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性耦合金属片的固定装置及滤波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276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容性耦合金属片的固定装置及滤波器,涉及微波通讯器件,解决了滤波器设计过程中容性耦合金属片装配工序不够简化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将容性耦合金属片抵接在谐振杆之间的连接筋的凹槽内,实现了对容性耦合金属片无电接触的支撑和固定。由于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叠加后超出了凹槽的宽度,因此形成过盈的抵接结构,能够通过凹槽两侧的压力实现对容性耦合金属片的完全定位固定,该固定装置方便简捷,固定效果好,同时,该固定装置的各组件之间可拆卸,因此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固定装置或耦合结构的替换,适应尺寸灵活多变的需求,适应多种调试参数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容性耦合金属片的固定装置及滤波器
本公开涉及微波通讯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容性耦合金属片的固定装置及滤波器。
技术介绍
滤波器设计的时候,需要通过交叉耦合来实现零点,传统滤波器中的交叉耦合实现形式通常采用哑铃形式或者注塑一体成型,采用哑铃形式的交叉耦合组件加工工艺比较复杂且成本比较高,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的交叉耦合组件不能适应尺寸灵活多变的需求,适应性不理想且成本较高。公布号为CN11033610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容性耦合金属片的固定结构及滤波器,通过第一支撑件抵接在容性耦合金属片与腔体顶部的盖板之间,通过第二支撑件卡接在所述容性耦合金属片和腔体底部的连接筋之间,由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叠加后超出连接筋至盖板之间高度差,因此形成过盈的抵接结构,从而通过滤波器盖板的压力实现容性耦合金属片的完全固定定位。该固定结构需要借助于盖板的压力来实现容性耦合金属片与凹槽的固定,实际上还可以有更简单固定效果更好的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容性耦合金属片的固定装置及滤波器,其技术目的是简化滤波器设计过程中容性耦合金属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性耦合金属片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支撑件(1),其后端抵接所述容性耦合金属片(3)的上表面,其前端抵接所述容性耦合金属片(3)所在腔体内的谐振杆之间的凹槽(63);/n第二支撑件(2),其前端抵接所述容性耦合金属片(3)的下表面,其后端抵接所述容性耦合金属片(3)所在腔体内的谐振杆之间的凹槽(63);/n所述容性耦合金属片(3)由所述第一支撑件(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夹紧而固定在腔体内的谐振杆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性耦合金属片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件(1),其后端抵接所述容性耦合金属片(3)的上表面,其前端抵接所述容性耦合金属片(3)所在腔体内的谐振杆之间的凹槽(63);
第二支撑件(2),其前端抵接所述容性耦合金属片(3)的下表面,其后端抵接所述容性耦合金属片(3)所在腔体内的谐振杆之间的凹槽(63);
所述容性耦合金属片(3)由所述第一支撑件(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夹紧而固定在腔体内的谐振杆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性耦合金属片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的后端设有横槽(100),所述横槽(100)抵接所述容性耦合金属片(3)的上表面,所述横槽(100)的深度不超过所述容性耦合金属片(3)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性耦合金属片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的前端设有竖槽(101),所述竖槽(101)抵接在所述谐振杆之间的凹槽(63)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性耦合金属片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和所述容性耦合金属片(3)上都设有至少一个通孔(4),所述第二支撑件(2)上相应的设有至少一个柱体(5),所述柱体(5)的长度超过所述竖槽(101)的深度,所述通孔(4)和所述柱体(5)的直径相同;
所述第一支撑件(1)上的所述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峥江文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贝孚德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