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31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高压连接杆的容置腔由上至于下划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容置腔第一腔体内设有点火弹簧,容置腔第二腔体插入火花塞,点火弹簧与火花塞杯状口在第二腔体内形成接触,容置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接处内壁设有导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为新型点火弹簧提供导向,可以自适应的调节弹簧在安装过程中的方向,使其准确无误的装配至火花塞杯状端口内,避免了尖端放电,漏电,火花塞爬电等失效,从而降低发动机的失火率,提升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产品失效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发动机对点火电压的要求越来越高,由原本25kV提升至35kV,乃至更高。由于击穿电压的增高,火花塞的结构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由传统的螺帽结构演变成杯状火花塞结构,如图1、图2所示。众所周知,点火线圈是通过点火弹簧将高压传递给火花塞的,那么点火线圈的点火弹簧结构也将随之改变,产生了与杯状火花塞结构配合使用的新型点火弹簧结构,如图3、图4所示。点火弹簧安装在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中,其与火花塞的配合至关重要,若配合不好则会有尖端放电以及漏电风险,导致发动机失火,所以如何确保新型点火弹簧与新型火花塞的连接性有重大意义。目前,火花塞的变化导致了点火弹簧的变化,所有的关注点都在两者的配合连接处,但往往忽略了点火弹簧与接杆的配合。由于点火弹簧的结构变化,导致了点火弹簧和火花塞的配合形式发生了变化。传统型的配合方式是点火弹簧端部的喇叭口可以卡住火花塞上端的螺帽,这种配合方式经过了试验和市场的考验,配合安全系数很高,是传统型比较普遍运用的一种配合形式。但新型的火花塞螺帽处改成了杯状的结构,那么点火弹簧的端部也要随之改变,新型点火弹簧的设计则是弹簧端部插入火花塞的杯口进行配合,颠覆了传统型固有的配合方式。一般的设计者关注了此处的变化,即认为新型点火弹簧和新型火花塞的配合就没有问题了。其实不然,由于新型弹簧的端部变细,不能像传统型那样卡住火花塞的螺帽,所以点火弹簧细端如何准备的插入新型火花塞的杯状口至关重要。若两者配合不好,点火弹簧即不能正确传递点火线圈的高压,导致发动机失火。常见的问题诸如点火弹簧不入火花塞杯口,而被螺帽边缘卡住,容易发生尖端放电,火花塞爬电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避免新型点火弹簧与火花塞安装配合错位(偏移)的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高压连接杆的容置腔由上至于下划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容置腔第一腔体内设有点火弹簧,容置腔第二腔体插入火花塞,点火弹簧与火花塞杯状口在第二腔体内形成接触,容置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接处内壁设有导向结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所述导向结构是锥台,所述锥台小端内切圆内径为D1,D2<D1≤D3,D2是与火花塞接触处点火弹簧的直径,D3是与点火弹簧接触处火花塞杯状口的内径。这样设计可以保证点火弹簧能够穿过导向结构落入火花塞的杯状口。锥台小端指锥台内切圆内径小的一端,锥台大端指锥台内切圆内径大的一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所述锥台是圆锥台或n棱锥台,n≥3。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在所述导向结构上方的第一腔体内壁还设有导向限位结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所述导向限位结构是锥台。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点火弹簧是沙漏形结构弹簧,该弹簧沙漏形结构较大一端即,该弹簧沙漏形结构内径较大一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所述锥台小端内切圆内径为Da,Db<Da≤Dc,Db是点火弹簧沙漏形结构较小一端直径,Dc是点火弹簧较大一端直径。弹簧较小一端即,弹簧内径较小一端。这样设计在点火弹簧安装时,导向限位结构在竖直方向对点火弹簧的沙漏形结构进行导向;在点火弹簧安装到位后,导向限位结构对点火弹簧沙漏形结构的“腰部”进行水平限位方式点火弹簧水平移动。本技术考虑到的新型弹簧和新型火花塞配合易于发生的问题,由于弹簧的结构已经被新型火花塞的杯口形状所限,在优化弹簧结构方面已经比较困难,所以可以通过改进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的结构来弥补此项不足。传统型的高压连接杆只需要卡住弹簧使其倒置的时候不能脱落即可,本技术的高压连接杆既要满足以前的要求,还要确保弹簧细端的方向,不使其在配合的时候产生歪斜的现象。本技术在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中增加了点火弹簧的导向结构,由高压连接杆内部的锥台来实现。此锥台小端内切圆直径大于弹簧小端直径,安装弹簧的时候不会产生干涉现象。但在安装点火线圈时,锥台结构可以很好的起到导向作用,当弹簧趋于发生歪斜的情况时,锥台可以自适应的矫正弹簧插入的方向,使弹簧端口可以准确无误的插入新型火花塞的杯口。改进后的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可以有效地为新型点火弹簧提供导向,可以自适应的调节弹簧在安装过程中的方向,使其准确无误的装配至火花塞杯状端口内,避免了尖端放电,漏电,火花塞爬电等失效,从而降低发动机的失火率,提升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产品失效风险。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传统螺帽结构火花塞结构示意图。图2是新型杯口形结构花塞结构示意图。图3是由传统点火弹簧结构示意图。图4是由新型点火弹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装配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是螺帽结构2是杯口形结构3是喇叭口结构4是插入结构5容置腔5.1是第一腔体5.2是第二腔体6是点火弹簧7是火花塞7.1是火花塞杯状口8是导向结构9是导向限位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技术效果。本技术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加以应用,在没有背离技术总的设计思路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下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技术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具体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技术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第一实施例,包括:高压连接杆的容置腔5由上至于下划分为第一腔体5.1和第二腔体5.2,容置腔5第一腔体5.1内设有点火弹簧6,容置腔5第二腔体5.2插入火花塞7,点火弹簧6与火花塞杯状口7.1在第二腔体5.2内形成接触,容置腔5第一腔体5.1和第二腔体5.2的连接处内壁设有导向结构8。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8是圆锥台,所述圆锥台小端内切圆内径为D1,D2<D1≤D3,D2是与火花塞7接触处点火弹簧6的直径,D3是与点火弹簧6接触处火花塞杯状口7.1的内径。相应的,也可以采用三棱锥台或四棱锥台实现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作“连接”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不同的是,当元件被称作“直接连接”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高压连接杆的容置腔由上至于下划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容置腔第一腔体内设有点火弹簧,容置腔第二腔体插入火花塞,点火弹簧与火花塞杯状口在第二腔体内形成接触,容置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接处的内壁设有导向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高压连接杆的容置腔由上至于下划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容置腔第一腔体内设有点火弹簧,容置腔第二腔体插入火花塞,点火弹簧与火花塞杯状口在第二腔体内形成接触,容置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接处的内壁设有导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是锥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火线圈高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小端内切圆内径为D1,D2<D1≤D3,D2是与火花塞接触处点火弹簧的直径,D3是与点火弹簧接触处火花塞杯状口的内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火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梦张峰谢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