注料保持混好的料温度在5'C 15'C,充氮气增压通过聚四氟乙烯过滤膜过滤后注入已合好 的模具中,正常注料压力在0.05 0.10Mpa,过滤膜孔径为0.3pm。 3、 热固聚合成型根据原料聚合反应时放热及粘度不断增高流体变成胶体最后成固体特点,设计了适合各 种镜片的热固曲线,并采用带有速冷降温装置的计算机控温固化炉,通过计算机温控。开始温度为35'C,保温1 3小时,经3 4小时升到45 50'C,经3 4小时升到65 70°C,然后保温4小时,再经3 4小时升到75 80'C,经3 4小时升到130 140°C ,保温 2小时,经1小时降到70°C。4、 脱模、清洗在7(TC出炉,经脱模、切边、清洗。5、 二次固化、检验 经二次固化制成产品,检验成品。 实施例1:先称取化学单体A组分9.4Kg,室温(22'C 28。C)下密封搅拌11分钟后,加入14g 二 丁基二氯化锡催化剂再在室温(22'C 28。C)下密封搅拌30分钟,然后冰水浴降温至8'C并 保持这个温度,加入化学单体B组分10.6Kg,在8'C下真空(真空度在-0.08Mpa)搅拌35 分钟,然后停止搅拌保持真空度在-0.08Mpa 10分钟后,保持温度在8°C ,充氮气增压至0.06Mpa 通过孔径为0.3^im聚四氟乙烯过滤膜过滤后注入已合好的模具中(350片),在带有速冷降温 装置的计算机控温固化炉中热固聚合成型。固化温度变化步骤为开始温度为35'C,保温2 小时,经3小时升到50。C,经3小时升到70'C,然后保温4小时,再经3小时升到80'C, 经3小时升到14(TC,保温2小时,经1小时降到70°C,出炉后经脱模、切边、清洗,在14CTC 二次固化后检验,得合格产品折射率为1.603的抗冲击高折射光学树脂镜片341片。实施例2:先称取化学单体A组分10Kg,室温(22°C 28°C)下密封搅拌10分钟后,加入13g 二 丁基二氯化锡催化剂再在室温(22。C 28'C)下密封搅拌30分钟,然后冰水浴降温至6"并 保持这个温度,加入化学单体B组分10Kg,在6'C下真空(真空度在-0.09Mpa)搅拌40分 钟,然后停止搅拌保持真空度在-0.09Mpa 12分钟后,保持温度在8°C,充氮气增压至0.08Mpa 通过孔径为0.3n聚四氟乙烯过滤膜过滤后注入己合好的模具中(360片),在带有速冷降温装 置的计算机控温固化炉中热固成型,固化温度变化步骤为开始温度为35'C,保温1小时, 经4小时升到45°C,经4小时升到65°C,然后保温4小时,再经3小时升到75°C,经3小 时升到13(TC,保温2小时,经1小时降到70'C,出炉后经脱模、切边、清洗,在13(TC二 次固化后检验,得合格产品折射率为1.66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击光学树脂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光学树脂材料由重量百分配比为A组分∶B组分=40~50∶60~50的材料组成,所述的A组分由重量百分配比为44~56%的二异氰酸已酯及56~44%的带苯环的多元异氰酸酯基化合物配成,所述的B组分由重量百分配比为85%~95%的季戊四醇与3-巯基丙烯酸的反应生成物及15%~5%的季戊四硫醇配成;混料时,先称取化学单体A组分,22℃~28℃室温下密封搅拌10分钟以上后,加入催化剂再在22℃~28℃室温下密封搅拌30分钟,然后冰水浴降温至5℃~15℃并保持这个温度,加入化学单体B组分,在5℃~15℃下真空,真空度为-0.08~0.09Mpa,搅拌30~45分钟,然后停止搅拌保持真空度为-0.08~0.09Mpa 10~15分钟;保持混好的料温度在5℃~15℃,充氮气增压通过聚四氟乙烯过滤膜过滤后注入已合好的模具中,然后放入计算机控温的固化炉固化;所述的催化剂采用双烷基卤化锡:R-D↓[2]Sn-R,其中R为CH↓[3]CH↓[2]CH↓[2]CH↓[2]、(CH↓[3])↓[3]C或CH↓[2]=CHCH↓[2]CH↓[2],D为Cl、Br或F;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A、B组分总重量的0.05~0.12%;所述的采用带有速冷降温装置的计算机控温固化炉,热固化温度变化过程如下:开始温度为35℃,保温1~3小时,经3~4小时升到45~50℃,经3~4小时升到65~70℃,然后保温4小时,再经3~4小时升到75~80℃,经3~4小时升到130~140℃,保温2小时,经1小时降到70℃;脱模清洗后,镜片进行二次固化,最高温度控制在130~140℃,时间为1~2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建友罗有训郑育红张盛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耐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