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刚度和阻尼的梁内芯的插入式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397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刚度和阻尼的梁内芯的插入式节点,包括木柱、木梁和钢连接件,所述木柱的上端与钢连接件的下端卡合连接,所述钢连接件的侧壁上等距离的连接有第一铰接座,第一铰接座上铰连接有阻尼器,第一铰接座上方的钢连接件上开设有活动孔,活动孔内通过第一插销铰连接有连接柱。本可调刚度和阻尼的梁内芯的插入式节点,对于部分端头发生损坏的节点加固极为简便,只需要将端头切除,梁内芯槽被虫蛀时,不能切割成榫头,可以开设第二插槽,再将固定插柱与木梁相连,这大大减小了加固难度,使得很多情况下根本不需要更换木梁,固定插柱上可以增加楔形纹,以增加结构胶材料的涂抹面积,提高粘接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刚度和阻尼的梁内芯的插入式节点
本技术涉及古建木榫卯
,具体为一种可调刚度和阻尼的梁内芯的插入式节点。
技术介绍
古建木结构的节点在腐蚀和虫蛀以及地震等作用下发生破坏后加固难度较大。当古建木结构局部发生破坏后,大面积拆除重新加固安装代价较高,而在置换构件或者采用纤维加固时候必然对其原始条件发生改变,往往加固后由于新旧节点刚度不一致引起结构的扭转振动,削弱了木结构的抗震能力。阶段的确存在钢-木结构的组合节点,但是由于古建以卯榫节点为主,卯榫节点连接本身为半刚性连接,并且在地震作用下,阻尼耗能性能表现明显。现有的钢-木结构组合节点多为铰接节点或者刚接节点,不能控制节点转动的半刚性特征和阻尼效应,在局部加固完成后,由于其刚度与周边节点刚度不等,会引起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当梁内芯槽被虫蛀时,不能切割成榫头,无法安装箱型连接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刚度和阻尼的梁内芯的插入式节点,具有加固极为简便,减小了加固难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刚度和阻尼的梁内芯的插入式节点,包括木柱(1)、木梁(2)和钢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柱(1)的上端与钢连接件(3)的下端卡合连接,所述钢连接件(3)的侧壁上等距离的连接有第一铰接座(31),第一铰接座(31)上铰连接有阻尼器(5),第一铰接座(31)上方的钢连接件(3)上开设有活动孔(32),活动孔(32)内通过第一插销(33)铰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的一端连接有安装块(41),连接柱(4)另一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座(42),第二铰接座(42)与阻尼器(5)的另一端铰连接,连接柱(4)靠近第二铰接座(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插柱(43),固定插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刚度和阻尼的梁内芯的插入式节点,包括木柱(1)、木梁(2)和钢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柱(1)的上端与钢连接件(3)的下端卡合连接,所述钢连接件(3)的侧壁上等距离的连接有第一铰接座(31),第一铰接座(31)上铰连接有阻尼器(5),第一铰接座(31)上方的钢连接件(3)上开设有活动孔(32),活动孔(32)内通过第一插销(33)铰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的一端连接有安装块(41),连接柱(4)另一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座(42),第二铰接座(42)与阻尼器(5)的另一端铰连接,连接柱(4)靠近第二铰接座(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插柱(43),固定插柱(43)与木梁(2)的一端插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刚度和阻尼的梁内芯的插入式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连接件(3)的下端开设有第一插槽(34),活动孔(32)内设置有刚度调节块(35),刚度调节块(35)分别贴合安装块(41)的上下侧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刚度和阻尼的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邺张辰啸周佳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