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171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申请属于教学教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中部设有第一支撑管,第一支撑管上设有第一支撑板,支撑柱上部设有第二支撑管,第二支撑管上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下部水平滑动连接有收纳盒,第二支撑板上部水平滑动连接有第一放置部、第二放置部,支撑柱上部设有用于放置扬声器的第三放置部,第二支撑板上一侧均布多有个挂钩。本方案主要应用于视唱练耳过程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视唱练耳教学设备对不同音乐设备的收纳能力弱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
本技术属于教学教具
,具体公开了一种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
技术介绍
视唱练耳的教学是通过视唱、听唱、听辨、听记等教学途径,提高学生音乐听觉的敏锐性和精确性,积累音乐语汇、丰富音乐经验,促使学生在音乐注意力、音乐记忆力、音乐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视唱能力,为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打下良好基础。视唱与练耳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多唱则善听,多听则善唱。作为音乐基础训练的两种主要形式,视唱与练耳的关系密切,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教学中常合二为一。现有技术中的视唱练耳教学设备对不同音乐设备的收纳能力较弱,往往只能摆放乐谱和电子钢琴,如,因为容纳能力的局限,想同时将乐谱和移动电脑放置在一起,就需要移动电子钢琴,甚至将其移动到其他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视唱练耳教学设备对不同音乐设备的收纳能力弱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部设有竖直的支撑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部设有竖直的支撑柱,支撑柱中部设有水平的第一支撑管,第一支撑管上设有水平的第一支撑板,支撑柱上部设有水平的第二支撑管,第二支撑管上设有水平的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下部位于第一支撑管的两侧均沿第一支撑管的长度方向水平滑动连接有收纳盒,第二支撑板上部一侧沿第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水平滑动连接有用于放置乐谱的第一放置部,第二支撑板上部另一侧沿第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水平滑动连接有第二放置部,第一放置部和第二放置部均位于靠近支撑柱的一侧,支撑柱上部设有用于放置扬声器的第三放置部,第二支撑板上一侧均布多有个挂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部设有竖直的支撑柱,支撑柱中部设有水平的第一支撑管,第一支撑管上设有水平的第一支撑板,支撑柱上部设有水平的第二支撑管,第二支撑管上设有水平的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下部位于第一支撑管的两侧均沿第一支撑管的长度方向水平滑动连接有收纳盒,第二支撑板上部一侧沿第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水平滑动连接有用于放置乐谱的第一放置部,第二支撑板上部另一侧沿第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水平滑动连接有第二放置部,第一放置部和第二放置部均位于靠近支撑柱的一侧,支撑柱上部设有用于放置扬声器的第三放置部,第二支撑板上一侧均布多有个挂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放置部包括与第二支撑板水平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远离支撑柱的一侧连接有靠板,靠板下部连接有水平的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放置部包括与第二支撑板水平滑动连接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安装有移动电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放置部为连接在支撑柱上端的放置板,放置板上部开设有用于限位的凹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