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26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包括外壳、封板、加热棒和热管;中空的金属管状外壳一端外周设有外壳凸沿,另一端设有外螺纹且由封板封堵,封板上设有透气孔。加热棒为插入外壳内的中空的电加热棒状部件;加热棒靠近外壳凸沿的一端有导电的引线;热管包括伸入加热棒空心中的管状本体和凸台,凸台从外壳的外端部封堵外壳,引线通过凸台上的引线孔通向外壳外;凸台为金属;加热棒和凸台间的空隙内填充导热胶,导热胶粘接外壳、凸台、管状本体和加热棒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不仅可以从电池模组内部进行加热,加热速度快且均匀;还可以通过热管将热量吸收后导出而降温,并且节约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领域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应用场景更加广泛,这对圆柱锂离子电池成组的标准化、成组效率、集成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锂离子电池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下工作时,对锂离子电池的要求更高:锂离子电池在刚开始启动工作时,如果环境温度过低,则由于充放电反应的速度较慢,电池的电性能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而在环境温度过高时,则由于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放热,过多的热量又使得电池处于不安全状态,因此,对锂离子电池进行热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现有技术中对电池加热多采用分离式加热,比如:使用片状的加热板加热、循环水加热、加热膜缠绕加热等,这些加热方式均是在圆柱电池模组的外面加热,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无法对单个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加热,加热不均匀,加热速度慢,并且加热装置占用空间较大。另一方面,由于锂离子电池防护等级的要求,风冷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少;液冷虽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散热效果,但由于冷却系统复杂,装置成本高,不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整体的体积能量比,结构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封板、加热棒和热管;/n所述外壳为中空的金属管状物,所述外壳的一端外周设置有外壳凸沿,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n所述封板封堵在所述外壳有外螺纹一端,所述封板上设置有透气孔;/n所述加热棒为插入所述外壳内的中空的电加热棒状部件;所述加热棒靠近所述外壳凸沿的一端设置有引线,所述引线为导电线;/n所述热管包括管状本体和凸台;所述管状本体的一端伸入所述加热棒空心中,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凸台;所述凸台从所述外壳的外端部封堵所述外壳,所述凸台上有引线孔,所述引线通过所述引线孔通向所述外壳外;所述凸台材质为金属;/n所述加热棒和所述凸台间有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封板、加热棒和热管;
所述外壳为中空的金属管状物,所述外壳的一端外周设置有外壳凸沿,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封板封堵在所述外壳有外螺纹一端,所述封板上设置有透气孔;
所述加热棒为插入所述外壳内的中空的电加热棒状部件;所述加热棒靠近所述外壳凸沿的一端设置有引线,所述引线为导电线;
所述热管包括管状本体和凸台;所述管状本体的一端伸入所述加热棒空心中,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凸台;所述凸台从所述外壳的外端部封堵所述外壳,所述凸台上有引线孔,所述引线通过所述引线孔通向所述外壳外;所述凸台材质为金属;
所述加热棒和所述凸台间有空隙,所述空隙内填充导热胶,所述导热胶粘接所述外壳、所述凸台、所述管状本体和所述加热棒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锂离子电池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涂覆有绝缘层。


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荣林齐洪峰宋海峰张志锋陈宏陈保贵张艳芳宋二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