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柱靴的自复位摇摆胶合木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特别涉及带柱靴的自复位摇摆胶合木柱。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木结构柱脚处,大多数采用螺栓连接的节点形式。常见形式有钢填板、钢夹板木构件螺栓连接,这种节点形式主要利用螺栓的抗弯和木材在螺栓处的局部承压提供承载力。这种节点形式主要存在一下几个问题:1、由于施工偏差,木柱上螺栓孔壁与螺栓之间存在间隙,此间隙导致木梁受力后滑动,导致节点初始刚度较低。2、由于木材横纹抗拉强度低,导致螺孔销槽承压时,经常发生柱脚横纹劈裂等脆性破坏,导致木柱承载能力下降。3、通过螺栓屈服和螺栓孔处木材的受压屈服等形式提供承载力,震后存在较大的残余变形,抗震性能下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急需一种初始转动刚度大,承载能力强以及残余变形小的木结构柱脚连接节点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柱靴的自复位摇摆胶合木柱,以使木结构柱脚节点有较大初始转动刚度、较强承载能力以及较小残余变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 ...
【技术保护点】
1.带柱靴的自复位摇摆胶合木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柱靴(3),所述的柱靴(3)包括底板(9),底板(9)上设置有方框形的方钢管(8),所述的方钢管(8)的左右两侧与底板(9)之间设置有加劲肋(10),所述的柱靴(3)设置在胶合木柱(1)底部与基础(2)之间,胶合木柱(1)底部位于方框形的方钢管(8)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带柱靴的自复位摇摆胶合木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柱靴(3),所述的柱靴(3)包括底板(9),底板(9)上设置有方框形的方钢管(8),所述的方钢管(8)的左右两侧与底板(9)之间设置有加劲肋(10),所述的柱靴(3)设置在胶合木柱(1)底部与基础(2)之间,胶合木柱(1)底部位于方框形的方钢管(8)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柱靴的自复位摇摆胶合木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合木柱(1)前后两侧与柱靴(3)之间设置有自攻螺钉(6),所述的胶合木柱(1)左右侧面与柱靴(3)的缝隙之间设置有钢质垫板(7),自攻螺钉(6)依次穿过柱靴(3)和胶合木柱(1),实现紧固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谢启芳,张毅,吴亚杰,胡方正,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