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27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包,包括模组壳体和电芯模组;模组壳体包括有壳体底板、壳体顶板、两块壳体端板和两块散热冷却板;两块壳体端板间隔设置在壳体底板上,两块散热冷却板分别连接在两块壳体端板的两侧;壳体顶板连接在两块壳体端板和两块散热冷却板的上端;壳体底板、壳体顶板、两块壳体端板和两块散热冷却板连接围成了容纳腔;电芯模组安装在容纳腔内。模组壳体具有为电芯模组散热的两块散热冷却板,从而避免在模组壳体上安装额外的冷却装置,有利于轻型化。而且两块散热冷却板增大了吸热面积,散热效率更好。如此,电池包在使用时其电量也更耐用,而且更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本技术涉电动车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续航能力是两个很重要的指标,这就对动力电池的输出功率和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力电池本身具有一定的内阻,在大功率使用的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将热量导出,将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电池热失控事件。在现有一种电池模组中,其具有模组外壳,模组外壳中安装有多块电芯单元。在模组外壳的壳体底板的底部安装有冷却板。冷却板用于吸收电芯单元产生的热量。安装在壳体底板上的冷却板虽然降低了电芯单元的温度,但增加了电池模组的重量,不利于轻型化,而且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因为冷却板安装底板上,其只有一面朝向电芯单元,所以吸热效率不高,影响在模组外壳中安装的电芯单元的数量,进而使汽车的续航能力不强。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化、耐用的电池模组和电池包。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壳体和电芯模组;所述模组壳体包括有壳体底板、壳体顶板、两块壳体端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10),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壳体(1)和电芯模组(2);/n所述模组壳体(1)包括有壳体底板(11)、壳体顶板(14)、两块壳体端板(12)和两块散热冷却板(13);/n两块所述壳体端板(12)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底板(11)上;/n两块所述散热冷却板(13)分别连接在所述壳体底板(11)上,并分别连接在两块所述壳体端板(12)的两侧;/n所述壳体顶板(14)连接在所述壳体端板(12)和所述散热冷却板(13)的上端;/n所述壳体底板(11)、所述壳体顶板(14)、两块所述壳体端板(12)和两块所述散热冷却板(13)连接围成了容纳腔;/n所述电芯模组(2)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10),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壳体(1)和电芯模组(2);
所述模组壳体(1)包括有壳体底板(11)、壳体顶板(14)、两块壳体端板(12)和两块散热冷却板(13);
两块所述壳体端板(12)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底板(11)上;
两块所述散热冷却板(13)分别连接在所述壳体底板(11)上,并分别连接在两块所述壳体端板(12)的两侧;
所述壳体顶板(14)连接在所述壳体端板(12)和所述散热冷却板(13)的上端;
所述壳体底板(11)、所述壳体顶板(14)、两块所述壳体端板(12)和两块所述散热冷却板(13)连接围成了容纳腔;
所述电芯模组(2)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10),其特征在于,在两块所述散热冷却板(13)之间连接有两条冷却液管路(3);
其中一条所述冷却液管路(3)位于一块所述壳体端板(12)的外侧,另一条所述冷却液管路(3)位于另一块所述壳体端板(12)的外侧;
每条所述冷却液管路(3)中的流通管道分别与两块所述散热冷却板(13)中的冷却液通道(131)分别连通;
其中一条所述冷却液管路(3)上设置有冷却液流入接头(31),另一条所述冷却液管路(3)上设置有冷却液流出接头(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管路(3)的两端与两块所述散热冷却板(13)之间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有冷却液导引板(4);
所述冷却液导引板(4)中的导引通道(41)连通在所述流通管道与所述冷却液通道(13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逸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