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俊杰专利>正文

可控式用餐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39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式用餐机,它包括餐桌面和桌架,在餐桌面上设置有一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旋转台、一个在桌面上方往复摆动的机械送餐臂和供放置碗盘的托盘;所述托盘设置在旋转台上,托盘底面中心与转轴固连,转轴穿过旋转台上设置的轴孔与驱动托盘自转的驱动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且工作稳定、维修方便,非常适合广大残疾人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地是一种可控式用餐机。
技术介绍
到2005年为止我国已有超过一亿的残疾人,其中有数百万人两肢残疾,并且这个数目还在增加。这些残疾人大多数生活困苦,一些最基本的生活不能自理,比如吃饭洗漱等。资料查询检索结果表明:目前各国助残机器的开发与应用大多侧重于助行或康复训练,在市场上还没有一种来帮助残疾人吃饭设备。虽然目前残疾人所使用的机械臂虽然可以实现让残疾人用餐的功能,但是目前机械臂产品中只有六自由度机械臂能实现用餐。而且机械臂并不是以用餐为目的而设计的,使用起来并不方便,造价也很高。目前还没有一种很好的方案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适合残疾人用餐使用的可控式用餐机。针对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可控式用餐机,它包括餐桌面1和桌架2,其特征在于:在餐桌面1上设置有一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旋转台3、一个在桌面上方往复摆动的机械送餐臂4和供放置碗盘的托盘7;所述托盘7设置在旋转台上,托盘7底面中心与转轴固连,转轴穿过旋转台3上设置的轴孔8与驱动托盘7自转的驱动机构相连。所述驱动旋转台3旋转的驱动电机5连接摩擦轮14,摩擦轮14设置在旋转台3边缘并与旋转台3边缘接触。所述驱动机构由与托盘7转轴相连的小摩擦轮9、大轮10和电-->机12组成,大轮10设置在餐桌面1内并与各小摩擦轮9接触,大轮10与电机12通过减速机构相连。所述减速机构由与大轮10底部固连的齿轮盘11和与电机12相连小齿轮13构成,齿轮盘11与小齿轮13啮合。所述机械送餐臂4由三根连杆、机架17、外壳19和四杆机构20构成,驱动连杆21底端与由电机6驱动的偏心轮22的偏轴23铰接,连杆杆身设置在机架17内,杆身上沿纵向设置有滑槽,滑槽的销子24固定在机架17内;驱动连杆21通过摆杆(18)与传动连杆25活动连接;传动连杆25另一端铰接在与机架17铰接的外壳19内,连杆与外壳19的铰接点设置在外壳19与机架17的铰接点上方;所述传动连杆25的另一端还与执行连杆26的一端铰接,执行连杆26的另一端通过一连接杆27与四杆机构20外端的一杆臂相连,在四杆机构20底端设置有勺套28。所述四杆机构20由一个二连杆31、外壳19下端的一部分和勺套28共同构成。所述摆杆18为三角片32,三角片32两顶角分别与驱动连杆21和传动连杆25铰接,底角铰接在机架17内。所述偏心轮22中心至偏轴23的距离为46mm,三角片18与底角相邻的两边长度为17mm,连接杆27的两铰接点之间的中心距为13mm,四杆机构20的外端杆长度为22mm,与外壳19铰接的杆长度为26mm,四杆机构20所包括的外壳19下端的那部分的长度为27.5mm,勺套28的两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为35mm。所述的各电机均采用脚踏开关15,脚踏开关15设置在餐桌1底座16上;在底座16内设置有蓄电池29,蓄电池29与各用电器并接,控制电池充、放电的开关30设置在底座16上。本技术采用了机械臂和旋转台配合的设计,具有如下优点:所采用的机械臂为单平面摆动式的,不仅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而且-->与送餐时所需的单轨迹舀食运动十分吻合。所设计的旋转台配合旋转托盘的结构,不仅实现了多种食物的送餐,而且还实现了将一个盘内不同部位的食物均能送至人的嘴部的功能。本产品驱动设备的数量很少,所用控制开关的数量也很少,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各个机构的结构都很简单,拆卸也十分方便,便于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可控式用餐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可控式用餐机桌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可控式用餐机餐桌面的俯视图;图4为可控式用餐机旋转台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可控式用餐机机械送餐臂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可控式用餐机三角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可控式用餐机偏心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可控式用餐机四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可控式用餐机原动件设计简图;图10为可控式用餐机三角片设计简图;图11为装勺机构极限位置简图;图12为装勺机构另一极限位置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可控式用餐机由餐桌面1和桌架2两部分构成,餐桌面1安装在桌架上,送餐装置均设置在餐桌面1中。桌架2由底座16和支架组成,桌架2可以为可升降式的。在餐桌面1上设置有机械送餐臂4和旋转台3。旋转台4底部固连有转轴,转轴安装在餐桌面1内,旋转台4由电机驱动,可以绕转轴旋转。机械送餐臂4设置在餐桌面1上,可以在餐桌面1上往复摆动,摆动的最底点在旋转台3的台面上,最外点在餐桌面1外、人坐-->在餐桌前时人嘴所处的位置附近。可以保证机械送餐臂4每次往复摆动时,能取到旋转台3上的食物,并且可以将食物送到人的嘴边。在旋转台3上布置有托盘7,托盘7用于放置碗盘,托盘7下端固连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设置在旋转台3上的轴孔8与一驱动机构相连,该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托盘7自转。旋转台3通过轴孔8和转轴与托盘7连为一个机构,旋转台3自转时可以带动托盘7绕旋转台3的转轴公转,同时托盘7也可以自转。如此,旋转台3上可以放置多种食物,通过旋转台3的旋转让每种所要食用的食物落在机械送餐臂4的摆动轨迹上,同时,托盘也可以自转,让碗盘中不同部位的食物均可以落在机械送餐臂4的摆动轨迹上,避免只能食用单种食物和只能食用碗盘内的一部分食物的情况。所述的旋转台3有多种驱动的方式,可以直接将电机与旋转台3的转轴相连,驱动其旋转;也可以将旋转台3旋转的驱动电机5与摩擦轮14相连,摩擦轮14与旋转台3接触地设置在旋转台3边缘,通过驱动摩擦轮14旋转,从而带动旋转台3自转。采用摩擦轮的驱动方式可以降低餐桌面1的高度,使外形更加美观。所述驱动托盘7的驱动机构也是摩擦轮机构。托盘7底部转轴连接有小摩擦轮9,由一个大轮10带动其旋转。大轮设置在餐桌面1内,由驱动电机12驱动其转动。驱动电机12可直接与大轮10的转轴相连,也可通过一个减速机构与大轮10相连。减速机构由与大轮10底部固连的齿轮盘11和与电机12相连小齿轮13构成,二者啮合。增加减速机构后可以使得托盘7的旋转速度降低,避免放置在托盘7上的碗盘由于快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而将碗盘内的食物撒出。所述机械送餐臂4可以为普通的单轨迹机械臂。为了增加臂的自由度,让机械臂能更好的舀出食物,而在空中运动时不会将食物撒出,采用如下结构:机械送餐臂4由三根连杆、机架17、外壳19和四杆机构20构成,驱动连杆21底端与由电机6驱动的偏心轮22的偏轴-->23铰接,连杆杆身设置在机架17内,杆身上纵向设置有滑槽,滑槽的销子24固定在机架17内;驱动连杆21通过摆杆18与传动连杆25活动连接;传动连杆25另一端铰接在与机架17铰接的外壳19内,连杆与外壳19的铰接点设置在外壳19与机架17的铰接点上方;所述传动连杆25的另一端还与执行连杆26的一端铰接,执行连杆26的另一端通过一连接杆27与四杆机构20外端的一杆臂相连,在四杆机构20底端分别设置有勺套28。除去电机这个固定件,则此机构中有11个活动构件:n=11,包含16个低副:P1=16,其中1个移动副,即滑槽与固定轴之间构成1个移动副。其余15个均为回转副。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可以很好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式用餐机,它包括餐桌面(1)和桌架(2),其特征在于:在餐桌面(1)上设置有一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旋转台(3)、一个在桌面上方往复摆动的机械送餐臂(4)和供放置碗盘的托盘(7);所述托盘(7)设置在旋转台上,托盘(7)底面中心与转轴固连,转轴穿过旋转台(3)上设置的轴孔(8)与驱动托盘(7)自转的驱动机构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式用餐机,它包括餐桌面(1)和桌架(2),其特征在于:在餐桌面(1)上设置有一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旋转台(3)、一个在桌面上方往复摆动的机械送餐臂(4)和供放置碗盘的托盘(7);所述托盘(7)设置在旋转台上,托盘(7)底面中心与转轴固连,转轴穿过旋转台(3)上设置的轴孔(8)与驱动托盘(7)自转的驱动机构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用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旋转台(3)旋转的驱动电机(5)连接摩擦轮(14),摩擦轮(14)设置在旋转台(3)边缘并与旋转台(3)边缘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用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由与托盘(7)转轴相连的小摩擦轮(9)、大轮(10)和电机(12)组成,大轮(10)设置在餐桌面(1)内并与各小摩擦轮(9)接触,大轮(10)与电机(12)通过减速机构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式用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由与大轮(10)底部固连的齿轮盘(11)和与电机(12)相连小齿轮(13)构成,齿轮盘(11)与小齿轮(13)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用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送餐臂(4)由三根连杆、机架(17)、外壳(19)和四杆机构(20)构成,驱动连杆(21)底端与由电机(6)驱动的偏心轮(22)的偏轴(23)铰接,连杆杆身设置在机架(17)内,杆身上沿纵向设置有滑槽,滑槽的销子(24)固定在机架(17)内;驱动连杆(21)通过摆杆(18)与传动连杆(25)活动连接;传动连杆(25)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杰田野罗江洪严佳陈聪聪郝朝斌原大卫
申请(专利权)人:朱俊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