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堵塞气动单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66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堵塞气动单向阀,涉及气动单向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阀体、前阀头、后阀头和过滤阀体,主阀体的前端设置有前阀头,主阀体的后端设置有后阀头,主阀体的底部靠近前阀头的位置安装有过滤阀体,主阀体内设置有阀腔,前阀头内部设置有进气通道,后阀头的内部设置有出气通道,进气通道、阀腔和出气通道均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过滤阀体,使用时,气流在通过气动单向阀之前,需要先通过过滤阀体,过滤阀体内的浮渣滤网筒会将气流中大多数浮渣过滤掉,从而使得通过阀芯的气流更加洁净,有效减少阀芯堵塞的概率,提高阀体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技术容易造成堵塞,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堵塞气动单向阀
本技术属于气动单向阀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防堵塞气动单向阀。
技术介绍
气动单向阀通常安装在管道之中,用来控制气流的单向运动,即气体从气动单向阀的进口流入,从气动单向阀的出口流出,气动单向阀作为一种方向控制阀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气动单向阀一般都是在于阀芯的一侧利用弹簧的压力顶着阀芯堵塞气路,当正向流入的气流大于弹簧压力时才可以推开阀芯开通气路,在气流中断后气流较小时在弹簧的推动下阀芯会自动关闭气流通道,从而有效避免气流逆向流动,但是,现有的气动单向阀在使用过程中,气流中常常含有较多的浮渣杂质,这些浮渣杂质会随着气流通过阀芯,其中不乏会有一些浮渣粘附在阀芯上,久而久之堵塞阀芯上的阀孔,造成气流不通畅甚至完全堵塞,影响设备正常的排气,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堵塞气动单向阀,通过设置过滤阀体,使用时,气流在通过气动单向阀之前,需要先通过过滤阀体,过滤阀体内的浮渣滤网筒会将气流中大多数浮渣过滤掉,从而使得通过阀芯的气流更加洁净,有效减少阀芯堵塞的概率,提高阀体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技术容易造成堵塞,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新型防堵塞气动单向阀,包括主阀体、前阀头、后阀头和过滤阀体,所述主阀体的前端设置有前阀头,所述主阀体的后端设置有后阀头,所述主阀体的底部靠近前阀头的位置安装有过滤阀体,所述主阀体内设置有阀腔,所述前阀头内部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后阀头的内部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阀腔和出气通道均相互连通,所述阀腔的内部靠近出气通道的位置安装有弹簧固定板,所述弹簧固定板朝向进气通道一侧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前端部安装有阀芯,所述阀芯的前端安装有阀芯头,所述过滤阀体的内部设置有浮渣滤网筒,所述浮渣滤网筒的底端安装有底盘,所述底盘与过滤阀体的底端口外抵接,所述底盘的两端安装有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与开设在过滤阀体底端对应位置的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所述阀腔与进气通道连接处的内顶面上安装有上抵接块,所述进气通道与阀腔连接处的内底面上安装有下抵接块,所述上抵接块与下抵接块分别与浮渣滤网筒的前端上部和下部相互抵接。进一步地,所述阀腔的内部设置有过气槽,所述阀芯的侧壁上开设有导气口,所述导气口与过气槽相匹配,过气槽开始在阀腔内,当气流推动阀芯头向后移动时,气流会通过阀芯头与过气槽之间,然后通过阀芯上的导气口进入阀芯内,便于实现对气流的单向通过。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固定板的中间开设有过气孔,所述过气孔的尺寸大小弹簧的尺寸,过气孔的设置可便于进入阀芯内的气流通过病尽快排出,设置过气孔尺寸小于弹簧尺寸的目的是方便弹簧的安装,同时使气流通过弹簧内部达到过气孔。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与过滤阀体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所述橡胶密封圈的内径与过滤阀体内径尺寸大小相等,所述橡胶密封圈的外径与过滤阀体的外径尺寸大小相等,橡胶密封圈的设置可提高底盘与过滤阀体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气流漏出。进一步地,所述阀芯与阀腔间隙配合,所述阀芯头呈圆台状,使阀芯与阀腔间隙配合,可避免阀芯与阀腔之间留有间隙使气流漏出,阀芯头采用圆台状可便于在阀腔和过气槽之间更好的移动,更好的与阀腔之间实现密封与过气槽之间实现通气。进一步地,所述过滤阀体与主阀体呈45°夹角设置,所述浮渣滤网筒的网孔大小在0.05-0.08mm之间,使过滤阀体倾斜设置,可增加浮渣滤网筒上有效的过滤面积,使得气流能够快速的通过。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阀体,过滤阀体内设置有浮渣滤网筒,当气流进入到气动单向阀时,气流首先通过进气通道进入浮渣滤网筒内,然后气流中的大部分浮渣会被浮渣滤网筒拦截滞留在浮渣滤网筒内,而气流则会通过浮渣滤网筒的侧壁进入到阀腔内,通过气流推动阀芯,当气流压力大于弹簧压力时,阀芯向后移动到过气槽内,气流通过过气槽与阀芯之间进入到阀芯内,然后由阀芯流动至出气通道排出,解决了现有的技术容易造成堵塞,使用寿命短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底盘、紧固螺杆和密封圈,底盘与过滤阀体的底端通过紧固螺杆固定连接,这样人员便可通过调节紧固螺杆将与底盘固定连接的浮渣滤网筒卸下,然后对浮渣滤网筒内的杂质进行清理,从而能够使得本装置对于浮渣的过滤始终处在良好的状态,密封圈可对底盘与过滤阀体之间进行密封,避免漏气。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主阀体;2、前阀头;3、后阀头;4、过滤阀体;5、阀腔;6、过气槽;7、进气通道;8、出气通道;9、弹簧固定板;10、弹簧;11、阀芯;12、导气口;13、阀芯头;14、过气孔;15、上抵接块;16、下抵接块;17、浮渣滤网筒;18、底盘;19、紧固螺杆;20、螺纹孔;21、橡胶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新型防堵塞气动单向阀,包括主阀体1、前阀头2、后阀头3和过滤阀体4,主阀体1的前端设置有前阀头2,主阀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阀头3,主阀体1的底部靠近前阀头2的位置安装有过滤阀体4,主阀体1内设置有阀腔5,前阀头2内部设置有进气通道7,后阀头3的内部设置有出气通道8,进气通道7、阀腔5和出气通道8均相互连通,阀腔5的内部靠近出气通道8的位置安装有弹簧固定板9,弹簧固定板9朝向进气通道7一侧安装有弹簧10,弹簧10的前端部安装有阀芯11,阀芯11的前端安装有阀芯头13,阀芯11与阀腔5间隙配合,阀芯头13呈圆台状,阀腔5的内部设置有过气槽6,阀芯11的侧壁上开设有导气口12,导气口12与过气槽6相匹配,弹簧固定板9的中间开设有过气孔14,过气孔14的尺寸大小弹簧10的尺寸,使用时,气流从前阀头2内的进气通道7进入,在到达阀腔5内时,气流会向后推动阀芯头13,当气流作用在阀芯头13上的压力大于对阀芯头13的压力时,弹簧10会被逐渐压缩,而阀芯头13及阀芯11便会通过与阀腔5间隙配合向后移动,此时在阀芯头13与过气槽6之间便会形成通道,气流通过该通道后,由导气口12进入阀芯11内,然后由阀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堵塞气动单向阀,包括主阀体(1)、前阀头(2)、后阀头(3)和过滤阀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1)的前端设置有前阀头(2),所述主阀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阀头(3),所述主阀体(1)的底部靠近前阀头(2)的位置安装有过滤阀体(4),所述主阀体(1)内设置有阀腔(5),所述前阀头(2)内部设置有进气通道(7),所述后阀头(3)的内部设置有出气通道(8),所述进气通道(7)、阀腔(5)和出气通道(8)均相互连通,所述阀腔(5)的内部靠近出气通道(8)的位置安装有弹簧固定板(9),所述弹簧固定板(9)朝向进气通道(7)一侧安装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前端部安装有阀芯(11),所述阀芯(11)的前端安装有阀芯头(13),所述过滤阀体(4)的内部设置有浮渣滤网筒(17),所述浮渣滤网筒(17)的底端安装有底盘(18),所述底盘(18)与过滤阀体(4)的底端口外抵接,所述底盘(18)的两端安装有紧固螺杆(19),所述紧固螺杆(19)与开设在过滤阀体(4)底端对应位置的螺纹孔(20)螺纹配合连接,所述阀腔(5)与进气通道(7)连接处的内顶面上安装有上抵接块(15),所述进气通道(7)与阀腔(5)连接处的内底面上安装有下抵接块(16),所述上抵接块(15)与下抵接块(16)分别与浮渣滤网筒(17)的前端上部和下部相互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堵塞气动单向阀,包括主阀体(1)、前阀头(2)、后阀头(3)和过滤阀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1)的前端设置有前阀头(2),所述主阀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阀头(3),所述主阀体(1)的底部靠近前阀头(2)的位置安装有过滤阀体(4),所述主阀体(1)内设置有阀腔(5),所述前阀头(2)内部设置有进气通道(7),所述后阀头(3)的内部设置有出气通道(8),所述进气通道(7)、阀腔(5)和出气通道(8)均相互连通,所述阀腔(5)的内部靠近出气通道(8)的位置安装有弹簧固定板(9),所述弹簧固定板(9)朝向进气通道(7)一侧安装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前端部安装有阀芯(11),所述阀芯(11)的前端安装有阀芯头(13),所述过滤阀体(4)的内部设置有浮渣滤网筒(17),所述浮渣滤网筒(17)的底端安装有底盘(18),所述底盘(18)与过滤阀体(4)的底端口外抵接,所述底盘(18)的两端安装有紧固螺杆(19),所述紧固螺杆(19)与开设在过滤阀体(4)底端对应位置的螺纹孔(20)螺纹配合连接,所述阀腔(5)与进气通道(7)连接处的内顶面上安装有上抵接块(15),所述进气通道(7)与阀腔(5)连接处的内底面上安装有下抵接块(16),所述上抵接块(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增宇彭佩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誉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