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448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5
一种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及钢支撑结构架;所述操作平台与钢支撑结构加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平台板、槽钢及吊环;多根槽钢相互焊接形成“田”字形平台,所述平台板焊接在“田”字形平台上;所述吊环通过螺栓与槽钢固定连接;所述钢支撑结构架包括两根工字钢、两根水支撑杆、四根竖向支撑杆;所述水支撑杆横穿在工字钢的开孔内竖向支撑杆一端与水支撑杆固定,另一端与操作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平台的平台板与地面平行。有益效果在于:工字钢特殊结构设计,使其使用更加问题;结构简单、可重复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我国建筑业正在持续高速发展,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建筑业施工安全一直是建筑施工的红线。随着施工水平的提升,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施工过程高空坠落的风险越来越高,安全施工的难度越来越大。电梯井道位置的施工属于高空作业并属于高危性施工,其安全施工成为当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焦点。电梯井(也称为电梯井道)是安装电梯的井道,井道的尺寸是按照电梯选型来确定的,井壁上安装电梯轨道和配重轨道,预留的门洞安装电梯门,井道顶部有电梯机房。电梯井多半被利用来作高层建筑房屋的核心筒,电梯井道的横截面通常为矩形,并且电梯井道四周的围墙(即电梯井道的井壁)通常均采用剪力墙。目前,对电梯井道的剪力墙进行施工时,由于电梯井道内部的结构特点,导致电梯井道剪力墙的支模、拆模与防护作业均比较困难。实际对电梯井道施工时,需由上至下对各楼层电梯井道的剪力墙分别进行施工。传统的做法是在电梯井道内用钢管搭设架体作为操作平台,该操作平台也可以作为后续防护使用,因而每个楼层的电梯井道施工时均需要搭设架体,待该楼层的电梯井道剪力墙施工完成后,还需对该楼层搭设的架体进行拆除,因而需要反复多次拆装架体,每次拆装架体均需对组成该架体的所有钢管分别进行组装与拆除,费时费工,影响施工效率;同时,由于架体中钢管之间通常采用扣件进行连接,由于扣件数量较多,一旦个别扣件存在松动,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安全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该平台在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等方面均由较大的技术提升,其结构简单、能循环重复使用。一种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及钢支撑结构架;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平台板、槽钢、挡脚板及吊环;多根槽钢相互焊接形成“田”字形平台,所述平台板焊接在“田”字形平台上;所述挡脚板设置于平台板四周;所述吊环通过螺栓与槽钢固定连接;所述钢支撑结构架包括两根工字钢、两根水支撑杆、四根竖向支撑杆;所述工字钢一端切割成60度斜面,所述工字钢另一端开有直角缺口,所述工字钢的腹板距两端10至30厘米处居中开有6cm*6cm的方孔;所述水支撑杆两端均设置有开孔,所述水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入工字钢的方孔中;所述四根竖向支撑杆中的两根较长,另外两根较短,所述竖向支撑杆两端的端部上均焊接成对边背焊角钢,所述角钢与竖向支撑杆端部切边平齐,所述角钢上设置有连接孔;螺栓穿过角钢的连接孔及水支撑杆的开孔后将竖向支撑杆与水支撑杆相互固定;所述竖向支撑杆的角钢与操作平台槽钢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操作平台的平台板与地面平行。进一步的,所述工字钢规格为Q235型18#工字钢。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板的面积小于电梯井的面积。进一步的,所述吊环由HPB300型φ18的圆钢弯制而成,吊环弯曲半径10cm,平直段长度10cm。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较,本技术方案在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它的具体特点如下:1、安全性:本技术的核心材料为工字钢、方管,较一般的钢管扣件具有更强的刚度。在连接方面采用焊接及螺栓连接,更加的牢靠稳定。与传统钢管扣件搭设的操作平台相比解决了传统操作平台施工搭设难度大,安装拆卸危险性大且需要每层进行安装拆卸的问题,极大的节约了劳动力。该平台设计时将电梯井部位的防护进行了整合,可一次解决多个部位的防护问题。2、实用性:本技术所述操作平台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在地面进行加工组装成型,可使用塔吊直接调至施工层。该工具式操作平台一次加工可长期周转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只需一次搭设随楼层进行提升,便能满足整个结构主体阶段的使用,极大的缩短了电梯井位置的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塔吊提升仅需两个人进行角度调整,使得操作更加简单、省时省力,方便高效。3、经济性: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无需重复安拆,节约了劳动力,在进行多次周转使用后,它的平均造价成本也较传统钢管扣件式操作平台更加低廉。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所述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所述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所述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的平台底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所述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的工字钢示意图;其中:1工字钢、2水支撑杆、3竖向支撑杆、4平台板、5吊环、6挡脚板、7电梯井防护栏、8角钢、9螺栓、10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4所示,一种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及钢支撑结构架;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平台板4、槽钢、挡脚板6及吊环5;多根槽钢相互焊接形成“田”字形平台,所述平台板4焊接在“田”字形平台上;所述挡脚板6设置于平台板4四周;所述吊环5通过螺栓9与槽钢固定连接;所述钢支撑结构架包括两根工字钢1、两根水支撑杆2、四根竖向支撑杆3;所述工字钢1一端切割成60度斜面,所述工字钢1另一端开有直角缺口,所述工字钢1的腹板距两端10至30厘米处居中开有6cm*6cm的方孔10;所述水支撑杆两端均设置有开孔,所述水支撑杆2的两端分别插入工字钢1的方孔10中;所述四根竖向支撑杆3中的两根较长,另外两根较短,所述竖向支撑杆3两端的端部上均焊接成对边背焊角钢8,所述角钢8与竖向支撑杆3端部切边平齐,所述角钢8上设置有连接孔;螺栓9穿过角钢8的连接孔及水支撑杆2的开孔后将竖向支撑杆3与水支撑杆2相互固定;所述竖向支撑杆3的角钢8与操作平台槽钢通过螺栓9紧固连接;所述操作平台的平台板4与地面平行。所述工字钢规格为Q235型18#工字钢;所述平台板的面积小于电梯井的面积。所述吊环由HPB300型φ18的圆钢弯制而成,吊环弯曲半径10cm,平直段长度10cm。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在安装验收后,经对现场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即可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操作平台主要为施工人员提供施工作业条件,不得在平台上大量堆积材料,不能作为模板安装的支撑点。每层施工完成后需由专人进行提升操作,塔吊吊装应有具有相应资格的司索工进行指挥操作。每次提升完毕后,须由安全员进行检查验收后,方可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员须做到每日巡检,一旦发现异常必须立即进行维修。本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在主体封顶后完成整个周期的使用,利用塔吊将操作平台吊装至地面,在地面对整个平台进行解体,对各部件进行清理、维修、保存,以便下一个项目的周转使用。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及钢支撑结构架;/n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平台板、槽钢、挡脚板及吊环;多根槽钢相互焊接形成“田”字形平台,所述平台板焊接在“田”字形平台上;所述挡脚板设置于平台板四周;所述吊环通过螺栓与槽钢固定连接;/n所述钢支撑结构架包括两根工字钢、两根水支撑杆、四根竖向支撑杆;所述工字钢一端切割成60度斜面,所述工字钢另一端开有直角缺口,所述工字钢的腹板距两端10至30厘米处居中开有6cm*6cm的方孔;所述水支撑杆两端均设置有开孔,所述水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入工字钢的方孔中;所述四根竖向支撑杆中的两根较长,另外两根较短,所述竖向支撑杆两端的端部上均焊接成对边背焊角钢,所述角钢与竖向支撑杆端部切边平齐,所述角钢上设置有连接孔;螺栓穿过角钢的连接孔及水支撑杆的开孔后将竖向支撑杆与水支撑杆相互固定;所述竖向支撑杆的角钢与操作平台槽钢通过螺栓紧固连接;/n所述操作平台的平台板与地面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及钢支撑结构架;
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平台板、槽钢、挡脚板及吊环;多根槽钢相互焊接形成“田”字形平台,所述平台板焊接在“田”字形平台上;所述挡脚板设置于平台板四周;所述吊环通过螺栓与槽钢固定连接;
所述钢支撑结构架包括两根工字钢、两根水支撑杆、四根竖向支撑杆;所述工字钢一端切割成60度斜面,所述工字钢另一端开有直角缺口,所述工字钢的腹板距两端10至30厘米处居中开有6cm*6cm的方孔;所述水支撑杆两端均设置有开孔,所述水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入工字钢的方孔中;所述四根竖向支撑杆中的两根较长,另外两根较短,所述竖向支撑杆两端的端部上均焊接成对边背焊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段军锁孙红刚徐枫刘黎明闫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